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寻人,收服!


小说: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作者:姜阿山小树   类别:其他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9614/ 为您提供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吴王府。
  天色已黑。
  朱允熥正苦苦思索着。
  方孝孺虽然转手送给了朱允炆,但他的老师人选,却还没有着落。
  这个人很关键,不能等闲视之。
  不仅如此,如今朱允熥领旨办报刊,可是,他还缺少一个主编呢。
  朱允熥自家人知自家事,以他那点可怜的才学,抄抄诗尚还可以,要当报刊的主编,还差太远。
  偏偏他在文官中没有啥人脉,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主编可不仅仅是要才学高,写文章信手拈来。
  更重要的,要政治头脑好,政治嗅觉敏锐,懂得因势利导的引导舆论,还能巧妙无比的避开老朱的避讳。
  明初的“文字狱”非常严重。
  老朱是泥腿子出身,一方面,他坐江山之后,开始重用读书人治理天下。
  对于有才学的读书人,老朱十分敬重。
  另一方面,老朱又对这些人不放心,非常固执且敏感。
  总是认为读书人看不起自己这个泥腿子。
  他又觉得读书人善于指桑骂槐。
  因而疑心很重,喜欢抠字眼,大兴“文字狱”。
  为此而被杀的人,不在少数。
  朱允熥办的报刊,要负责宣扬老朱生平的种种事迹,歌赞他的丰功伟业。
  稍有不甚,歌颂就会变成有心人眼中的“攻击和侮辱”。
  若再从中挑拔一二,只怕老朱便又要举起屠刀了。
  朱允熥对此十分清楚,这不是一份容易做的工作。
  以老朱对亲情的看重和顾及,他身为皇孙,自然无事。
  但报刊工作的其他人,就难说了。
  弄不好就身首异处,全家跟着一起完蛋。
  朱允熥可不想让好事变成坏事。
  没讨到老朱的欢心,反而惹他不快。
  这就需要一个能力很强,政治嗅觉还极其敏锐的主编。
  那该是谁呢?
  朱允熥脑海内掠过一个个人选。
  他首先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妖僧姚广孝。
  当世才子,若说智计谋略,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可惜,眼下的姚广孝,早已被燕王朱棣捷足先登,弄到他手中了。
  至少暂时,朱允熥是没有希望将人弄过来的。
  要挖墙脚,也要等以后再找机会。
  至于其他人……很多也都已经有了主人。
  更严重的是,就是朝堂上的官员,此时也多半不愿意投效他。
  哪怕他伸出橄榄枝,别人也不会接啊!
  特别是他公开提出要争储之后。
  除了天生和他绑定在一起的勋贵武将,饱读圣贤书的文官们,一个个都恨不得绕着他走。
  除非是那些现在还被埋没在人间的人才。
  才有可能投效到他门下,博一博前程。
  老实说,选择的余地,并不是很大。
  突然。
  他的眼前一亮。
  旋即,朱允熥唤来了一名亲信小太监。
  “你去一趟开国公府上,代本王去看望一下开国公。”
  “问问他的伤,恢复得如何了!”
  说到底,常升终究是他的舅舅,挨了板子,他派人前去探望,也属理所应当。
  “还有,本王想拜托舅舅帮忙办一件事。”
  “让他派人去江西吉安泰和,寻一个叫杨士奇的人。”
  “此人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此前可能曾经参加过乡试,却不幸落第。”
  “若是找到了此人,便立即将其带来金陵。”
  “切记,此事至关重要,让舅舅务必重视。”
  杨士奇可能不如姚广孝,治国方面有成就,也有不少短板。
  但再怎么说,也是首辅之才。
  至少当一个报刊的主编,绝对是绰绰有余。
  对朝堂争斗,这种人也非常擅长,否则,也爬不到那么高的位置,刚好可以帮他参谋。
  更别说,眼下还在微末之际,没有被朝廷重用的人才,也找不出几个了。
  这名小太监是自幼随原身一起长大的人,十分可靠。
  领了命,当即便去了。
  杨士奇,是朱允熥目前能想到的最合适的人选。
  那可是历史上历经五朝,曾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的人。
  以他的政治敏锐度和学识水平,当一个报刊主编,绝对是绰绰有余。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杨士奇,名声不显,连举人都不是。
  布衣之身,又不是方孝孺那种名气极大的读书人,只要去召他前来,应该就能为自己所用。
  之所以不自己派人去吉安寻人,是因为他身边还真没有适合出远门办差的可靠人选。
  久居深宫,才住进王府当家作主,手底下可以说全是草台班子。
  唯一有点能力的太监赵瑞与宫女玲儿,还是吕氏安插在他身边的耳目。
  朱允熥也很无奈啊。
  这其实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主要是刚刚分家出来,处境才这般尴尬。
  只要给他几个月时间,自然不难培养能力过关,忠诚可靠的心腹人马。
  可时间不等人,现在立即要办,便只能将事情交给常升去办。
  一来显示自己对他的器重。
  二来嘛,常升就算能力再差,以开国公之尊,再加上常家的人脉关系,去寻一个人,应该还是很容易的。
  不过,他也确实该认真培养自己在府中的亲信了。
  总不能当了王爷,却连一个可靠又有能力的奴才都没有吧。
  正想着,却见赵瑞从外面一拐一拐地走了进来。
  一边走,还一边用手摸着屁股。
  脸上流露出极为痛苦难受的神情。
  朱允熥打量着他,一眼笑意,道:“此番我做出滚筒式油印机,得到皇爷爷的赞赏,也多亏了你办事用心得力。”
  “你可是立了大功,本王要好好赏你。”
  这是实话。
  不得不说,赵瑞的办事能力,还挺强的。
  这几天找工匠,找材料,忙前忙后,都多亏了他。
  若是换一个人,恐怕朱允熥的油印机,还要晚几天才能做出来。
  “本王便赏你白银千两,哦,对了,你家里可还有什么人?”朱允熥笑道:“你的家人,也可以接来王府,好生供养。”
  对于赵瑞这种“奸细”,控制他的家人,就是控制了他的生死命脉。
  打着恩赏的名义,将他的家人接到王府里面来,或许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不料,赵瑞闻言,却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了下去。
  “吴王殿下饶命,奴婢绝不敢领赏啊!”
