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战起


小说:晋末太宗   作者:环眼红大耳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8893/ 为您提供晋末太宗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二日。
  司马炽得到了晚宴的大部分名单。
  至于晚宴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他还没能力刺探。
  但名单至少还能到手。
  几张大大的青纸。
  朝堂上,大臣们几乎都被邀请。有的自己去,有的是家族子弟代劳。跟司马越亲密的,则多是带着子弟一同赴宴。
  司马炽连连咂嘴。没想到啊!这种宴会,要是我办的多好!
  看着满满当当一堆人名,其中有不少,在永嘉之后,都脱颖而出,留名史书。
  他后悔自己竟然没想到这点。还是思维没完全转过来啊。
  这个时代,通过宴会,能很快认识不同的群体。
  尤其是年轻一辈,他们在朝堂上还没有显露身影。多是靠着长辈提携和吹捧,然后博出名声。
  现在就不好再办了。
  拾司马越牙慧倒没啥,而是司马越前脚刚办,自己后脚跟着,意味太浓!
  前阵子小动作太多,新年这几天得先缓缓。估计过不了多久,就得再搞波大的。
  年一过,战乱肯定会再起。
  并州的刘渊,蜀中的李雄,江南的陈敏,青州藏在长广山上的王弥,冀州躲在茌平牧场的汲桑石勒,这些人都不会安分。
  哪怕他们不动,司马越也会主动兴兵。司马越要继续加大威望,战功是最好的砝码。
  那个时候,也将是司马炽火中取栗,决定能否翻身,摆脱司马越辖制的机会。
  司马炽翻到各族子侄参加的名单。一眼就看到了温峤、卢谌,还有庾亮。
  庾亮自不必说,知道东晋的,几乎都知道此人。王庾桓谢,东晋四大掌权家族。
  前两者则稍微生僻些。但永嘉之后的历史,却也绕不开这二人。
  温峤卢谌在永嘉之乱,都投奔了并州的姨夫刘琨。
  后来,晋怀帝晋愍帝接连被俘虏杀害,北地晋室只余上邽的南阳王司马保。
  刘琨选择了江南的司马睿,于是派温峤去往江南劝进。温峤也至此留在东晋。
  东晋初年,相继发生王敦之乱、苏浚祖约之乱,温峤都立下了定鼎之功,是东晋得以稳固立业,首屈一指的功臣之一。
  在司马炽看来,温峤对东晋的实际功劳,堪比为东晋开国提出战略定位的王导。
  只是后来死的早,可能因此声名不显。
  卢谌则一直停留在北地,其人生境遇见证了十六国的混乱。
  刘琨兵败出走并州后,他先跟着刘琨一起依附辽西的段氏鲜卑,后来进入石赵,最后直到十六国冉魏时期,跟着冉闵攻打羯胡石氏,兵败在混乱中被杀。
  他的子孙中有一人却很有名。就是东晋末年,卢循孙恩之乱中的卢循。
  这场民乱给予东晋重重一击,使寒门出身的刘裕迅速崛起,最后彻底送东晋入了坟墓。
  说来也奇,那孙恩,则是赵王伦心腹孙秀一族之后。
  别的不说,就温峤卢谌这二人,司马炽觉得,是可以为自己所用的。
  而且年轻,可以塑造。
  接下来,到初五,休沐日结束,朝臣开始处理公务。继续平静,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此日,有信佛的,会燃灯表佛。有信道的,则祭祀上元,天官赐福。
  但朝堂上,却同时收到青州的告急文书和加急。
  文书云:长广山的盗贼,“飞豹”王弥,正月十一率众下山,攻破长广县衙,杀县长。
  后发同至的加急,则情况更严重:王弥又攻长广郡、东莱郡,杀二郡守。
  这一则消息,顿时将新年以来的平静,一扫而空。朝堂氛围紧张起来。
  “王叔?”
