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准备


小说:我的盛世大唐   作者:扶余客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8869/ 为您提供我的盛世大唐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李卓要想在大隋得到更多好处,自然要为大隋立功。杨玄感叛乱,就是不容错过的机会。
  安排柳武海、虎子、王秋三人盯着杨玄感,只是第一步。
  李葭敲门来请李卓:
  “侯爷,他们都到了,就等着您了……”
  柳武海不但负责情报网络,还负责训练五冠庄青壮。李卓点点头,看向柳武海:
  “咱们走吧……”
  李卓带着柳武海、李葭走进会议室,众人都在翘首以盼。
  “皇帝征讨高句丽大败而归,我和侯爷预计,还会有二征高句丽。此前安排的各种任务,就是应对这种情况,同时防范有人图谋不轨!”
  魏征负责主持会议,首先说道:
  “诸位都说说你们的进度……”
  杨广大败而回,损失无数军械粮秣,精锐士兵,让他的威望急剧下降。
  关陇勋贵不少子弟死于高句丽,家族利益受损。杨广强行推动二征高句丽,只会让关陇勋贵离心离德。
  杨玄感也是趁此机会拉拢关陇勋贵,意图效法杨坚故事,取隋而代之。
  柳武海整理思绪,说道:
  “五冠庄私兵替换郡兵,正在稳步推进,再有半个月就能完成。”
  “但后续补充青壮,不能全部从工人中选,不然澹台明要急眼了。”
  李卓是渤海郡守,把渤海郡兵替换为五冠庄私兵,进行得最顺利。
  杨祖春和王昱均在平原郡,也按照李卓的意思,做同样的事情。
  只是五冠庄的私兵有限,要不断补充新人。
  李卓原则上从矿山、工坊里选人,保证忠诚度。但这个时代没有成熟的工人,都需要很长时间培养,柳武海过度招人,工坊就要停摆。
  澹台明是个工匠出身,向来是好脾气的,但李卓给的任务太重,他也真着急了,辩解道:
  “不是我要急眼,实在是任务繁重,无人可用……”
  五冠庄要把触角伸到四郡,需要大量的产品,任务确实繁重。李卓想了想,折中道:
  “那就做好保密工作,再放开条件招人,只要有家人住在四郡,条件符合都可以加入……”
  “不管是哪个部门,都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侯爷英明!”众人齐声说道。
  看来,各个部门都很缺人。
  李卓要潜移默化影响民众,各种销售网点必不可少。销售部长樊田雨,激动的站起来说道:
  “按照这个标准找人,属下保证一年时间内,山东四郡三十七县,每个集市都有咱们的店。”
  五冠庄在各地的销售网点,也可以算作是情报网络的外围,偶尔会有机密信息传递,李卓强调道:
  “好,注意保密。”
  杨广二征高句丽,杨玄感要造反,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可以预见的是,粮食价格必然有很大的波动。
  李卓不能阻止杨广在山东征发民夫,征缴军粮。但可以让张万胜借助运河,从南方收粮运到山东来,储存在各地庄园,以备不时之需。
  只要有粮食能活得下去,中国人就不会慌乱,就不会造反!
  李卓看向张万胜,他自豪的说道:
  “侯爷,属下已经才够足够的粮食,只等莫道胜的人员到位,就可以分发。”
  李卓点点头,“战斗部长”莫道胜说道:
  “末将已经在调整配置了,马上就有名单给侯爷过目,然后以小队的形式潜伏各地,保护粮食。”
  路东卿、李葭、东海盐场的叶安等人,都汇报各自的进度。
  李卓或多或少,做一些协调安排,加快准备的脚步。
  ……
  大业九年正月,秦叔宝的母亲去世,李卓安排好渤海郡的事情,专门回历城吊唁。
  远在济北东阿县的程咬金,也特意赶来,在历城五冠庄等候李卓。
  程咬金见到李卓,兴奋的夸道:
  “高远,五冠庄章程严谨,办事干净利索,让我省心不少。”
  李卓接受程咬金的建议,派人改造程家的工坊和商铺。现在看来,他们应该干得不错。
  但临近大隋末年,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李卓提醒程咬金道:
  “他们精于庶务,可以放心使用。但你是东阿县尉,要防范有人心怀不轨。”
  李卓渗透地方,黄河下游的大小地主,和五冠庄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叛乱的可能性不大。
  但济阳、济阴、济北等地,还有许多豪强。得知杨玄感造反,指不定有人会作乱。
  程咬金越发成熟,赞道:
  “还是高远小心,我明白。”
  两人走进怀智里,秦叔宝亲自来迎接。
  经过征讨高句丽的战斗,秦叔宝已经从武人转变为武将。身上多了一些风霜之色。但眼神锐利,颇有杀伐之气。
  有李卓居中引荐,秦叔宝和程咬金有书信往来,却是第一次见面。
  程咬金见到秦叔宝,“追星”的心愿达成,大礼相见:
  “小弟程知节,见过叔宝兄……”
  秦叔宝连忙拉起程咬金,感谢道:
  “知节莫要客气,我还得感谢你和高远呢……送我一匹上好的坐骑,数次救我于危难……”
  在战场上,一匹好马等于多一条命,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分量。
  “叔宝兄客气了……”
  几人谦虚着,秦富跑来小声禀报。秦叔宝神情严肃起来,说道:
  “高远,又来客人了,咱们一起去迎接一下……”
  李卓毕竟是高唐县侯、渤海郡守,不用应付一般人。秦叔宝叫上李卓迎接,说明来人身份不简单。
  大门外站着一行人,都是大隋将士。当先一人三十来岁,雄壮异常,一看就知道是猛将。
  秦叔宝上前几步,感激的问道:
  “少将军,您怎么来了?”
  “你我同僚,自当来吊唁,更别说这次还是父亲所命……”
  来人神情严肃的说明来意,又看向李卓和程咬金:
  “本将来整,两位是……”
  来整?
  应该是荣国公来护儿的儿子。
  来护儿特意派他的儿子来吊唁,说明父子俩都很看重秦叔宝。
  李卓想到这里,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客气的和来整见礼,十分亲热的说道:
  “高唐县侯、渤海郡守李卓,幸会少将军……”
  “来将军原来是秦大哥的长官,我想向朝廷推荐他担任历城县尉,不知来将军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