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将士皆疲暂息兵


小说:天下英雄刘玄德   作者:长歌行路难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9747/ 为您提供天下英雄刘玄德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刘备破晋阳,杀曹兵四千多人,俘兵一万。中郎将夏侯惇、校尉丁斐战死,中郎将乐进、军师程昱自杀。
  中郎将高览、程银、侯选、李堪,校尉车胄、刘秉等皆降。
  太原太守枣祗被俘,不降,暂时囚禁。
  并州別驾、军师中郎将荀彧虽未自杀,但坚拒刘备征辟。
  刘备将荀彧交给荀攸照顾,待回豫州,放归家中为民。
  刘备因徐晃阻隔曹操北逃之功,拔之为裨将军,都督骁骑、殄寇二军,进逼原平。
  又派使者前去见雁门太守郭缊,晓以形势。
  郭缊见了刘备使者后,将郭淮叫来,苦笑道:“汝当曹孟德是个英雄,却落得如此田地。
  如今刘玄德破晋阳,据太原,雄兵数万。
  今来信要我归附,汝认为该当如何?”
  郭淮满脸羞惭,向郭缊跪谢道:“小子不知天下之大,错认英雄,险些害了大人,请大人责罚。”
  刘备攻曹操入太原时,郭淮曾建议张汛、徐商南下相助。
  张汛同意,但徐商认为曹操明令其守雁门,为曹军后路,若率尔南下,万一雁门有变,那就大事去矣,不从。
  郭淮当时叹息道:“曹公既如此相疑,夫复何言!”闷闷不乐。
  郭缊见儿子情绪如此低落,安慰他道:“汝此前认为刘玄德难以遽破曹孟德,虽然判断错误,但以常理度之,亦无不妥。即是为父,也未料到刘玄德如此了得。
  如今其虽派兵进逼雁门,却又派使者好言晓喻,当是力已尽之故也。
  袁绍之子、幽州刺史袁熙亦有使者前来。
  则是从刘,还是从袁?”
  郭淮虽然判断错误,但郭缊见他思路清晰,已不将他视作寻常孩童,如今是真情实意地与他讨论。
  郭淮道:“小子认为当从刘。”
  郭缊道:“善!”
  派飞骑命原平县令开城门,纳徐晃、卫靓入内。
  同时郭缊亲自率兵自阴馆南下,迎接徐晃、卫靓。
  徐晃、卫靓北上,与郭缊见于广武,宾主尽欢。
  徐晃带着刘备手令,继续以郭缊为雁门太守,又加平北中郎将。
  卫靓屯兵广武县,徐晃经阴馆北进,屯兵汪陶县。
  汪陶以北各县并不在朝廷治下,为诸胡所据。安排徐晃屯兵此地,足见刘备对徐晃的看重。
  刘备帐下曾专任一方、都督数军的大将,有吕虔、牵招、田豫、关羽,现在又加了徐晃。
  见曹操被灭,黑山张燕亲自来见刘备,表示投效。
  此前司马俱率黄巾旧部去山中寻张燕,张燕虽盛情款待,也表达了对刘备的仰慕,但未派兵相助。
  司马俱悻悻而归,向刘备谢罪。
  刘备道:“此非君之过也。何罪之有。”
  这次见了张燕,刘备见他三十多岁年纪,身材瘦小,但声音洪亮,气概不凡。
  刘备责备道:“君来何其晚也?”
  典韦、刘猛、许褚、鲍出等侍立左右,瞪视张燕,杀气腾腾。典韦等皆雄壮大汉,而张燕瘦小,两者不是一个量级。
  换了常人必然瑟瑟发抖,跪地请罪了,张燕却面色镇定,拱手道:“公方平小患,大忧在东,用武之处颇多,燕今来投,未为晚也。”
  刘备笑道:“闻君有胆略,适相戏耳。”上前执张燕之手,引他入席,就坐在刘备之侧,为张燕引见众将。
  张飞、张辽、关羽、太史慈等已率兵急行南下,其余诸将还在整顿军队。
  刘备按职衔高低予以引见。
  第一个自然是奋威将军吕布。
  吕布瞪着张燕,喝道:“张飞燕,还认得某否?”
  张燕道:“怎不记得?一别两年,温侯风采如昨。”
  吕布道:“君有精骑,我善骑战,君与我可经常亲近。”此言一出,引得不少人侧目。
  张燕道:“同在大司马帐下,自当亲近。”回答得滴水不漏。
  刘备又引见贾诩、荀攸、周贯、高权等谋士,典韦、刘猛、许褚等将领,双方互道仰慕。
  寒暄已毕,刘备问张燕意向。
  张燕道:“末将山中可用之兵约有精骑五千,步卒两万,另有老弱妇孺五六万人。愿举众从刘公,随刘公征伐。”
  刘备大喜,道:“君之忠义,我所素知,既有此心,便足矣。
  袁绍跋扈,虎视太原、河东,还需借重君之力,震慑幽冀,庇护二郡。
  君且仍暂驻常山、赵国、上党诸山谷中,与雁门徐晃、太原臧霸,互为奥援。”
  刘备已任命臧霸兼任太原太守,率威虏军守太原。
  张燕道:“唯刘公之命是从。”
  刘备命周贯宣读表任状,拜张燕为平北将军。
  张燕大惊,避席固辞。
  刘备抓住张燕双臂,将他挽起,道:“君存人民,保一方,又举众来投,功莫大焉,不如此不足以酬君之功!”