  太极殿东堂,司马炽聚集重臣,朝司马越问及。
  已经商量好对策,司马越不慌不忙道,“公车令鞠羡为东莱人,臣荐之为东莱郡守,前往讨贼!”
  公车令,乃卫尉下吏,是第七品。郡守为第五品。
  司马炽点点头,“王叔既已有定计,那便依此办理。朕就待着破贼好消息传来,为王叔贺!”
  简单问询后,见司马越当众表态,司马炽结束东堂小会。
  司马炽对司马越的笃定并不看好。
  他没想到,各方势力中,会是王弥首先发难。不过,仔细想想也合理。王弥躲在长广山过了个冬,缺衣少食,要是再不急于下山,恐怕下面兄弟都要反他了。
  王弥作为西晋王朝掘墓人之一,肯定不会简单对付。这次饿虎下山,青州怕是很难平乱。
  司马炽有心插手,但也只能先干看着,目前很难干预。
  青州是司马越的老地盘,其家族封国高密国就在青州。
  其父司马泰,元康六年(296)改封高密王。而司马越元康元年,因参与诛杀杨骏,论功封为东海王。所以,司马泰死后,三子司马略继承王爵。
  如今,司马略为青州刺史、都督青州诸军事,驻守聊城。
  所以,青州,司马越不可能允许别人插手。
  王弥之乱,要追溯到去年三月(306)。当时,司马越与司马颙东西对峙,正打的如火如荼。
  青州东莱郡惤县县令刘柏根反叛,聚民数万众,自称惤公。
  王弥就是东莱郡地方豪强,祖父当过汝南太守。年轻时,王弥曾为游侠,到过洛阳,领略过名士们的崇玄清谈,见识过朝廷高位上的腐败,于是滋生了野心。
  听闻刘柏根聚众反叛,王弥带领部曲僮仆,前往投靠,被任为长史,其从弟王桑被任为东中郎将。
  刘柏根率众攻掠青州治所临淄。时驻守临淄的司马略,任命刘暾领兵抵抗。
  此刘暾就是现在的司隶校尉刘暾。当时,司马颙废掉皇后羊献容,又觉得乱兵常用皇后的名义反叛,于是又派人要杀掉她。
  刘暾极力阻止。因此得罪司马颙,司马颙派人抓捕。刘暾远遁青州,投靠了司马略。
  但不管是司马略还是刘暾,军事才能上,都是菜鸡。
  刘暾遇民乱,一击便败,又奔回洛阳。后来惠帝返洛,羊皇后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为其脱罪,并向惠帝建议,复起他为司隶校尉。
  司马略兵败后,退出临淄,于聊城固守。
  镇守幽州的安北将军王浚,派兵进入青州讨伐,斩杀刘柏根。
  王弥率残余聚集在海岛。兖州刺史苟晞的弟弟苟纯,又带兵将其击溃。王弥一众遂逃进长广山为盗。
  此次卷土重来,以司马略的能耐,肯定很难平叛。但看司马越的态度,摩拳擦掌,欲欲跃试,似乎丝毫没有担忧。
  恐怕在他认知里,王弥一群,只是简单的一伙毛贼。
  鞠羡得到任命,对司马越感恩戴德,星夜赶往青州。
  青州进一步的战果还未到来,正月二十,并州方向罕见传来文书。
  是并州刺史刘琨。
  其文书上详细叙述了一路艰辛困阻。言辞切切,又极具豪迈之气,似乎再多困难也难不倒他。
  因大雪封山阻路,难行,他于上党停留后,今雪化冰解,再次上路,朝晋阳进发。
  司马炽拿到文书,也感受到了其字里行间的雄浑壮志。后续还附上其所作的一首《扶风歌》,读之,情真意切,却一改豪迈,充满了对时乱世危的忠愤填膺。
  未见人,先见其文!
  司马炽不禁感慨,不愧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来到这个时代,司马炽对刘琨更加了解。其早前的形象,其实并不光明,但永嘉之后,使他名留青史的那一段经历,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