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


小说:天下英雄刘玄德   作者:长歌行路难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9747/ 为您提供天下英雄刘玄德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黄忠呸地吐出一口血沫,胸口火辣辣的,知道自己伤势不轻。
  但总算是逃脱了敌人的追击。
  祖郎这贼子一身武力的确不俗,又善行山路,在林间、山地纵跃如飞,着实给黄忠造成极大麻烦。
  黄忠身上四处伤,有三处都是祖郎造成。
  黄忠也让祖郎付出了足够的代价,没有三四个月别想下得了榻。
  黄忠抬头眺望莽莽九岭山,身上又生出一股力气。
  翻过这山,就进入荆州境内了。文聘声东击西,就是从此路遁入长沙境内的。
  自己若能赶入文聘军中,以文聘之忠厚耿直,定会给予自己戴罪立功的机会。
  黄忠脚步不停,奔入山中。
  良久后,追兵赶至,却早失去黄忠身影。
  孙河愤愤道:“就该一刀砍了这贼子!我早说此贼冥顽不灵,留之不得。周公瑾非得说什么招揽英雄,示以宽宏。这下好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众军士也都追得满头大汗,小腿酸疼,一屁股坐在地上,咒骂黄忠不停。
  孙河带人试探着向山中行了里许,悻悻回转,道:“罢了,大军踪迹还好追寻。
  黄忠一人,尽可选择小路。
  这山中岔路多如牛毛,黄忠完全可以抄小径翻山。
  我等根本无从追起。撤!”
  回去禀报孙策,还告了周瑜一状。
  此前黄忠一直被严密看守。孙策等猛攻南昌,城中支持不住,有突围之意。孙策判断文聘将北走,遂至梅岭山设伏,将黄忠留给孙河看守。
  结果文聘向西突围,孙策扑了个空。
  黄忠假意向孙河投降,突然发难。若非祖郎等人在侧,将成功挟持孙河。
  混战中,黄忠夺了一匹战马,绕过南昌城,向西急奔而去。
  孙河、祖郎等大怒,紧追不舍。
  山脚下交战,祖郎为黄忠击伤,将士被杀者二三十人。最终让黄忠逃脱。
  孙河回转后,孙策等已入南昌城。听了孙河告知黄忠逃走,孙策也有些遗憾:“黄汉升勇武善战,若能得而用之,可收绛灌之功。
  惜哉其所投非人。
  托身刘表,有何前途?
  必虚掷才华,难有作为也。”
  周瑜向孙策谢罪。
  孙策笑道:“公瑾何罪之有?
  黄汉升虽则冥顽,也算忠义。
  忠义之士,乃国之宝也,须当敬护。
  失一黄汉升不足惜,无数黄汉升将来投矣。”
  周瑜拱手贺道:“伯符有此胸怀,何愁英雄不来投?”
  孙策又安慰孙河:“勿怪公瑾,其乃为传我爱贤之名。君亦无过,且去暂歇,后续平定诸县,还要用君之力。”
  孙河向周瑜唱喏谢罪,向孙策告退。
  孙策对周瑜道:“彼武人粗直,言语无忌,以公瑾之大度雅量,应不介怀。”
  周瑜道:“孙校尉率直忠贞,我深赞赏,岂会怪罪?”
  孙策亲去探视祖郎。
  祖郎欲从榻上挣扎起来,被孙策按住,道:“卿与我贵在知心,勿需多礼。卿安心养伤,伤后必有大用。”
  祖郎感激道:“将军不以郎之出身而见弃,郎誓死无他,必为将军效死!”
  孙策深加勉励。
  回到帐中,孙策问周瑜道:“已破豫章,可否再向江夏,为先父复仇?”
  周瑜道:“刘玄德方用兵于河东,豫徐空虚,有可乘之机,吴公恐怕不会再与荆州扩大战事。”
  孙策叹道:“我为吴公帐下将,不得不从,为之奈何?”