  张燕知道,职位只是虚名,但这体现出的是刘备对他的重视和信任,肃然接受表任。
  对张燕,刘备除了命令拨付一些兵器,提供粮草之外,其余如宣教等,一无所任,对张燕的军队编制也没有任何更改,给予其充分自主权。
  张燕处于太行山诸山谷中,剿灭是不可能剿灭的。即便能剿灭,也要付出极大代价。
  张燕拥众乃是出于乱世自保,割据一方之心并不强烈。如今他站在了自己这边,更不能因为苛节细事,而将他推给袁绍。
  送别张燕后,也不等郭缊回信,刘备就急行南下。
  张飞、张辽、关羽、太史慈四军已先行一步。
  刘备率典韦、刘猛、许褚、司马俱、李质、冯鼎、周泰七军继之。
  张辽是轻骑,最先进入河东,与袁绍所派侦骑猝然遭遇。
  袁绍听到侥幸生还的侦骑报告遭遇刘备骑兵,敌将乃是张辽,不由仰天长叹:“何其速也!”
  从翼城撤围,回至鸡林道中,修筑营垒,等待刘备大军。
  至于直前迎击刘备,莫说袁绍,连田丰也不敢如此主张了。
  刘备兵力已经逼近袁绍,更何况还挟大胜而来。
  如果贸然一战,鹿死谁手,实未可知。
  公元194年六月初,刘备与袁绍大军对峙于翼城之东。
  袁绍兵力六万。
  刘备兵力五万。十一军满编六万,太原恶战,损失不小,实际兵力四万多人,加上牵招、高顺、陈禄三军残部五六千人,总兵力五万出头。
  牵招三军与袁绍主力作战,损失较大,基本上已经半残。
  刘备派使者去见袁绍,送予书信。
  袁绍展开一看,只见信上大略写道:
  “……孟德叛君自立,备为君除之。
  不求君德备,为何反举兵相向?
  今孟德已死,太原已破,君欲乘弊,岂可得乎?
  诸胡破走,张杨归附,雄兵十万,欲与君会猎,君敢战否?
  明日即是良辰,翼城外可为战场,备静候君之消息。”
  雄烈勇武之气跃然纸上。
  袁绍眼角跳动,几次欲将信撕碎,扔给使者一句“尔要战,那便战”,但终于控制住怒火,温言对使者道:“兹事体大,孤当思之。使者请先去休息,待定后再通知使者前来。”
  刘备使者昂然随袁绍士兵出帐。
  袁绍将信递给田丰。
  田丰看了书信,皱眉思索:“刘备刚平太原,人马皆疲,此必虚言恫吓。然其当知我军必可将其看透,却为何还出言挑衅,不怕弄巧成拙么?”
  对袁绍道:“刘备军疲,确然无疑,其利于速战,不利于久持。
  我军已尽有鸡林道之险塞,可以少驻军于此,时时出兵袭扰河东。
  河东若疲,刘备安能保住雁门、太原?
  我军自可抽调兵力南下河内,助沮公破鲁肃,夺兖州、河南。”
  袁绍脸色变幻,思考良久,叹道:“元皓之计固善,然我军亦连年征战,疲惫不堪矣。
  且幽冀凋敝,百姓不免于饥寒,孤常深以为忧。
  若再与刘备相持经年,莫说百姓,恐怕连将士也将乏粮。
  孤深知若不遏制刘备,其必翻然翱翔,后必为患。
  非不愿,实不能也。”
  田丰也陷入沉默。
  幽州还罢了,袁绍是以武力削平了幽州,将大姓顺势荡灭不少。冀州却是和平接收,士族大姓之所以支持袁绍,乃是因为袁绍承认其田连阡陌、实主郡县的现状和利益。
  冀州,乃是袁绍与士族共治。
  袁绍不得不拉拢中山甄家、安平郭家等,为其子袁熙聘中山甄氏幼女甄宓。甄宓年才十二,年纪尚幼。双方只是定下婚约,待甄宓长大后再完婚。
  袁绍名为幽冀之主,其实并不能事事自决,其所掌控的权力远不如刘备。冀州虽强,其资源袁绍却无法任意调动。
  袁绍又事事模仿光武帝,以宽仁为先,更下不去手去整治豪强、抑制兼并。
  连年征战,士族豪强还可支撑,幽冀小民已是贫困不堪。
  刘备打不下去,袁绍也打不下去。
  双方的相互恫吓,终究无法持续,最终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来。
  公元194年六月中,刘备与袁绍在翼城会盟,正式全面停战。
  双方以实际控制区域为界,将并州、司隶进行了分割。
  刘备得太原、雁门、河东,袁绍得上党、河内。
  上党乃高地,可俯窥太原、河东,让刘备不得不在两军留守重兵。
  雁门亦高地,可威胁代郡、常山,也让袁绍如鲠在喉。
  这种态势决定了和平不可能长久维持,战事必然会在并州重新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