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熙熙攘攘


小说:大汉有活爹   作者:长夜天高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9637/ 为您提供大汉有活爹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刘彻要出宫,当然需要马。
  霍海就看到了金日磾。
  金日磾看到霍海也专门行了个礼:“二公子。”
  霍海摆手:“升职了?”
  金日磾认真点头。
  霍海:“很快还会升的。”
  霍海大概已经摸到了武帝的行事风格,他但凡要用一个人,那就是要大用,否则他是不会去费力气的,他对小场面小事情没兴趣。
  因为在极力避免被大用,所以霍海对这个太熟悉了。
  霍海之所以提出要去驰道边看看,就是为了溜号。
  试想一下,满朝文武,一起去驰道边,看到‘满目疮痍’‘残垣断壁’是什么场景?
  哪怕明知道这些人是自己拆的墙壁。
  那和霍海给他们强拆的有什么区别?
  这破坏性,这不和谐程度。
  想到这里,霍海就开心,很快就可以回去继续躺平了。
  至于百姓,他们也不会亏,反正煤交易所已经开好了,接下来运奶工人瓷器工人,还有给工厂送物资的车辆,一来一去,这条路上的货流量不会少,他们拆掉墙做买卖,不会亏的。
  从宫里主道往外走,转弯经过了太子宫旁边时,就来到了主驰道。
  主驰道往外走,车就已经多起来了。
  一车一车的煤炭正在从城北进城,往城内城南城西城东运送。
  而其他方向的车,也不是去了就空车回来。
  煤交易所还有别的工作,那就是收集各种需要的物资,包括工人需要的生活物资,建设煤矿需要的其他物资,全部都往北运送。
  络绎不绝。
  车上,汉武帝满意的翘着兰花指,用食指大拇指捋了捋上翘的胡须:“子孟啊,你看,这些人都是给你哥打工的。”
  霍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学当秘书,根本不知道最近的事情:“是大哥吗?大哥买这么多东西干嘛?”
  汉武帝本来是想说这些是给霍海打工的,然后自己才是大股东,侧面吹嘘一下自己赚大钱了。
  结果霍光是一点都不知道,瞬间就破功了。
  这兄弟二人,怎么一个一言一行都那么有趣,另外一个一言一行都这么死板呢?
  不过还真是用起来顺手啊。
  “他们是你二哥的运输工人,是霍氏煤矿上的车夫。”
  霍光若有所思。
  刘彻:“你在想些什么呢?”
  霍光拱手:“臣只是在想,这些车上的货物这么重,有些时候连牛都不见得能拖得很快,这些车夫的脸上却看不出来抱怨,反而很多人脸上都写满了开心。”
  刘彻这才哈哈大笑:“当然,赚钱了嘛。”
  百官之中,一个年轻人看着络绎不绝的车辆,拿出一个竹简,用舌尖润笔,写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霍海看到有人写字,还以为是有人在记录投稿成语大全的灵感,就去瞥了一眼,看到这句话,就看向年轻人:“你是?”
  年轻人拱手:“霍大人,在下司马迁。家父司马谈。”
  霍海上下打量司马迁:“你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这人看起来皮肤黝黑,脸上历尽风霜。
  如果不是一双眼睛太过于年轻,霍海几乎要认为他是个中年人。
  “你这么黑是因为?”
  司马迁听完后拱手:“霍大人,您这么黑又是因为?”
  霍海:“我这么黑是因为去草原上打仗。”
  司马迁:“我这么黑是因为去周游全国寻找史料。”
  霍海摆了摆头,策马继续往前走了。
  司马迁还真是适合去当使者啊,可惜他是要写史书的人,不能把他撬走了。
  不过霍海已经打听到了,张骞现在在成都,并且已经送去书信了。
  张骞在很多年前到达葱岭更西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发现市场上居然有蜀锦、邛竹、杖!
  问了之后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蜀地往南有一条路,通身毒(天竺的另一种翻译)。
  而天竺在北上,也是巴克特里亚王国(大夏)。
  于是张骞就去了蜀地,这几年,他派遣使者,分别走四条路去探路。
  但是可惜,四路使者各行约一、二千里,分别受阻于氐、榨(蜀地西南)和禹、昆明(云南大理一带)。
  今年,张骞费尽力气,终于到了滇池附近。
  滇王问出了著名问题‘汉有我们滇国大吗?’使者回答更著名‘夜郎国也问过这个问题。’
  不过,路毕竟没走通,所以,张骞应该是要回来了。
  霍海知道张骞要回来,但不知道张骞啥时候回来,得知张骞在蜀地,就托去了书信,请张骞把所有中原没有的植物种子还有产物都带一些回来。
  此时,霍去病派去抓黑白熊猫的人估计已经到成都了,霍海感觉自己的信张骞应该已经看到了。
  霍海书信上说自己在古书上见过去天竺的路,不怕张骞不回来。
  还真让霍海猜对了。
  此时此刻,张骞捏着书信,拉了拉:“这纸张倒是厉害,离开长安没两年,纸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看着书信,张骞却一脸懵逼:“他说他知道去天竺的路,天竺是哪儿??”
  张骞放下书信:“奇奇怪怪的人。”
  然后才看向霍去病的人:“骠骑将军要找黑白熊猫,我们这里黑白色的动物不少,不知道哪种才是。”
  “我派人和你带的人一起去抓去吧。”
  ……
  出了厨城门,车队就明显慢下来了。
  一眼望过去,驰道比想象中更繁忙。
  霍海却懵了。
  此时哪里看得见什么残垣断壁。
  这特么一夜之间,被拆掉外墙的闾里外,根本就没有了建渣。
  建渣肯定是被隐藏在闾里背后甚至被运走了。
  宽阔的街道分成两边,一边全是各种摊位,售卖的东西看不太清,但依稀能看到烟气。
  而另外一边,空无一人。
  这可是驰道,不是后世,不会因为这边沿街生意好,就把对面生意也带起来,此时对面能看到零星有摊位,但是却没有人从这里过。
  原因也简单,驰道正中间是御道,只允许皇帝过!
  御道可是皇帝都不走的,就算是刘彻也是在马车上悬空经过。
  所以,实际上送货人来往的路不是在驰道两侧。
  而是全在驰道西侧。
  交通规则?屁的交通规则。
  就因为没有交通规则,加上人多,不讲究的人也多,所以此时路上堵车厉害,人络绎不绝。
  史官立刻开始记载。
  刘彻从车上起身,叉着腰远望,似乎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
  路上的行人,看到皇帝的车驾,直接丢了车就跪下了。
  有的人没看见,还在走,一时之间更混乱了。
  董仲舒出主意:“陛下,您要不下车走走?见到天子行驾,普通百姓都得跪着,可如果您是走着过去,他们就不会跪,也不会……堵在这里了。”
  刘彻叉着腰想了一下:“行,下车,给朕牵一匹马来。”
  霍海听明白了,原来汉武帝的本体是车。
  大家跪的是车。
  不过霍海哪有功夫看热闹,看见一个将士,立刻挥手喊了过来。
  “怎么回事,怎么这么热闹?”
  将士疑惑:“啊?二公子,这不是您预计好的场面吗?”
  霍海:“……我是预计好了,但是怎么这么快?我是说,拆掉的墙呢?建渣呢?”
  将士:“建渣?昨晚连夜就运走了啊,要不不耽误今天做生意嘛!”
  “二公子您看,咱这繁茂度,那姓死的拿什么跟咱们比。”
  霍海:“少人身攻击,人家姓石。”
  这时候,霍海才想起刚刚司马迁写那句话。
  还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们这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也忒到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