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晋阳


小说:晋末太宗   作者:环眼红大耳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8893/ 为您提供晋末太宗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刘琨是二月初六,到达晋阳。
  他于新年初二,冰雪融化,从上党潞县出发。潞县距离晋阳路途仅四五百里。
  然,出了上党,形势就愈发艰难。
  一路所见,正应了魏武之言。
  “白骨露於野”。随处可见的尸骨,无人掩埋。有新尸,有正在腐烂,也有已成皑皑白骨。
  “千里无鸡鸣”。乡里村郭,人烟寥寥,十室九空。那残余的也是一些老幼,无法走远路,只得留在家里等死。
  刘琨带着千余人,携足粮草,备齐武器甲胄,也算人多势众。
  但就这样,也没有躲过一路袭击。
  死亡没有饥饿可怕!
  到处都是流民,要么结坞自保,要么占山为寇。
  粮食不够,那就双眼冒光盯着四周其他势力,相互残杀吞并。
  刘琨这突入的陌生势力,自然被盯上。
  盗匪山寇劫掠,也就罢了。
  一些乡里,坞堡的大族也时而遣兵,吊在身后,虎视眈眈。
  白天也好,夜晚也好,一旦松懈,便有队伍来袭。
  还有遣老幼妇孺设局,旦有善心收留,就内外相应。
  刘琨才开始意识不足,生生吃了几次亏,导致队伍锐减百余人。
  这种状况,也彻底激发了刘琨的狠意。
  他开始改变策略。不急着朝晋阳进发。
  每到一处,他就先扎营,打听好此处的各方势力。然后,遣派人员为使,过去亮明名号。
  “吾乃新任并州刺史,刘琨刘越石!”
  若态度不错的,刘琨就不顾身险,亲自拜访。然后痛陈大义,晓以厉害,游说其等归顺。
  态度冷淡,但没有敌意,那刘琨就和平共处,不加招惹。
  但态度不识时务,充满敌意的,或者为祸乡里,素有劣迹的。
  刘琨也不客气。
  他找来友好势力,与其等约定结盟,然后亲率士卒,向那些不好势力,用以刀兵。
  破其坞堡山寨,屠杀其满门。整个过程,雷厉风行,毫不手软。
  最后再搜刮积蓄,按照约定,一部分分成盟友。一部分留下自用。
  等到粮草丰裕,他又拿出部分,在路上救济吸纳流民,招募勇壮为用。
  很快,新任刺史到任,以及刘琨的名声,都迅速传开。
  刘琨一行也开始急剧膨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周遭不甘心的勇猛之士,多有来投。就算不投,此后一路上,也少有再敢招惹。
  于是,后半程去晋阳的路上,越发平静。刘琨进发的速度,也加快。
  时间到了二月初六。
  晋阳城,终于立在了刘琨眼前。
  自去年离开洛阳,历时四月有余。
  且看这晋阳,是何模样?
  高耸的城墙底部,被丛生的茅草遮住一半,茅草荆棘似要与城墙比高。
  城墙根下,被刨开一个个小洞,人过时,从里面受惊露出一个毛茸茸的小头。这边是一尾狐狸,那边钻出的是个兔子。偶尔还传出一声鸣叫,飞出的是一只野鸡。
  城下护城河被两岸草丛遮住痕迹。若不细看,走近,一脚踏空,就能摔下去,丢掉性命。
  放眼看去,四周可见的,只余城门前的大路还有隐隐约约的小径痕迹。
  刘琨见此,长叹一声。向后挥了挥手,一队人马当先,沿着小径,手持环首刀,劈砍着灌木丛。
  突然,城墙上,传来一声鸣镝。
  一队人马现身墙上,手持弓箭,朝刘琨砍路的人马,射去一箭。示意,莫要再近前!
  刘琨身后亲兵部曲,立即列队,将刘琨护在身后。
  刘琨挥手让前队返回,又叫人去询问,城墙上何人。
  这时,城墙上已经有人喊话,“汝等何人?何故来犯?若不止步,当刀兵相见!”
  刘琨让人喊话,“吾乃新任并州刺史,刘琨刘越石!”
  “对面英雄何人?”
  那边不答,再问道,“可有文书为凭?”
