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大隋将领的兵器


小说:我的盛世大唐   作者:扶余客   类别:其他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8869/ 为您提供我的盛世大唐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皇帝亲自安排,裴仁基只好安排四个武艺高强,老成持重的家将跟着裴行俨。

  两人跟在裴行俨身边护卫左右,说话解闷。

  另外两人驾驶一辆马车,放着六人的武器铠甲。

  有个家将听了毛腾远和高什长的对话,感觉有些不靠谱,问裴行俨道:

  “少将军,咱们怎么办?”

  裴行俨现在只是校尉,但裴仁基是左骁卫将军,家将们都称呼他为“少将军”。

  裴仁基圆滑世故,裴行俨却恰恰相反。涉世不深,反应比一般人慢一拍。

  裴行俨谨记裴仁基的交代,见家将语态轻蔑,斥责道:

  “闭嘴……”

  家将尴尬的笑笑,不再说话。

  裴行俨回想起父亲的交代,心中也很是疑惑:

  “要干什么也不说,只让我跟着毛腾远,听他的安排。其他时候都闭嘴,不得自作主张……”

  这个交代,就是彻底躺平。

  有功劳,少不了裴行俨的。

  若是有过错,也有毛腾远承担……

  “裴校尉,咱们准备出发了……”毛腾远看向裴行俨,招呼道。

  裴行俨为什么出现在这支队伍里,毛腾远不知道。

  但他知道裴行俨武艺高强,用好了是一把利刃。

  就是不知道,裴行俨听不听话……

  毛腾远骑上战马,笑意盈盈的问高什长:

  “高大田,对方比我们早走三天,最少快我们两百里,你说怎么办?”

  高大田巡视四方馆,见多了胡人的胡作非为。对突厥人同样没有好感,笑道:

  “校尉大人,您是让我去刺探对方的行踪吗?”

  老兵油子也有好处,一点就通,不用浪费口舌。毛腾远直言不讳的说:

  “多年没有打仗,很多士卒手艺生疏,只能让你出马了……”

  高大田上过几次战场,知道规矩,当即回答道:

  “请校尉安排十个人给我,给一枚通行令牌,十一匹快马……”

  ……

  “程大哥,这就是你的兵器吗?”

  李卓和程咬金相交一个月,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的兵器。

  大隋武将的兵器,并不像侠义小说那样,各式各样,奇形怪状。

  受限于大隋的工艺水平和战争状态,大部分武将的兵器都差不多。

  不是大铁枪,就是马槊。

  但这两样兵器,都很难打造。

  许多地方豪强,家里的冶铁技术和锻造技术不行,甚至打造不了兵器。

  程咬金花了三年的时间打造成功,都觉得很自豪,笑道:

  “哈哈,这就是哥哥的马槊,找了多年老师傅,花了三年时间才打造而成……”

  大隋的战场是骑兵为王,马上接战,都是一寸长一寸强,使用马槊的武将非常多。

  程咬金的马槊分为三节,一截铁棍上面是一柄双刃剑,非常尖锐。

  两边的锋刃也非常锋利,大概有两米左右长。尾端是一米左右的铁棍,沉重异常。

  中间部分是手握的地方,不能是纯铁,还得做好防滑,便于用力。主材料是泡制的木头,用浸泡的藤蔓等软性材料,一层又一层的包裹而成。

  三节组装起来,合计七十二斤。

  秦叔宝的大铁枪,足有八十一斤重,更令李卓佩服。

  此外,秦叔宝还有两支短锏,是在长枪丢失,或者施展不便的时候,用来近战的武器。

  程咬金也是骑将,在马槊不能用的时候,也有两把板斧作为短兵器。

  程咬金抚摸马槊,自豪的笑着:

  “等找到突厥人,哥哥给你见识一下咱的武艺……”

  ……

  阿史那咄苾不知道,他身后多了两支追击队伍。

  仍旧按照他的计划,一路往东行,沿途收拢散在各地的护卫,同时探查大隋的虚实。

  元宵节刚过,北方还是一片冷寂,但突厥人住的地方,比这还恶劣十倍,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阿史那咄苾一行都是汉人装束,一路走来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在修武歇了一夜,后续一路奔驰,第五天就到了黎阳仓。

  黎阳仓西边是永济渠,南边是黄河,水运极为便利。各地运来的粮食,都先储存在这里,然后顺着永济渠或黄河,运往需要的地方。

  黎阳仓是粮仓也是城池,有完整的防备工事,城墙高大厚实,还有护城河。

  仓里有足够的粮食,被敌人包围也可以支撑很久。

  孙运时看着黎阳仓,提醒道:

  “三王子,前面就是黎阳仓了。”

  黎阳仓高大巍峨,早就进入阿史那咄苾的眼里,忍不住放声大笑:

  “哈哈,南朝无人。本王隐身使团一个月,居然无人发现……”

  “大隋的腹心之地,任我来去自如。黎阳仓重地,我也随意参观……”

  这一趟确实非常顺利,孙运时恭维道:

  “黎阳仓藏粮百万石,是天下第一大仓……”

  大隋富庶,果然名不虚传!

  阿史那咄苾大笑过后,严肃的分析起来:

  “黎阳仓非常关键,如果被人占据,必定引得大隋天下大乱。”

  “如果咱们占据此地,有仓内粮食支撑,足以坚守到后续兵马到来。”

  “可惜离本王的驻地太远,骑兵突袭都难以实现……”

  真实的历史上,杨广三次征讨高句丽,都派人在这里督运粮草。

  杨玄感占据黎阳反隋,早期也是凭借黎阳仓内的储粮支撑。

  李密后来攻破黎阳仓,开仓救济民众,迅速招募到二十万大军。

  窦建德占据黎阳仓,彻底堵住其他势力的兵马,从容攻占山东河北之地。

  由此可见,阿史那咄苾确实厉害!

  只是走马观花,就预见了几年后,在黎阳仓发生的事情。

  如果李卓知道,必然更加忌惮他。

  孙运时附和道:

  “王爷英明,小臣佩服至极……”

  阿史那咄苾点评江山,意气风发。

  ……

  杨广下旨北巡涿郡,已经有许多官吏北上安排。

  靠近永济渠的大道,此时人来人往。被征发来修运河,幸运活下来的民夫,正在往家里赶。

  阿史那咄苾的护卫裹挟李卓的盐工,在人群中并不起眼,也没有什么意外。

  天快黑的时候,前面山头忽然升起五彩云烟。

  唐世金见了,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郎主曾经交代过,全天下只有五冠庄能制造五彩云烟。”

  “有五彩云烟升空的地方,必定有五冠庄的人……”

  “这么说来,是郎主救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