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洪承畴:三个月内!李定国必败!


小说: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作者:南明离火录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8701/ 为您提供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咚咚咚——
  在楚雄至禄丰的官道周围。
  一支骑兵部队正在奔驰。
  洪承畴麾下的援剿镇总兵王辅臣带着三百铁骑在田野间不断地奔驰。
  当看到一支百余人的西军部队后。
  王辅臣大喝一声,便带着部下扑了上去。
  咻咻咻——
  铛铛铛——
  田野间,两支部队开始激烈交手。
  弓箭和马刀使用不断!
  王辅臣弯弓搭箭,连发数矢。
  竟然一连将数名西军射落马下。
  引得部下们纷纷喝彩,就连士气都为之一振!
  待冲到西军面前后。
  王辅臣左手挂弓,右手起槊。
  拿起一杆马槊杀入西军之手,挥舞不断。
  又将数名西军扫落马下。
  看着主帅如此神勇。
  清军们也是纷纷冲阵。
  只不过他们的马术没有马鹞子王辅臣精湛。
  所以只能左手持弓,右手拔刀。
  在马背上迅速拔出马刀进行砍杀。
  这也是清军骑兵的惯用战术。
  在骑兵作战时,清军骑兵往往在较远处左手拿弓,右手上弦。
  进行猛烈的箭矢射杀。
  而当冲到近处之时。
  清军骑兵则利用上弦的右手迅速抽出马刀进行近战。
  而如果他们装备是马槊和长矛。
  那么在迅猛的骑兵战中。
  等到近距离接敌之时。
  清军骑兵就很有可能因为无法迅速切换兵器。
  而被敌人一刀砍死。
  这也是清军骑兵马刀装备极多,而长矛却装备很少的原因。
  因为弓箭和马刀可以迅速切换。
  但弓箭和长矛在马背上却很难有这样的效果。
  除非清军骑兵人人都有王辅臣这样的马术。
  能够在马背上拿着马槊玩出花来。
  噗噗噗——
  一道道血光闪过。
  在王辅臣的带领下,三百清骑迅速杀败了这股百余人的西军。
  待取胜后,马鹞子王辅臣不禁哈哈大笑道:
  “西贼也不过如此嘛!”
  “只可惜,不知道李定国用了什么妖法。”
  “竟能将平西王的大军全歼!”
  得胜之后,清军迅速清点缴获。
  而后在王辅臣的带领下回到了大营之中,向洪承畴报捷!
  “好好好!”
  禄丰城外的清军大营中。
  老督师洪承畴看着王辅臣带回来的战利品,不禁喜笑颜开。
  他与李定国已经在禄丰一带对峙了半个月的时间。
  这半个月以来。
  洪承畴稳扎稳打,在禄丰凿重壕,立坚壁。
  带着四万清军和李定国的部队展开了一系列的小规模作战。
  而这些战斗中。
  王辅臣等绿营将领带着精锐连连出击,屡屡斩获小胜。
  不仅鼓舞整个清军的斗志。
  亦是给李定国带来了不小的杀伤!
  而清军虽然也损失了许多人马。
  可是在这种低烈度的消耗战中。
  洪承畴无疑是有战略优势的!
  毕竟他身后不仅仅是有迤东,更是有着整个天下。
  而李定国的背后却只有滇西一隅而已!
  可以说此战,在某种意义上便是松锦之战的翻版。
  李定国兵围楚雄,其锋虽锐。
  但只有滇西一隅的他便宛如只有辽东的皇太极一般,根本难以久持。
  而洪承畴却以罗托为祖大寿,张勇、王辅臣等人为吴三桂、白广恩。
  屯兵于禄丰,和西军展开了小规模的消耗战。
  只不过在松锦之战时。
  偌大的一个大明朝却耗不过只有辽东一隅的满清。
  急功近利的崇祯宁愿苦一苦前线,也不愿意苦一苦朝廷。
  但在现在。
  洪承畴和他麾下的兵马虽然是同一批人。
  可这位老督师以及王辅臣、陈德等剃了头发的明军。
  他们的身后却已经变成了满清!
  无朝廷催促,可以自由发挥的洪承畴。
  又岂怕再打一個松锦啊!
  所以清军在洪承畴的节制下,每日稳扎稳打,小战不断。
  但无论李定国如何求战。
  洪承畴都坚决不远离禄丰基地。
  完全避免了和西军进行主力决战。
  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
  清军也是多次小胜,士气复振。
  不再惧怕取得磨盘山大捷的西军了。
  而在后勤方面,坐拥迤东地区和昆明粮仓的洪承畴更是信心十足。
  “本督有昆明的百万石军粮在手。”
  “只需拖着西贼。”
  “三个月之内,李定国必败也!”
  洪承畴在一众清军面前自信开口。
  令麾下的张勇等将也是露出了笑容。
  就在清军恢复对胜利的信心之时。
  西军方面,李定国的大军却渐渐地后继乏力了。
  距离禄丰四十里的西军大营中。
  马宝等将领拱手开口道:“晋王,我军困守滇西一隅之地。”
  “必须要出动主力,击破洪承畴的兵马。”
  “如此方能收复云南,匡扶天下!”
  “若是迟迟顿兵,不敢力拼。”
  “只怕日子一久,一旦粮草耗尽。”
  “在这里的十万之众就要不战自溃了!”
  李定国闻言也是满脸的郑重。
  西军如今在楚雄和禄丰和清军呈现了僵持局面。
  若是不能迅速破局。
  那么定然会被洪承畴活活的耗死。
  不过现在半月时间已过,算算日子。
  元江之兵也应该要动了。
  “诸将莫虑,本王已经遣人去元江之地。”
  “而我军虽然被挡在了滇西。”
  “可在丽江、蒙化等地尚有余粮,又能从各地土司中征集一批粮草。”
  “所以倒不至于急于一时。”
  “再和清军小打小闹半个月。”
  “如果等到那时,洪承畴的后路还是没有变化。”
  “那么我军再使出全力,填重壕,破坚壁,也不为迟!”
  李定国缓缓开口道。
  如今虽然西军被困在滇西。
  但由于孙可望时期的云南大治。
  早在多年前,云南各地便修有义仓,屯有余粮。
  虽然滇西地区的楚雄、大理、永昌等府县都被清军屠戮一空。
  然而丽江、鹤庆、蒙化、姚安等尚未被清军占领过的府县却依旧有不少余粮。
  这也是历史上西军各部能够在云南各地坚持数月乃至两三年的原因。
  因为靠着孙可望时期积攒下来的最后一点老本。
  西军就算退到了偏僻的山区之中。
  一时半会,也不至于完全断炊。
  而今李定国的这个大哥虽然剃发了。
  整个云南也早已经变成了人间炼狱。
  但靠着西营的这最后一点家当。
  李定国还是能够暂时和洪承畴周旋的。
  马宝等人闻言也是暂时按捺下心中的急躁。
  就这样,西军暂时没有选择力拼。
  和清军继续处在对峙状态。
  而在数百里外的元江边上。
  跋山涉水半个月的李嗣兴远远地看见元江城头竖立的大明旗帜,顿时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