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传奇厂牌宝丽金


小说:华娱1993:我是歌手   作者:朝天乐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7869/ 为您提供华娱1993:我是歌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沈浪没有理会那些狗仔,钻进丰田大霸王之后就拉上了车门。
  然后。
  扬长而去。
  让子弹先飞一会。
  狗仔们见状,连忙开车跟上。
  他们锲而不舍的原因,自然是这条绯闻有爆点。
  去年,周蕙敏的事业达到高峰,一年拍了7部电影,发了两专全新专辑、一张精选集。
  三张专辑,张张大卖。
  国语专辑《流言》在湾湾上市后,气势如虹,短时间内销量突破30万张,在1992年宝岛十大歌手及专辑票选中,排在女歌手第一名。
  由她出演的电视剧《大时代》,亦是席卷港台。
  今年上半年,周蕙敏发行的两张专辑,销量先后破十万。
  影、视、歌同时发力,这两年,她红的发紫。
  人怕出名猪怕壮。
  一个人越红,媒体的关注度越多,短短两年时间,周蕙敏先后跟黎民、干哥哥李柯勤、张果荣、黄恺芹、郭富成、齐勤等人传过绯闻。
  即便绯闻对象这么多,狗仔们还是会锲而不舍的报道。
  谁让人家红呢。
  何况,此次的绯闻对象也不一般。
  来自内地的音乐才子沈浪,回归在即,但凡沾上‘内地’两个字,都是爆中爆点。
  因为足够新鲜。
  一如内地人对香江好奇,香江这边的普通百姓对内地的关注度同样不少。
  更别提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登上了商业电台【903专业推介】周榜。
  第一个上榜的内地歌手!
  二十岁的小鲜肉,年龄差七岁。
  内地歌手、无死角神颜、姐弟恋、玉女掌门人、新专辑主打歌创作人,各项buff叠加在一块,绯闻热度拉满。
  另一边,上路之后,丽萨给沈浪简单地科普了一下香江娱记和内地记者的区别。
  “沈浪,香江这边跟内地不太一样,以后遇到狗仔队,不用理会他们。”
  “越搭理,他们越来劲。”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无视他们。”
  “谢谢丽萨姐,我知道了。”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港台记者什么尿性,沈浪多少了解一点,什么卓威,在人家面前,那都算‘白莲花’。
  不过,被狗仔追逐的场面,还挺稀奇的。
  上辈子,沈浪虽然是全网上千万粉丝的大网红,但网红跟明星,区别还是蛮大的。
  那帮子娱记可不会随便跑去跟拍某某网红。
  第一次被狗仔追着问,沈浪没什么厌烦,只觉得有趣。
  接着,丽萨带着沈浪和卞祖单一起去了伊利莎伯体育场。
  花了半天时间踩点,中午又重新回到酒店,下午,卞祖单忙着重新调整演出方案。
  而沈浪则是跟着丽萨一起去了宝丽金。
  80-90年代,宝丽金绝对是港台地区最红的唱片公司,四天大王有三人签约过宝丽金。
  鼎盛时期的宝丽金,更是天王如云,天后如雨。
  许冠捷、关正杰、徐晓凤、邓莉君、张果荣、谭永麟、童安歌、张学有、刘得桦、陈慧闲、周蕙敏、王霏、beyond等等,都曾是宝丽金旗下的签约歌手。
  毫不夸张的说,香江宝丽金的历史,约等于半部港乐史。
  99年,环球唱片收购宝丽金。
  彼时,恰好是港乐全面衰落的前夕。
  抵达嘉利大厦,看到周围老旧的商业楼,沈浪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失望。
  跟现代化玻璃幕墙的中环大厦相比,眼前这栋灰白墙的写字楼,除了20层的高度之外,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
  斑驳的外墙,用高情商的表述是‘浓厚的历史气息’。
  低情商:破。
  走进写字楼内部,一股浓浓的90年代港片写字楼的味道,顿时扑面而来。
  满是岁月痕迹的大理石地面,网格状的吊顶天花板,微微泛黄的腻子墙面,老式横拉防盗门。
  唯一比较新的只有电梯。
  金黄色镜面的电梯门,亮的能当镜子用。
  作为租了五层的大客户,宝丽金有一部专门的特供电梯,踏入电梯间,一个穿着粉色职业装的电梯小姐,微微一礼。
  “扣你鸡哇。”
  “10楼,谢谢。”
  丽萨报完楼层,顺口解释道。
  “这是香江这边的特色,一栋大厦租金旺不旺,要看电梯少女的品质,越是年轻貌美,租金越旺。”
  沈浪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宝丽金总部坐落在这里,这栋大楼确实够旺,毕竟,那么多明星进出,想不旺都难。
  不过,96年的一场大火,却让这栋大楼付之一炬。
  那是二战后,香江最严重的大楼火灾之一,陈绍宝在自传里提到过那场大火。
  跟陈绍宝碰头之后,在他的带领下,沈浪走马观花的参观了一圈,期间,也认识了不少幕后人员。
  包括谭永麟、张学有、黎民等人的御用制作人。
  至于歧视的问题,沈浪压根没有碰到。
  抛开一部分杂碎独子,大部分香江人并没有明显的地域歧视,与其说他们歧视内地人。
  不如说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经济不如他们的地区。
  别说外地人,一個嫌贫爱富的社会,那些赚不到钱的本地人,同样会被人歧视。
  沈浪虽然是个‘穷哥们’,但他写的那些歌,足以征服他们。
  古典乐、摇滚乐、流行乐样样都能玩得转。
  歧视?
  要歧视,也轮不到他们歧视沈浪。
  当然。
  沈浪也不至于歧视人家。
  虽然港乐的辉煌,少不了立本乐坛的支持,玉置浩二、中岛美雪、五轮真弓等人,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大规模翻唱,也算情有可原。
  80年代,香江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娱乐业也随之进入黄金时代,当红歌手一年要发好几张专辑。
  仅凭香江本土的创作力,根本追不上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
  又要赚钱,创作能力又跟不上,咋办?
  拿来主义。
  挑选一批经过市场考验的海外歌曲,改编成国语歌、粤语歌,这是效率最高的办法。
  翻唱,其实不丢人。
  很多欧美大牌歌手也翻唱过,今年火遍全球的那首《IWillAlwaysLoveYou》,惠妮特并不是原唱,
  原曲是75年发行的歌。
  莎拉布莱曼那首《斯卡布罗集市》,西城男孩《yourasemeup》等等,都是翻唱。
  真正丢人的是‘翻唱逼死原创’,一个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翻唱歌曲,并且占据主流,那才丢人。
  90年代中期,香江的音乐人们也察觉到了这一点,由商台发起,本土音乐人跟进的‘原创运动’,逐渐走向台前。
  在那之后,香江的翻唱之风,大为消减。
  这边,香江减少了翻唱,那边,湾湾又给捡了起来。
  韩流汉化鼻祖徐怀玉、韩流先锋潘帅、翻唱天团信乐团,女团顶流S.H.E也是翻唱大户。
  此外,刘奶茶、林艺莲、范炜棋、王心琳、F4、小虎队、蔡艺林等人,都有热门的翻唱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