  他哭喊着,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好不痛心。
  朱允熥端起茶杯,悠闲地喝了一口茶,笑道:“这是挨板子了?”
  他刚才看到赵瑞走路的姿势,便猜到他应该是被吕氏打了板子。
  “回吴王殿下,是!”赵瑞一边哭泣,一边应声。
  朱允熥向老朱进献油印机的消息传出来,吕氏便立即将他唤了去,将其重重打了一顿。
  谁让他帮着朱允熥找工匠,找材料,鞍前马后地效劳呢?
  在吕氏眼中,这就是无耻的背叛。
  自己派来的人,结果却成了朱允熥的“功臣”,简直是在赤裸裸地打她的脸啊。
  可怜赵瑞只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明明是吕氏交待他,要他想方设法拉着吴王殿下玩耍,让吴王沉迷娱乐,玩物丧志……赵瑞也自认为,自己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可结果呢?
  谁知道吴王殿下拿来玩的东西,竟然真的有大用啊!
  这能怪他吗?
  吕氏却不分青红皂白,狠狠地打了他一顿。
  若非还要他来继续监视吴王,只怕这条命,就当场彻底交待了。
  此际听到朱允熥要重赏自己,他哪里敢接受!
  消息再传到吕氏耳中,那他还能活命吗?
  “你是本王府中的人。”
  朱允熥将茶杯放下,轻声说道:“只要你不首鼠两端,胳膊肘往外拐,那么,除了本王,便没有人能打你的板子!”
  “至于你的家人,本王也可以将他们接到王府,以后替王府办差,那便谁也动不了。”
  “若你还是执迷不悟,宁死也要替别人卖命。”
  “本王哪天心情不好,随便寻一个理由,将你活活打死,绝对没有一个人来为你喊冤。”
  “何去何从,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他的话音方落,赵瑞便重重磕头,大声哭泣道:“殿下,奴婢愿誓死追随殿下,从此不敢再有二心。”
  “否则,便教天诛之,地灭之,教我全家都不得好死!”
  朱允熥的嘴角边,不由得浮起一抹笑意。
  “这么快就决定了,不好好考虑一下吗?”
  “殿下,奴婢考虑得很清楚了。”赵瑞道:“其实从派到殿下身边第一天,奴婢便明白,日后奴婢的身家性命,都系于吴王殿下一身。”
  “就算是帮着吕妃娘娘,搬倒了吴王殿下。”
  “可奴婢始终是吴王殿下身边的人,吴王殿下被治罪,奴婢也会被跟着治罪。”
  “吕妃娘娘绝不会承认奴婢是她派过来的“奸细”,更不可能施手相救。”
  “害了殿下,其实也就是害了奴婢自己。”
  “这个道理,奴婢心里明白得很。”
  “可吕妃娘娘的命令,奴婢也不敢不从啊!”
  “若吴王殿下不弃,愿意收留奴婢,庇佑奴婢的家人,奴婢愿以死相报!”
  朱允熥轻轻点头。
  这个太监赵瑞,倒真是一个聪明人,对于这些,心里竟跟明镜儿似的。
  不错!
  朱允熥对赵瑞越发欣赏起来。
  “只要你忠心侍主,本王自是不会亏待你。”
  “你今天晚上就出去,连夜将你的家人接入府中来吧。”
  连夜接人一是趁吕氏不备,二来也可以看出赵瑞是不是真心投效。
  “谢殿下,奴婢这就去办。”
  赵瑞喜不自禁,连连再磕头,强忍着屁股上的痛意,一拐一拐地走了出去。
  就在这时。
  外面又有人来报。
  “启奏殿下,燕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