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忻口会战,拉开序幕


小说: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作者:吴未的书   类别:其他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9635/ 为您提供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团座,我的建议是,以战养战的同时争取到更多的辎重补给,只有这样,我358团才能够保持高昂的战斗力。”
  楚云飞点了点头。
  方立功叹了口气,随后继续说道:“眼下,按照772团所言,129师各主力部队均已经渡过黄河,我们358团的整训也已经结束,应该有命令下达才对。”
  孙铭也是有些不解,直接开口问道:“是啊,团座,这小鬼子都占领繁峙县城了,怎么还没有命令下达呢?”
  繁峙的西北方向便是原平,正南则是忻口。
  也是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预设的决战地点。
  几乎所有的晋绥军精锐部队都在赶往忻口地区。
  但他们358团却还没有收到命令。
  要么是阎老西另有他用。
  以楚云飞对阎老西的了解,他的指挥水平还不足以将358团用成战场上的奇兵。
  此时的阎老西,多半是已经打着保存实力的心思。
  故意让他们358团不参战。
  这和楚云飞的想法就背道而驰了。
  楚云飞自然不能接受别人在前面打的火热,358团在后面坐冷板凳!
  358团就应该上阵杀敌。
  而不是在这里守个什么劳什子黄河渡口!
  楚云飞和方立功的想法本就一样。
  保持以战养战的大方向,就需要接连不断的战斗。
  只有这样,才能让阎老西,才能让南京方面看到358团的价值。
  不能打的杂牌军,打光了,常凯申只会撤编。
  甚至连被吞并,中央化的机会都没有!
  而现在的358团,想要快速培养新兵。
  就需要大量的战斗。
  好刀要淬火,士兵也需要战斗的磨砺。
  只有这样,第358团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
  “立功兄,帮我起草一封电报,询问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近期是否有作战任务下达...”
  楚云飞似乎有些不耐烦,他接着说道:“另外,南京来的人到什么地方了,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
  “团座,昨晚有电报传来,前日他们已经抵达太原,按道理,他们这两天应该就能够抵达兴县。”
  “嗯,这件事一定要注意,这是我们在南京、在全体国民面前展示358团风采的好机会。”
  楚云飞将展示和机会咬的很重。
  方立功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楚云飞打的是什么算盘。
  他当即点了点头:“请放心,团座,我这就去安排,保证会让南京方面满意。”
  “孙铭,这两天辛苦一下,约束好下面的将士,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的差池。”
  “是!”
  孙铭虽然只是个上尉副官。
  但在楚云飞的授意之下,其和中下层军官的关系相处的非常不错。
  这件事交给孙铭去办,楚云飞也放心。
  可以说现在的三个人的态度。
  分别代表着楚云飞自己和麾下嫡系,阎老西,及中下层下级军官及士兵。
  相当于是整个358团的态度,现在拧成一股绳。
  绝大多数都是山西人的358团。
  打小鬼子怎么可能不出力呢?
  两人走后,楚云飞摸着下巴沉思,嘴中喃喃:“阎老抠啊阎老抠,你到底在犹豫什么呢?”
  ......
  此时,中央军的精锐。
  第十四集团军,迅速脱离了津蒲路战斗。
  在后方集结,登上火车,前往山西作战。
  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可称之为一流精锐部队。
  这支绝大多数由安徽、广东人组成的部队。
  清一色的深灰色军装,扛着清一色的7.9毫米口径步枪。
  机枪数量很多,基本上配备到了班一级。
  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上有着国内为数不多的37毫米反坦克炮。
  这些战士们训练有素。
  即便行军过程之中停下来休息也没人聊天讲话。
  行军的时候,他们喜欢唱军歌。
  一首由卫立煌亲自填词的十四集团军军歌。
  【这是我们的地方,这是我们的家乡。】
  【我们的第十四集团军,英勇坚强。】
  【为祖国的生存而奋斗!】
  【团结得好比钢一样】
  【服从命令,保卫边疆】
  【联合民众,抵抗暴强】
  【把自己的力量,献给祖国】
  【完成中华民族的解放!】
  嘹亮的歌声响彻正太铁路沿线。
  这些精锐的士兵们一往无前,开赴山西战场。
  而作为他们的长官,卫立煌将军此时已经先于部队抵达太原城。
  此时的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之中。
  晋绥军代表阎老西。
  刚上任的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卫立煌,刚被任命的第二战区的前敌总指挥。
  参会的还有傅作义将军,以及代表八路军的周先生。
  几人身份均是非常巧妙。
  牢蒋似乎将自己的大多数智慧都用在了政治平衡上面。
  阎老西、傅作义自不用多说,黄邵竤桂系三巨头之一。
  卫立煌代表着的是中央军,周先生则是代表着八路军。
  几人一起讨论着忻口防御的问题。
  对于敌情,所有人的判断出奇一致。
  他们都认为,日寇主力会沿着繁峙继续南下,原平、忻口。
  另外一支进攻部队则是沿着大同、雁门关公路进行进攻,牵制守军力量。
  还有一部,自然就是沿着阳方口,进攻晋西北,牵制晋西北守军。
  为主力部队进攻忻口,创造有利态势。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所有人都清楚。
  这样的战术,实际上是日寇高层指挥官惯用的三路进攻。
  左右两翼各进攻部队主要负责牵制和包抄。
  中路则是集中兵力,力图突破一点,带动全线崩溃。
  几人简单的讨论了一下之后。
  忻口右翼防线,主要是依托五台县至宁武一线的山脉进行阻敌。
  以忻口以北各处要地为作战支撑,缩短战线。
  集中兵力进行阻击。
  具体部署便是,十八集团军,也就是八路军,主要负责右翼防线,即五台山一线。
  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也就是晋绥军,主要负责左翼防线,在晋西北一线进行牵制性作战。
  而作为主力的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为中央,对敌主力。
  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因为此前的损失等原因,留作总预备队。
  至此,整个忻口一线,完成相应部署...忻口会战,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