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李定国:什么叫河阴之变?


小说: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作者:南明离火录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8701/ 为您提供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李定国闻言,看着扶纲眉头微皱。
  他撤下精兵,北上抗清。
  此举定然会遭到朝廷百官的阻拦。
  只不过事到如今,他这位大明晋王又如何会被衮衮诸公所限啊?
  “扶首辅,鞑虏日逼,国势日艰。”
  “吴三桂已经进入滇西,逼近永昌。”
  “孤意欲和他在滇西展开最终的决战。”
  “只不过事到如今,孤麾下兵马四散。”
  “仅存六千兵马尚在前线。”
  “所以孤决意抽调平阳侯的四千精锐北上。”
  “和吴三桂决一死战。”
  李定国缓缓开口,言语间不容置疑道。
  扶纲听完后,整个人顿时大惊失色。
  这滇西之地,鱼龙混杂,凶险异常。
  要是李定国把精兵抽走了。
  那他们这群饱读圣贤书的衮衮诸公又该如何自保呢
  不要说山间的土司蛮兵了。
  就是丛林中的毒虫猛兽。
  一旦没了靳统武的精兵保护。
  都够他们这群忠义之士喝一壶的了!
  “晋王!”
  “不可!万万不可!”
  扶纲拄着拐杖,惊恐开口道。
  不止是这位首辅。
  听到李定国的决策后。
  其余的百官也是大多宛如遭到了晴天霹雳一般。
  纷纷围了上来。
  “不可?”
  “有何不可啊?”
  李定国淡淡道。
  “晋王糊涂啊,圣驾在前,若是撤去了兵马。”
  “万一天子遭难,只怕我等将成为大明的罪人啊!”
  礼部侍郎郑逢元连忙开口,驳斥李定国道。
  “对对对!”御史陈起相也迅速附和道:“滇西乃蛮夷之地,自古凶险无比。”
  “若无兵马护送,陛下一旦受惊。”
  “晋王和我等可就万死莫辞了!”
  “没错!从古至今,天子出行,乃国之大事。”
  “圣驾在此,又岂能没有兵马护卫!”
  吏科给事中胡显也振振有词,劝说李定国道。
  “哦?是吗?”
  李定国微笑道:“既然如此,那孤就留三百精兵护卫陛下。”
  “平阳侯麾下的其余兵马,孤抽调北上。”
  “这下总可以了吧?”
  扶纲等人一听,顿时就傻了眼。
  永历朝廷迁移至今。
  虽然文武百官逃散了不少。
  但还是有足足上千人之多。
  区区三百精兵就算能够护住天子的安全。
  又如何能够护住他们呢?
  要知道百官逃难至此。
  那可是大包小包地带着身家积蓄的。
  他们这些朝廷高官,除了少数人。
  那个没有几马车的积蓄?
  这还是往小了说的。
  有些高官的家产,那可是连成一整个车队的啊!
  现在这么多官员,这么多积蓄。
  靳统武的四千人护卫。
  百官尚且嫌弃不足。
  更何况李定国只打算留下三百人?
  “晋王,天子自古执掌六军。”
  “如今国势艰难,晋王麾下已经没有多余的兵马。”
  “陛下乃圣主明君,自当体谅。”
  “所以才准了平阳侯以区区四千人护卫。”
  “只是陛下已经如此,若是晋王还要抽调兵马。”
  “只怕……”扶纲欲言又止,看着李定国示意道。
  “只怕如何啊?”李定国一反常态,轻蔑道。
  此言一出,一众衮衮诸公瞬间就感觉不妙了。
  李定国平日里素来爱惜羽毛。
  只需以君臣大义相劝,他这位晋王多半会退步。
  此招百官们屡试不爽。
  可是如今为何就不灵了呢?
  “只怕……只怕……”
  扶纲扭扭捏捏,半天放不出一个屁了。
  “此事就到此为止。”
  “文武百官皆四肢健全,自可护卫陛下在腾越几日。”
  “待本王杀了吴三桂之后。”
  “再来腾越接驾!”
  李定国挥了挥手,没有再搭理扶纲这些人。
  反而下令道:“传令下去,沿着道路北上!不得有误!”
  刹那间,明军旌旗挥舞。
  四千精兵开始开拔北上。
  看着即将远去的精兵们。
  扶纲满脸涨红,直接咬牙道:“晋王!只怕你私撤兵马,置圣上的安危于不顾,有违臣子本分啊!”
  刹那间,李定国虎目一扫。
  静静地盯着扶纲。
  这让这位内阁首辅不由地心头一颤。
  其余的官员见状也是头皮麻烦,冷汗直流。
  这种眼神……
  怎么晋王李定国像昔日的逆贼孙可望啊!
  一时间,摄于李定国之威。
  衮衮诸公们在惊恐下暂时停止了喧哗。
  可是当看着一队队的精兵离自己而去后。
  百官一想到自己的身家积蓄,就纷纷鼓起了勇气。
  滇西之地,蛮夷众多。
  他们带着大批金银珠宝来此。
  若是没了靳统武的兵马保护。
  那么不但会损失勤俭节约、辛苦积攒的毕生积蓄。
  而且就连性命也有可能不保!
  既然如此,那么他们自然当力劝李定国迷途知返!
  “请晋王为大明计!为陛下计!为天下计!”
  “切勿行此倒行逆施之举!”
  扶纲鼓起勇气,大喊出声。
  刹那间在首辅的带领下。
  大大小小的官员们纷纷跪在地上。
  齐声高呼道:
  “请晋王为大明计!
  “为陛下计!”
  “为天下计!”
  “切勿行此倒行逆施之举!”
  一时间,衮衮诸公们声动九天。
  令靳统武等人脸色大变。
  百官这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公然地逼迫晋王啊!
  “大胆!”
  “晋王贵为亲王,有假节钺之权!”
  “又岂能让尔等如此相逼!”靳统武勃然大怒道。
  “平阳侯,就算晋王有假节钺之权!”
  “可为人臣子,自当以君父的安危为重!”
  “又岂可置圣驾于不顾!”御史陈起相一脸正气,大义凛然道。
  “圣驾?”
  靳统武直接气笑了。
  “晋王已经说了,留三百精兵在此。”
  “晋王麾下皆是百战余生的精兵猛将。”
  “三百精锐,足可护住陛下的安危!”
  “又何来置圣驾于不顾之说?”
  “难不成你们就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本侯的四千精锐在此。”
  “而晋王只以区区六千残兵去迎击吴三桂的十万之众吗!”
  “平阳侯!陛下乃是大明的希望,天下的希望,百姓的希望!”
  扶纲直面靳统武道:“区区三百人又如何能够确保圣驾万无一失?”
  “难不成,你非要看到天子遇险,晋王在世人眼中变成失陷天子的不忠不义之人吗?”
  “你……!”靳统武闻言,顿时语塞。
  他这位武将,本就不擅言词。
  又如何会是醉心于此道的衮衮诸公的对手?
  李定国看着眼前的一幕,嘴角顿时抽了起来。
  尤其是当衮衮诸公的满脸正气映入他眼中之时。
  这位李晋王摸了摸腰间的佩刀。
  终于理解了河阴之变为何臭名昭著。
  但却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