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说书扬名


小说:我的盛世大唐   作者:扶余客   类别:其他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8869/ 为您提供我的盛世大唐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裴行俨和毛腾远,都是大隋体制内的人,封赏要单独算。

  李卓程咬金徐茂功三人,都是“山野贤才”。受封赏加入大隋,就会慢慢改变朝廷局势,削弱世家大族的话语权。

  杨广觉得他在为后世皇帝储才,心情十分畅快,赞道:

  “哈哈……好……大隋就需要你这样的少年郎……”

  大臣们都很意外,不明白对世家大族抠搜的皇帝,怎么突然大方起来了。

  只有宇文化及萧皇后裴仁基等人清楚,这才是真正的皇帝!

  皇帝看得上的人,或者觉得有用的人,他都会认真看待,不吝赏赐。

  而跟他不对付的人,不管对方家族如何,他都不会多看一眼。

  “李卓几人挺身而出,杀得阿史那咄苾狼狈逃窜。从今往后,再也不敢小看大隋了吧……”

  杨广要彰显这份功劳,表现他的大气,不会放过任何宣扬的机会,吩咐道:

  “秘书少监何在?”

  一个面色木讷的中年官员,从人群中走出来回答道:

  “臣在,请陛下吩咐……”

  杨广交代道:

  “安排几个人,请教李卓千里追杀突厥人的经过,和大隋对他的封赏一起,写成故事宣讲,务必要尽善尽美。”

  “安派人在大小船只上宣读,同时派人传旨各地,宣扬这等英雄事迹。”

  “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隋求贤若渴。但凡有一技之长,朕都不吝赏赐。”

  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吗?

  如果尽善尽美,还能是事实吗?

  李卓有些发愣,秘书少监却很快明白过来,领旨道:

  “臣领旨,一定尽善尽美……”

  ……

  大隋的少年英雄李卓,千里追杀突厥小可汗,解救大隋工匠的话本,很快出现在无数官员的手里。

  宣传官员们按照话本,各自揣摩。在船上大声朗读,讲述当时的战斗场景。绘声绘色,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将士们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冲到突厥人那里,暴打那些突厥贵人,换取皇帝的封赏……

  随行的小宫女也听得一脸神往,对李卓几人充满好奇……

  在庆功宴上,杨广还把随行的官宦子弟召集起来,给李卓这几个“战斗英雄”,“一等功”获得者敬酒。

  官宦子弟纷纷表示,要学习高唐县侯的大无畏精神,为大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朝中重臣也表现友善,上下一团和气。

  觥筹交错之间,李卓有种回到前世的感觉。

  等杨广的兴致尽了,已经是深夜。

  李卓几人彼此扶持着,慢慢走下龙舟。程咬金想起今天的经历,感慨道:

  “高唐县侯,渤海郡丞,都挺不错……皇帝是个好人……”

  杨广宣扬他的爱才之心,顺带着把李卓几人也高高的捧起,对李卓的名声很有好处。

  李卓感觉收获颇丰,安慰程咬金道:

  “程大哥不用羡慕,等下次有机会,我们再次携手并肩,让你也弄一个侯爵……还有茂功和守敬,也一样……”

  徐茂功觉得,得到封赏是意外之喜,笑呵呵的说道:

  “这可是高远你说的啊,咱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以后同甘苦共进退,一起干一番事业……”

  徐茂功说话的时候,眼神看向程咬金和裴行俨。

  裴行俨很多时候,跟个小透明一样。此时却很清醒,赞同道:

  “高远和茂功都是有大才的人,我自然跟随。”

  裴行俨属于不傻,但懒得动脑子的人。

  只要遇上他觉得不错的人,也愿意倾心结交。

  裴行俨却不知道,徐茂功是意有所指。

  因为他和李卓探讨天下局势的时候,李卓就很担心大隋的走向……

  当今皇帝野心勃勃,以大业为年号。做的事情,确实符合这个名字。

  但各种大工程,也掏空了大隋的家底,惹得民怨沸腾。

  朝廷官员和地方豪强,都有人看出这一点。一直在蛰伏,待时而动……

  程咬金看着徐茂功,嘿嘿直笑道:

  “茂功不用看着我,高远以后有什么吩咐,老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卓清楚几年后的天下局势,但有天可汗李世民的存在,至今没有自成一体,争夺天下的心思。

  不过他现在成了高唐县侯、渤海郡丞,倒是可以借着这层关系,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

  以后如何抉择,看情势发展再说……

  在大隋皇帝杨广的龙舟上,李卓不敢多说什么,快步走下楼。刚到第二层,就听见几个少年拌嘴。

  “四郎,不得鲁莽……”一个少年的声音,轻声斥责。

  四郎的声音略显稚嫩,很不服气的反驳道:

  “二哥好生没趣,啥事儿都管着我。要是大哥在,肯定不像你这般唯唯诺诺……”

  另一个少年咳了几声,责备道:

  “四郎你太放肆了,二哥是为你好,岂能如此目无兄长?”

  “父亲身为拢州刺史,尚且要小心做人,不敢行差踏错,咱们能肆意妄为吗?”

  “如果大哥在这里,他肯定不会惯着你……”

  陇州是边境州,面对少数民族部族,刺史手握兵权。

  杨广肯定会把刺史的子嗣,留在洛阳做人质……

  李卓抬眼望过去,二哥身着紫衣,大概十一二岁,眼神睿智坚毅。

  他被顶撞也不生气,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另外两人都是八九岁的样子,一个身穿白衣,粉雕玉琢,非常英俊。

  只是脸色惨白,有些病恹恹的。

  另一个长得有些丑,鼻孔朝天,脸上还带着些麻子,但他的穿着却最华丽。

  一身淡金色的暗纹,在朦胧的灯光下晃动起伏,显现出山峦图案。

  脸上有麻子的四郎,不服气的看着二哥,对三哥病恹恹的样子,也有些看不上眼,哼道:

  “大哥英雄盖世,怎么会如此小心?”

  二哥目光沉凝如水,不为所动道:

  “四郎,谨言慎行是母亲交代的,你也不听吗?”

  “在这龙舟之上,哪个不是权贵之家,哪个不是皇亲国戚……”

  这是谁家的小孩?

  谨言慎行,有君子之风!

  李卓还想多听几句,程咬金那边有动静传来,惊醒了三兄弟。

  李卓连忙加重脚步走出来,招呼道:

  “原来是三位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