  刘琨示意人员拿着文书前去。
  很快,城墙上放下一個吊篮,将刘琨使者吊了上去。
  稍待,城门伴着吱呀声,被打开。
  一队人马,列队而出。当前的是两位大汉。
  这队人马没有带武器,拨开灌木丛,来到刘琨面前。
  当先一人立即拜道,“令狐盛拜见使君!”
  另一个大汉,也紧接着拜道,“王宏拜见使君!”
  刘琨见他们不称官职,心中明白他们应该只是晋阳百姓。
  他连忙将二人扶起,“莫不是太原令狐氏、太原王氏?”
  两人连道不敢,“乡野小人,不敢攀附高门!”
  刘琨笑呵呵,详细问询此间情况。
  他二人确实不是并州官员。
  在司马腾逃离,众多官员大户以及民众跟随时,他们不愿轻弃乡土,便留在晋阳。
  令狐盛、王宏比较有威望,便被推举为主,带着残存的民众,驻守晋阳城。
  令狐盛确实是太原令狐氏,不过跟曹魏时期的令狐绍、令狐愚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他们后人。
  王宏则是出于太原祁县王氏,非赫赫有名的太原晋阳王氏这一脉。
  祁县王氏,闻名的有三国时司徒王允,曹魏时太尉王凌。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后,淮南三叛的第一叛就是王凌与令狐愚。
  刘琨心中有些怪异,看了两人几眼。
  两人没有注意到,他们看到新任刺史,带来不少人马,后面还有不少粮草,早已欣喜过望。
  刘琨见二人神色,笑道,“子兴,叔高,可愿为我带路?”
  令狐盛,字子兴。王宏,字叔高。
  二人连忙让路,请刘琨先行。但马上又看到一路灌木荆棘,哪有路的样子?
  令狐盛立即尴尬道,“还请使君稍候!”
  说着,他手一挥,让自己人开始行动,除去灌木荆棘。
  为免刘琨误会,他们出城时,把武器放置在城门处。所以,又翻过灌木丛,回去拿来了武器。
  刘琨见状,也挥手分出人马,一起除草开路。
  等入了城,前面开路的人马已个个汗流浃背,喘着粗气。
  一进城内,映入眼帘的,只有一片破败。
  完好的建筑物简直不存在。房屋要么倒塌,要么顶上破一个大洞,半边墙歪了的,要么全是火烧的焦黑痕迹。
  除了大道还可见,屋舍里、巷道皆都长满了荆棘,冒着杂草。偶尔从中窜出一两只豺狼,嘴上衔着尸块,或者还隐隐在挣扎的小儿。
  看到大部队,也不避人,逃离同伴的争抢,就好整以暇地,在路旁享受着餐食。
  刘琨取下背上弓箭,弯弓将其射杀。然后看向令狐盛。
  令狐盛长叹一声,“那是养不活了的,父母便只能丢弃掉。”
  城内人烟稀少,走好大一会儿,才见到一两个活人。而这会儿,见到的尸体都不下十几具。
  刘琨身后一人忍不住问道,“尸首不及时掩埋么?已经春时,莫要生出瘟疫!”
  王宏看了他一眼道,“还未来得及。近日,有匈奴游骑,时不时过来袭扰,吾等大部人手,都要外派,时刻盯着他们的动向。”
  又走了片刻,前方似有呻吟声。
  令狐盛不禁道,“使君,前方还是先不要去了。我们转向左,也能去府衙。”
  刘琨看他一眼。
  令狐盛面色凄凉,摇着头,欲语但眼眶先红了。
  队伍往前走了数十步,终于看到这一片景象。
  前方,对着阳光,墙壁残垣上依着一些人,有数十人。
  个个面色惨白,形同恶鬼。全身瘦的如皮包骨,但肚皮却胀得十分大,似染了恶疾。
  他们看到突然出现手持凶器的队伍,只翻翻眼皮,又垂下去。若不是嘴上时而发出有气无力的呻吟,就如真死了一样。
  “使君,这就是如今的晋阳啊!”
  令狐盛闷着声音,道出这句话。情绪中充满了悲凉,又充满了愤恨。
  刘琨沉默。
  他环顾四周,片刻后,幽幽长叹,“子兴,世道艰难至此,也正是我辈要发奋振兴之缘由啊!”
  他抬手,指着不远处一只刚被他射杀的土狼,“他日你我,还有我等子孙,若不想再受如此厄运,当需我辈今时今日,为之奋力!”
  “射杀饿狼,从我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