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衮衮诸公


小说: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作者:南明离火录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8701/ 为您提供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金维新,不只是此事!”
  “你辅佐我十年,挑拨我西营内斗十年!”
  “孤在你的唆使下,斗倒了孙可望!斗倒了刘文秀!”
  “结果到头来!斗到了最后!本王如今已经被斗到磨盘山了!”
  “事到如今,本王也只能拿你的人头以泄孤的心头之恨!”
  李定国冷笑道:“来人啊,把此二贼给我乱刀砍死。”
  “违令者,杀无赦!”
  周围的卫士见状,纷纷按照军令拔出了自己的佩刀。
  “晋王!晋王!”
  “你不能杀我!”
  “我为你呕心沥血十载,劳苦功高啊!”
  金维新连忙求饶道。
  “呕心沥血十载?”
  “哈哈哈!”
  李定国哈哈大笑道:“十年前,我西营兄弟齐心。”
  “二十万大军在云贵摩拳擦掌,意图光复天下!”
  “十年之后,我西营却是手足相残。”
  “这其中,孙可望做了很多错事。”
  “但是我李定国亦是听了你的鬼话,做出了很多对不起兄弟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孙可望才会出走,刘文秀才会病逝!”
  “而我李定国也不得不流落到这滇西死地!”
  “在这么多事情中,我们三兄弟固然各有错误。”
  “但是你们这些所谓的忠臣义士才是整个天下覆灭的罪魁祸首!”
  “今日我便先清除了你这个内鬼!”
  “再重新光复河山!”
  “来人啊!还等什么!”
  “还不快动手!”
  李定国大喝一声。
  他麾下披甲执锐的卫士们纷纷驱马上前,直接对金维新和卢桂生二人乱刀加身。
  南明的衮衮诸公众所周知。
  都是一些令人血压飙升的家伙。
  只可惜李定国受到忠君思想的影响。
  先前竟然将这些货色当成了宝。
  若不是如此,天下局势又何至于此啊!
  好在现在的李定国已经不同于以前了。
  拨乱反正虽然为时已晚。
  但也未必不能亡羊补牢!
  仅仅只是片刻间的功夫。
  金维新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愤怒地伸出手指,指着李定国咆哮到:
  “贼!”
  “李定国!”
  “我教化你十年,可终究所托非人。”
  “贼就是贼啊!”
  他悲愤地发出了呐喊。
  但是李定国纵马一跃。
  直接踩在他的身上。
  将这位拱火十年,想方设法挑起西营内斗的“大明忠臣”。
  踩死在了自己脚下。
  “烧了尸体。”
  “记住,金维新和卢桂生二人路上掉队逃散。”
  “无人知晓他们踪迹!”李定国淡淡道。
  “是!”一众卫士拱手,迅速处理起了金维新和卢桂生的尸体。
  卢桂生这样的小人物不值一提。
  但是金维新乃是李定国的头号谋士。
  李晋王怒杀金维新的事情若是传扬了出来。
  那么必定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所以李定国也只能如此处置了。
  在烧了二人的尸体后。
  李定国和卫士们暂时在这一带休息。
  待马骡被喂好了草料,养足了体力后。
  一行人在月色之下,继续行进。
  等到天蒙蒙亮时。
  李定国一行人终于接近了腾越。
  此时此刻。
  平阳侯靳统武早已经睡醒。
  他望向磨盘山方向,不禁叹了一口气。
  “晋王那边不知道怎么样了。”
  这位李定国的亲信担忧无比。
  但也只能强忍下自己的情绪。
  然而组织士兵们开始埋锅造饭。
  伺候起了文武百官。
  不一会儿的功夫。
  永历朝廷的文武百官纷纷被叫了起来吃早餐。
  这些衮衮诸公们。
  一边啃着大饼喝着肉粥。
  一边唉声叹气起来。
  “这种日子,何时才是个头了!”
  年迈的内阁首辅扶纲喝了两碗肉粥,便摇头叹气道。
  他一路乘车从昆明奔波到此处。
  早已经不堪重负。
  礼部侍郎郑逢元、吏科给事中胡显、御史陈起相、吏部文选司主事姜之琏等人纷纷附和起来。
  这些衮衮诸公们,一向养尊处优。
  又何时过过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啊!
  虽然永历帝经常逃跑。
  他身边的臣子亦是常年跟随。
  可是在大西军联明抗清之后。
  永历朝廷便比较稳定了。
  扶纲等人更是已有十年没有颠沛流离过。
  而今故事重发。
  这让这些大明臣子们不禁唉声叹气起来。
  “诸位,既来之,则安之。”
  “我们这一路还有车可乘。”
  “可是平阳侯麾下的将士,却是徒步来此。”
  工部尚书王应龙叹气道:“和他们相比,我等已经是幸运了。”
  王应龙乃是陕北工匠。
  早在张献忠时期便担任了工部尚书一职。
  和扶纲等衮衮诸公相比。
  还是这位穷苦出身的官员更为朴素一些。
  但是听着王应龙的话。
  一众百官却是不置可否。
  他们乃是举人和进士出身。
  自幼便熟读圣贤之书。
  如今又一个个地位居庙堂。
  这岂能和底层的丘八相比!
  一名名衮衮诸公,一边喝着肉粥一边叹气不已。
  而服侍他们的士兵心中则不是滋味。
  平阳侯麾下的四千精兵负责护卫永历朝廷西撤。
  这些精兵,大多将自己的马骡让给百官骑乘。
  甚至不会骑马的,还要专门给他们搜罗马车。
  若是马车不足。
  他们还得一路上抬着这些衮衮诸公走路。
  如此这般也就罢了。
  平日吃喝。
  米肉也是优先供应百官。
  精兵们只能以粗粮甚至是野菜充饥。
  可是即便这样,这些衮衮诸公依旧一路上牢骚不断。
  这让靳统武麾下的精兵们如何能满?
  靳统武听着百官的牢骚,也是脸色阴沉无比。
  “晋王令我统率四千精兵护卫这帮人。”
  “可是国事如此,百官皆不以为重。”
  “反而成天为了衣食住行牢骚不断。”
  “这哪里是大明臣子之像!”
  “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带兵跟随晋王。”
  “跟吴三桂好好地干上一场呢!”
  靳统武这位武人,护送百官至今也是一肚子不满。
  他带着麾下的精兵们已经是竭尽全力。
  但是衮衮诸公每日除了唉声叹气,发泄不满外。
  毫无用处!
  一想到晋王只有区区一万兵马,却让他带着四千精兵用在了这些人的身上。
  靳统武的心里就堵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