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我回来了!


小说: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7555/ 为您提供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在应天府丑态横生时,在开封府前往应天府的土路上,两辆牛车正在慢悠悠的走着。
  牛车共七人。
  正是夏之白一行人。
  夏之白穿着灰衫粗布,身上沾着不少的泥土,整个人显得灰扑扑的,同行的花雀儿、黑娃同样。
  相较去时。
  几个少年已大为不同。
  他们的身材依旧干瘦,眼里却已经有光了,目光不时会看向牛车的后方,仿佛哪里装着什么宝贝一样。
  对他们而言。
  这牛车拉的就是宝贝。
  而且是无与伦比、不可思议,足以震撼世间的宝贝。
  至少是他们见过的东西里面最不可思议的。
  牛车上的东西会很重。
  因而走的很慢。
  夏之白并不急,也没催过车夫,他算过时间,按照当前的进度,能够赶在殿试前,到达应天府。
  他也算是故意为之。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反之亦然,如今的洪武帝以及朱标,恐都认定自己已经逃了。
  他其实料到了。
  朱元璋不信任士人,在他眼里,读书人都是一群嘴上说着道德仁义,君臣大义,暗地男盗女娼,蛇鼠两端,只会窝里斗的无耻之徒。
  根本不知道信任。
  他也不愿意去信任,对于士人,朱元璋始终抱着戒备跟提防的心思,这种观念已是根深蒂固。
  想改变很难很难。
  夏之白同样清楚这点,正所谓响鼓用重锤,重病用猛药,想扭转朱元璋旧有的迂腐观念,必须给到他足够大的冲击跟震撼。
  让他知道自己错了。
  天下的士人,并不只有头皮痒水太凉这般,还有很多以造福一方,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坚定践行者。
  这些士人值得被尊重。
  他在离开应天府后,已听到了一些消息,也知道这次科举可谓是丑态百出,而这一切都是朱元璋故意的。
  就是为打压羞辱士人。
  让他们在帝王面前抬不起头,继而一步步的驯化、奴化,让天下自此只剩下朱家帝王的声音。
  而他当初跟黄子澄等人的冲突,眼下已被彻底利用,成为了压倒黄子澄等士人尊严的稻草,让他们羞愧到无地自容,颜面尽失。
  这是朱元璋想见到的。
  只不过,朱元璋或许没有料到,某种程度而言,应天府的乱象,也是夏之白想见到的。
  现在的朱元璋越得意自豪,而他到时出现在朱元璋面前,给朱元璋造成的冲击就越大,对朱元璋的触动也会越大。
  祸兮福兮,福兮祸兮!
  夏之白嘴里叼着一根野草,三月的草青嫩,带着丝丝的甘甜,水分也很足,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他看向驱车的车夫,好奇问道:“老丈,你觉得当今陛下如何?”
  原本全神贯注驱车的车夫,没有想到夏之白突然有这么一问,也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道:“俺不懂这些,但俺听说过皇帝的一些事。”
  “劳苦命,也是个好皇帝。”
  “当今的皇帝贫农出身,当上皇帝后也知道体恤百姓,要不是皇帝,俺只怕还不知哪里讨生活呢。”
  “皇帝好。”
  夏之白点点头。
  底层大多数百姓对朱元璋都是认可的。
  开局一个碗,到最后坐拥天下,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扫中原几百年的颓废之势,胡虏南下,肆意凌辱汉民的时代也彻底结束。
  这般功绩实打实的再造华夏。
  正是有了朱元璋的出现,久经战乱的中原大地,终于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百姓流离失所、背井逃难的悲惨日子,也终于告一段落。
  这让百姓如何不夸赞?
  而且朱元璋虽贵为皇帝,还保持着一定的农人务实作风,事事亲力亲为,宵衣旰食,励精图治。
  一扫天下之阴霾。
  夏之白又道:“那丈人你这些年生活有提高吗?”
  丈人苦笑道:“是有好点,但不多,年年都有加赋,但能怎么样?总比以前兵荒马乱要强。”
  “唉,活着就行。”
  夏之白感慨道:“新朝初立,天下百废待兴,洪武帝身居高位,还能保持一定的农人务实本分,的确是很难能可贵。”
  “也的确让百姓受益。”
  “只是百姓受益到的,随着时间在一点点减少,大明立国十几年了,该到万象更新的时候了,但大明各方面却是陷入到了停滞。”
  “若是洪武皇帝能改一下态度,不再想着以高压姿态控制天下,或许百姓的生活能好上不少。”
  老丈摇摇头。
  他没有继续接话。
  他对皇帝了解不多,也没有心思去关心那些,在这世道,能养家糊口就很不错了,其他的与他无关。
  再说了,治理天下是皇帝的事,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就不错了。
  要少交了赋税,那可是重罪。
  夏之白收回目光,端正的坐着,平视着前方,眼神变得越来越坚毅,他必须得让朱元璋输一次。
  大明才立国十几年,不该这么快陷入到停滞跟压力,百姓当是有希望跟未来的,而非是麻木。
  唯有输了。
  朱元璋才会认识到问题。
  也才会去重新审视,他对天下的判断跟治理,才有可能改变当前的天下秩序。
  朱元璋过去赢太多了。
  赢到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赢得听不见旁人的意见跟建议。
  因为他总是能选对。
  总是能赢。
  在这种心态下,他渐渐滋生出了傲慢跟自负,认为自己绝对正确,而其他声音都是忤逆。
  都是大逆不道。
  极度自负的朱元璋,不会承认自己有做错,他只会变本加厉的去验证自己的正确,然后一意孤行。
  他不会错。
  错的只能是其他人。
  若是有人敢说他错了,他只会用他的方式,去告诉世人,他没错,错的是这些人。
  他们在欺君。
  他们在挑衅帝王的权威。
  而这一次。
  夏之白望着应天府的方向,他要明明白白的告诉朱元璋,他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他不仅想错了自己,还错判了天下形势,更错估了天下走向。
  大明之变,从认错开始。
  夏之白抬头望着天空,嘴角掠起一抹冷笑:“朱元璋,我夏之白这次只怕让你进一步失望了。”
  “因为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