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偶遇


小说:华娱1993:我是歌手   作者:朝天乐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7869/ 为您提供华娱1993:我是歌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约莫六点左右,又一群人来到了福临门海鲜酒楼,四女一男的组合,领头的那位是孙南。
  他跟娜英、毛阿闵、谢津几人一块,簇拥着谷建玢。
  几人落座后,谷建玢又教育起了得意弟子。
  “你啊,挣了几个钱就不知道东南西北,非得来这里吃饭。”
  “老师,今天难得聚一次嘛。”
  孙南没脸没皮地笑了笑:“而且,您也难得来一趟,就当是徒弟尽尽孝心。”
  “是啊。”
  一旁的娜英,大大咧咧道。
  “老师,您放心,吃不穷这小子。”
  “您老还不知道吧,他现在接一趟商演,收这个数。”
  说着,她比划了一个‘八’的手势。
  “8000?”
  谷建玢意外道:“这么多啊?”
  “老师,我这还算少的呢。”孙南笑吟吟地说道:“大师姐跑一趟,三万呢。”
  闻言,毛阿闵不置可否。
  坐在她旁边的谷建玢听到这两个数字,只能直摇头。
  时代真的变了,根本看不懂。
  从前,她创作一首歌的稿费只有20、30、100块,如果是专门给某个晚会创作主题曲,那個价格最高。
  最高能到1000块。
  这其中,央视给的作曲费是出了名的低,一般是80块钱一首歌,最低甚至只有8块钱。
  对比徒弟们的出场费,作曲家的创作费用,真的太低了,即便现在涨了不少,一首歌也就一两千。
  这还是知名作曲家才有的价格。
  虽然收入差异很大,但谷建玢并没有羡慕,或者批评的意思,这些都是市场的选择。
  令她寒心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几年前,法兰西一家电视台播放了由她作曲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家电视台给了她一万法郎的版税。
  湾湾地区也播放过,也给了版税,虽然没有一万法郎那么多,但也不算太少。
  而内地这边,不论是电视台,还是歌手唱她的歌,都是不给钱的。
  即便有了《著作权法》,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执行的太差,真让她去打官司,她也不愿意。
  影响不好。
  点好菜,孙南稍微有一点肉疼。
  不愧是大富豪们经常来的餐厅,那价格,真贵。
  一例鱼翅800港币。
  一人一例,五个人就是4000港币。
  算上其他海鲜菜品,这一顿饭要吃掉小两万港币。
  对于孙南而言,两万港币不是一笔小钱,虽然他接一趟商演能收8000块,但商演这东西,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运气好,一个月能接个4、5次,运气差,一两个月接不到一单,碰到合适的,也不一定有时间。
  靠天吃饭。
  还是不够红啊!
  孙南悄咪咪的瞄了一眼毛阿闵、娜英,要是有她们两个的知名度,一年商演怎么也能挣个20-30万。
  那么多钱,不敢想啊,不敢想。
  聊着,聊着,娜英忽然来了一句。
  “诶,你们看了今天早上的报纸了吗?”
  “没。”
  毛阿闵微微摇头:“繁体字看起来太费劲,懒得看。”
  “我也没看。”孙南好奇道:“娜姐,是有什么新闻吗?”
  “是有一条新闻。”
  娜英笑道:“咱们内地歌手跟香江这边的玉女掌门人传了绯闻,那个歌手就是跟你们一块飞过来的沈浪。”
  沈浪?
  听到这个名字,毛阿闵总觉得很耳熟。
  少顷,她想起来了。
  那首《走进新时代》,就是沈浪写的。
  她在朋友那里听过这首歌的成品,关于收歌的趣事,她也听朋友提起过。
  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能写出这种大歌,确实很稀奇,是一件很好的谈资。
  “沈浪?”
  孙南愕然道:“不可能吧,他昨天刚到香江。”
  “有什么不可能的。”
  娜英挑眉一笑,理直气壮道。
  “照片都登报了,两人吃饭时,交头接耳,亲密的不行,然后又同游兰桂坊。”
  “去完酒吧,两人又一块回了酒店。”
  听到这件事,谷建玢眉头微蹙,她听卞祖单提过,沈浪好像是有女朋友的。
  娜英正准备继续说,结果看到孙南、毛阿闵、谢静一脸惊愕的看着自己身后,她愣住了。
  咋回事?
  转头一看。
  哎呀,妈呀!
  这是沈浪吧?
  沈浪无视了娜英,微微低头,跟谷建玢打了个招呼。
  “谷老师,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您。”
  别说娜英意外,看到沈浪突然出现,谷建玢也很惊讶。
  “小沈,你也在这吃饭?”
  “是的。”
  沈浪朝着左后方指了指:“今天跟唱片公司的人一块吃饭,看到您在这边,就过来打个招呼。”
  “哦。”
  谷建玢欣然一笑:“确实够巧的。”
  接着,谷建玢没提娜英刚刚的失礼,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两位弟子。
  跟几人打了个招呼,沈浪笑眯眯地离开了现场。
  他也没给娜英甩什么脸色。
  背后八卦什么的,他真的不在意,报纸都报了,还不兴别人说?
  你在背后八卦,我不在意,薅一首《相约九八》,想必你也不会在意。
  词都不用大改,直接把相约98,换成相约97,意思还是一样,献礼香江回归。
  “呼。”
  沈浪走后,娜英拍了拍胸口,而后瞪了孙南一眼。
  “你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当着人家的面嚼舌根,多尴尬啊。”
  孙南尴尬地笑了笑,他能说,自己没注意吗?
  “还说人家。”
  谷建玢反瞪了娜英一眼。
  “自己干的事,还能赖到别人头上去?”
  “你啊,真是长了一副好嗓子,却配了一个狗脑子。”
  “以后注意点,外面那些不着调的传闻,少乱说。”
  “我知道了,老师。”
  娜英悻悻一笑,虽然她现在是腕儿,但在老师面前,她哪敢回嘴。
  她又不傻。
  另一边。
  沈浪重新回去,又继续聊起了之前的话题。
  专辑《朝阳》寄到商台之后,俞筝很喜欢专辑里的《夜空中最亮的星》、《yellow》、《生如夏花》、《蓝莲花》。
  因此,她对这些歌的创作经历很感兴趣。
  作为一个合格的文抄公,必须具备编故事的能力。
  创作过程?
  抄歌之前,沈浪就想好了。
  《夜空中最亮的星》——失恋。
  《yellow》——‘一见钟情’。
  《生如夏花》——泰戈尔的诗集。
  《蓝莲花》——杰克·开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