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黑着黑着就红了


小说:1983:我的文豪时代   作者:蟹老板的蟹黄堡9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8899/ 为您提供1983:我的文豪时代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出于读书人的心理因素,文学社更注意读者的口碑和评价。
  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和形象,对读者的反馈都极为重视。
  一篇文章若是引来争议过大,文学社不仅会下架处理,还会给读者道歉。
  而这一次,骂娘的信件都堆成山了,《人民文学》的编辑部竟毫无回应。
  不回应就不回应呗,最多大家再写封骂娘信出出气,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可年宏远偏偏嫌事闹的不大,居然很骚的在几大报刊中一连几天发表了【告读者同志的一封信】。
  通篇的内容大致如下:首先是告诉各位读者,你们寄来的骂娘信我们都收到了。
  之所以没有回应大家,我们没有错如何回应。
  言之《樱桃红》是篇好文章,且作者的写作手法独树一帜,故事构思新颖巧妙,不应一隅之见便武断的将一篇好文章就此断送。
  更不应该对作者语言侮辱,这不仅伤害了作者的情感,更是不文明的做法。
  望广大读者要有耐心、要包容。
  最后,还弄了个调查问卷,下一期的期刊中,希望《樱桃红》刊登多少字内容。
  看完【一封信】,有些读者觉得有道理,暂时隐去了怒火等待后续的内容,若还是现在这种调性到时候再骂也不迟。
  有些读者则认为这是在挑衅他们,认为是编辑部觉得他们的文学功底太差才会认为《樱桃红》是一篇垃圾文,怒火更盛。
  一些此前没订购过《人民文学》的读者看到【一封信】反倒勾起了好奇心,纷纷到邮电局订购上一期的期刊,看看到底是什么文章,让《人民文学》还要在其他报纸上刊登这样一封信。
  而一群骚客们为了名利也纷纷下场,在报刊上发表针对《樱桃红》不利的言论。
  此举正中年宏远下怀,当即让编辑部动起来,发表了一份份反呛的文章。
  双方在各大报刊上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
  虽然大家虽然没有言明,但是心底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因此只围绕着《樱桃红》这部作品的好坏以及作者写作手法的高低发表评论,没有涉及其他内容。
  虽说《樱桃红》被进一步炒热,让更多读者关注到。
  可看着如此多的作家和读者在报刊上发表不利于张云桦的文章,陈小旭心里有些不得劲,一连几天情绪都不好。
  张云桦心疼的不行:“心疼我了啊?”
  “明明不是你的错,为什么要你承担这些骂名。”
  “傻姑娘,不能以眼前看到的为一切,有些东西红着红着就黑了,而我黑着黑着就红了。”
  “黑着黑着就红了?”陈小旭不明白。
  “别看报纸上骂的凶,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好的。昨天我给杂志社打去了电话,期刊的订购数量不仅没有下滑,相反,数量却与日俱增。”
  “这说明许多读者并没有因此被劝退,反而吸引来了更多的读者。”张云桦耐心的开导着。
  “哼!~还说我傻呢,你才是大傻个。”
  “杂志卖的多了,是杂志社多获利,你拿的是稿费,跟你又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反而凭白背上了许多骂名。”陈小旭白了他一眼。
  “哈哈...对,你说的对。”
  “那啥,现在秋高气爽,我们俩也别总是窝在家里了,咱们出去走走?”
  之所以现在愿意背着这么多骂名而不出声,张云桦是在养望。
  不说版税改革后会带来多大的利益,只要名气大了做什么事情都比白丁来得容易。
  张云桦不愿意姑娘现在沾染太多名利,便没有再继续深入的这个话题。
  想着自从严打开始,已经好久没和陈小旭出去玩了,现在天气也好不是那么晒,不如和她一起出去走走散散心,省的陈姑娘胡思乱想。
  “你们这是出门啊。”
  “瞧瞧小旭和云桦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那可不,郎才女貌不就是这么说的嘛。”
  “那是,咱们巷子里住了这么多户,也就云桦一个作家,我孙子还想着寒假让云桦教他写作呢。”
  巷子里,大爷、大娘们在‘情报站’交换着各自的情报。
  见到张云桦和陈小旭后,纷纷客客气气的打招呼,好听话不要钱似的脱口而出。
  不明所以的时候,张云桦和陈小旭还纳闷这群最难缠的角怎么突然改性了,一时还有些难以置信。
  后来还是李奶奶跟他们说了其中的原因。
  上一次李奶奶撞见这群人说张云桦的坏话,一时气不过把张云桦是作家的身份告诉了他们。
  老太太们害怕在全国‘出名’,当时退却了。
  可张云桦抢走了自己预定的孙媳妇,孙老太太耿耿于怀,哪里会那么简单的就相信了李奶奶的话。
  守了好些天,终于被她堵到了王邮差。
  因为张云桦写作用着‘白桦林’的笔名,孙老太太没有问出来张云桦是否在《人民文学》发表过文章,可也确定了张云桦确确实实在很多报纸和杂志社发表了文章。
  当即,孙老太太像是得了老年失忆症一般,再也不敢说张云桦一句坏话。
  相反,现在说好话最多的一位便是孙老太太。
  从胡同出来,张云桦并没有直接去往公园,而是载着陈小旭去了一趟液化气站。
  刚来到这个时代,见到久违的柴火灶,张云桦还挺开心的。
  记忆中柴火灶做的饭可比煤气烧的香。
  事实证明,自己的记忆是正确的。
  可这玩意也有個缺点,夏天用它太热了。
  特别是荣裕林他们这种用着公用厨房的,若是每家每户都开火,厨房里就成了蒸笼,做一顿饭身上就跟水捞似得。
  虽说他炒菜,陈姑娘添柴,也算是另一种‘红袖添香’,别有一番情趣。
  每当做完饭,陈姑娘精致的小脸被烤得通红,张云桦心疼得不行。
  昨天张云桦在报纸上无意中看到一篇鼓励市民使用液化气的文章,这才知道原来煤气罐早就已经开始推广了。
  要不是昨天看到的太晚,他昨天便给两家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