  周瑜直接挑明:“伯符破庐江,逐刘繇,取豫章,所向无敌,军功赫赫。然无根基,皆为人作嫁,宛如镜花水月。”
  孙策道:“我亦深为此而愁烦。公瑾有何计?可据豫章而立否?”
  周瑜摇头道:“豫章虽名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其实山多地少,溪流纵横,北有大江,南有玉华山,东有怀玉、武夷,西有幕阜、九岭,乃四塞之地。
  自守尚可,据之以争天下则难。
  且豫章处于楚、吴夹击之下,焉能从容发展?”
  孙策道:“吴会乃我故里,该地户口稠密,士民殷实,物产丰饶,又有大江之险,可做根基否?”
  周瑜道:“此正我所欲言。
  丹阳、豫章,山民果劲,可出精兵;
  吴郡、会稽,鱼米丰饶,足以养众。
  丹阳、吴郡北可进窥淮南,虎视中原;
  西可并吞九江、庐江,沿江取荆州。
  此帝王之业也。”
  孙策深为赞同,道:“公瑾之计,与子纲公所言略同。然何以据吴会?”子纲公即张纮。
  袁术自封吴公,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孙策即表任张纮为长史。
  张纮本要跟着讨伐豫章,因病不能成行,暂留丹阳。
  周瑜道:“吴公心雄志骄,将用兵于北,必借重伯符,届时因机乘便,必有所得。”
  两人通宵深谈,定下大计。
  刚定豫章数日,袁术果派人请孙策班师。
  孙策平庐江,袁术食言以刘勋为庐江太守。
  这次派孙策攻豫章,袁术答应以孙策为豫章太守。
  孙策率本部万人回师,留下桥蕤、纪灵守豫章。
  袁术亲自迎出寿春城外十里,对孙策倍加礼遇,深相慰劳,当场向孙策表态:“伯符果然是英雄了得,一战而破文聘,取豫章,虽古之名将亦无过于卿也。
  孤已表卿为征北将军,许君开府。如何?”
  孙策忙向袁术拜谢。
  袁术掀须笑道:“伯符本年方二十岁罢?”
  孙策道是。
  袁术笑道:“孤有爱女,年已十二,明年豆蔻,后年及笄。孤愿将爱女许配于伯符,不知伯符意下如何?”
  此举大出孙策意料之外,不由用眼睛余光看向周瑜。
  周瑜微微摇头。
  孙策心中电转,明白周瑜意思,便向袁术道:“末将谢过吴公厚意。然末将少年时曾立下誓言,荆州未灭,黄祖不死,绝不成家。
  如今刘表僭为楚王,兵雄将广,恐非旦夕可破者。为免耽搁吴公爱女,还请收回成命!”
  袁术勃然大怒,作色道:“汝若不欲与孤结亲,直言便是,何必虚辞推脱?汝自恃有功,不将孤令放在眼里否?”
  孙策忙拜倒,发誓道:“请吴公万勿误会。末将所言,句句是真。如若有假,让末将死于箭矢之下!”
  袁术收起怒意,仍旧寒着脸,道:“既如此,孤便不相强了。省得外人说孤逼婚,以为孤之爱女无人可嫁似的。向孤求亲者,何止数十!”拂袖而去。
  孙策忙追问一句:“公此前曾言豫章太守事,望公恩准。”
  袁术站住脚步,也不回身,扔过来几句话:“如今四方多事,还需借重伯符武力,何必斤斤于一郡守?孤欲以桥蕤为豫章太守,负责守成事宜。彼出自沛国桥氏,知名豫州,足堪为守。卿另有重用,稍安勿躁,且回府歇息几天。”
  孙策还待争辩。
  袁术早去的远了,孙策欲追,被卫士拦住,不得前行。
  袁术长史杨弘向前施礼道:“见过征北将军。”
  孙策只得还礼。
  杨弘抬手相引到:“吴公料定将军必胜,已提前为将军准备了府邸,请随我来。”骑上马,引孙策等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