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4501/ 为您提供呼吸与生存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两个人把电线剪成六十厘米长的电线小段,再把缆绳剪切出两段长32.6米的缆绳段,再剪切了一段长30米的粗缆绳段,把32.6米长的缆绳段两头沿着“引擎套”纵向方向对称的缝补在“引擎套”上。做出两条巨型篮子的“手把”,在两条“手把”正中央用更长的电线小段捆扎起来,最后把长30米的缆绳中间打了个和脚板大小相仿的活扣。两端绕过“引擎套”手把中央位置的交叉点上绑牢,怕不够结实,李建业用多余的被套剪了很多布条,把牵引绳和手把交叉的地方,包绕了十几遍,直到看起来像个大西瓜的样子才住手。这样一只巨大的带着两根长约十四米缆绳的“引擎套”就成型了。
“只是……只是……”李建业好像还想到了什么。
“对了,如果缆绳是在潜艇引擎位置拉到松动岩壁边,缆绳的重量是很重的,这么让机器人能顺利的把缆绳拉到岩壁边呢。”李建业习惯性的去挠头。
当然这种小问题难不倒我们的特种兵,虽然我们的特种兵不是那种随时能毁灭地球的神人,但思维还是有滴。很快李建业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虽然粗缆绳重,但细缆绳不就轻很多了吗。
于是李建业又把一段接近20米左右的细缆绳段接驳到引擎套牵引绳的活扣附近部位。但和活扣有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活扣的后续操作。(这里为什么要20米左右的细缆绳,大家想一下,作者不点破了,当然十三米也够了,甚至低于十三米,读者自己想吧)
“啊。”忽然,张亚军叫了一声。
“怎么了?”李建业:
“我们怎么把它弄到动力舱啊?”张亚军:
的确,一立方的东西,无论什么都会有一定的质量,不是说想搬动就能够搬动的。
“急什么,我早想好了,不是有机器人吗,机器人一条腿有几百斤力,几条腿就够力了,
“但那个舱门……”张亚军:
的确,动力舱舱门是个圆形的门,只有1.2米,最要命的是门口的坎虽然离地不高,但“引擎套”卡在那里的力量可想而知。
“这个我也想好了,我们要在动力舱门装一支可以滑动的钢管,这样一整张的“引擎套”收起来就可以滑过动力舱门了。”李建业:
“那怎么做滑动的钢管?”张亚军:
“这个容易,我刚才看了看担架钢管就能做一个滑动钢管,只要找到一根钢筋能够穿过担架钢管就可以了,把钢筋两端水平焊死在动力舱门稍微靠下的地方,就形成了一条可以供“引擎套”滑过的滑动钢管了。”李建业:
“好,我去找钢筋,”张亚军说完就去找钢筋。
“担架钢管我搁到那工具舱的地方,你拿去对比一下,记住,钢筋不能太细,能伸进钢管就行,把手提电焊机给拿过来。”李建业:
“好的。”张亚军向动力舱走去。
没一会就从工具舱拿了一根钢筋、担架钢管、还有手提电焊机回到娱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