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戚继光再世?


小说:要塞:混在明末当军阀   作者:三只喵娘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9097/ 为您提供要塞:混在明末当军阀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李恒确认钟子清这次是真心实意想要将巴州城移交给自己的。
  对于他如此果断地就做出了决定,他多少还是有点意外的。
  不过这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决定,毕竟自己带着这么多人大老远过来并不是为了听两句好听话的。
  他笑了起来:“钟先生深明大义,李恒钦佩不已。我知道先生先生肯定还有不少疑虑,城中百姓也人心未定,城防暂时还是由先生的人负责。等到时机成熟后好再说其他的。”
  李恒这话让钟子清一愣,看着李恒的样子不像是在故作谦让,这让他既惊讶又佩服。
  “多谢李将军体谅。就凭将军这等胸怀,他日必定能成就一番基业。”
  钟子清由衷地说道。
  李恒笑道:“那就借先生吉言了。”
  钟子清大笑:“将军请!”
  李恒给第二营指挥使项武和骑兵队百户颜雄做了一些交代之后,就带着亲卫队长卫风等十名亲卫跟着钟子清进了城。
  在城头上一直紧张观望,甚至做好了随时救援父亲的钟恪看到李恒只带着十名亲卫就跟着其父入城,其余三千多士兵却都在城外开始安营扎寨,丝毫没有进城,更没有围城的意思,惊诧之余也长舒一口气。
  “此人胆子真大,都不怕我们将他扣在城中?”钟恪心中所想,下意识地就说了出来。
  一旁的吴方舟跟看傻子一样的看了一眼钟恪,心道你当人家的三千多精兵都是摆设吗?
  幸亏做主的是你老子而不是你。
  不过他腹诽之后也在开始想一个问题:虽然李恒的军队没有进城,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巴州城要再次易主了。
  说再次好像也不并准确。
  因为根据他这些日子跟钟子清的接触,此人这次单纯地就是想要保卫家园,阻止流寇进犯,并没有什么占地称雄的野心。
  现在既然来了一个更加有实力的李恒,以钟子清的性格肯定是会将巴州城交出去的。
  所以如果自己还要继续留在巴州城的话,就必须要想办法让这位巴州新主接纳自己。
  他飘零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到一个真正值得追随和辅佐的明主,也不知道这位到底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
  “钟公子,我们还是一起去迎一下那位李将军吧。”
  虽然心中腹诽,但是吴方舟还是开口说道。
  钟恪虽然心中多少有点别扭,但也没有说什么,点点头,跟着吴方舟一起向城下走去。
  他们一走,城头上的那些乡勇们也都低声议论起来,议论的话题自然是关于城下那支李家军了。
  本以为对方会直接进城接管城防,但是没想到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开始安营扎寨。
  这让这些乡勇意外的同时,心中的恐慌也消散了不少。
  虽然到现在他们也搞不清这支军队的身份到底是不是官军。
  ……
  “不是官军?都是将军自己练出来的乡勇私兵?”
  钟子清愕然无比脱口而出。
  州衙里面知州的小院之中的一座凉亭之中,圆形的石桌上摆满了酒菜。
  钟子清和李恒相对而坐,吴方舟在一旁陪坐,而钟恪却只能站在一旁负责倒酒。
  卫风带着几名亲卫站在亭子外面,神情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双方互相介绍了一番之后,一边吃饭一边开始闲聊起来,话题自然先从李恒的兵开始聊起。
  “钟先生曾任兵部郎中,应该很清楚大明官军是什么情形吧?”
  李恒呵呵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钟子清闻言默然。
  他当然知道大明的官军是什么样子了。
  简单来说,大明官军跟大明朝廷一样,已经烂透了。
  而且这种烂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就开始烂了。
  说是官军,很多时候甚至还不如土匪草寇,无论是从军纪还是从战斗力甚至装备上面都是如此。
  这还不是指的那些早就变成了一群农夫的卫所军,而是指的是那些战兵。
  从京营到边军再到地方招募的战兵,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虽然地方上也有一些非常能打的精锐,比如戚家军,比如秦良玉的白杆兵,但是这样的军队太少了,而且也早都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戚家军自然不用说,而秦良玉虽然现在还活着,但是白杆兵却已经没剩下多少了。
  在张献忠第一次攻打四川的时候(1640年),朝廷调秦良玉带领白杆兵前去支援。
  可是由于当时的巡抚邵捷春不知兵瞎指挥,以至于最后明军大败,死伤无数,秦良玉带去的白杆兵也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秦良玉一人单骑逃到了重庆。
  而这两支军队之所以能成为名传千古的强军,都是有着各自特殊的原因。
  戚家军除了张居正胡宗宪等人的支持以及义务矿工和农民作为优良兵员等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戚继光个人无与伦比的练兵统兵能力。
  而白杆兵之所以成为精锐,一个根本的原因因为他们是一支土司武装,并非大明朝廷的正式官兵。
  只不过秦良玉本人是非常忠诚于大明朝廷的,所以才会愿意带着白杆兵为大明朝廷四处灭火。
  所以可以看出,这两支强军都是不可复制的。
  否则的话,从戚继光写出练兵宝典《绩效新书》到现在几十年了,可曾再有人练出如戚家军那般的强军?
  答案自然是没有的。
  当然,练兵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不光要有充足的钱粮,还需要优秀的兵源,合适的场地,精良的装备,充足的时间等等外部条件。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会练兵会带兵的主将。
  可是这样的人却是万中无一的,根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钟子清看来,如城外的李家军这般精锐的军队,必然是一个具备非常丰富的带兵练兵经验的宿将才能练出来的。
  他本以为李恒是某家将门之后,这些精锐士兵也是其家中长辈用朝廷的钱粮练出来的。
  可万万没想到李恒却说是自己练出来的,而且也不是什么将门之后,只是一个乡绅之子!
  这岂能不让他惊愕万分,难道大明又出现了一个戚继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