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敬告青年!(求收藏)


小说: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7555/ 为您提供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洪武十八年,二月十五。
  科举会试第三场。
  文墀宫。
  一队接着一队的禁军,身披铁甲,手持刀兵,威严的护卫在文墀宫周围。
  今年是大明的科举年。
  洪武五年科举后,朱元璋感所取举人进士少实才,宣布停罢科举,科举已停达十年之久。
  洪武十五年才再度宣布恢复科举考试,经过两年半的童试、院试、乡试,终于步入到科举的大试阶段。
  参加这次会试的举人数量达万人。
  随着一道震耳的锣声响起,宫外的举人鱼贯而入,进入到这座有些相对狭窄的考场,在经过严密的搜查之后,夏之白去到了自己的座位。
  坐在座位上。
  夏之白此刻两眼澄澈。
  文墀宫内此刻有着不少的杂音,只是夏之白都仿佛听不见。
  他在嘴里轻声低语着,坚定着自己的决心。
  “敬告青年。”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随着这一句句的低语,夏之白的眼神越发坚定,眼中带着的斗志跟斗争之心也越来越浓。
  他想当官。
  这是毋庸置疑的。
  前世,从就读大学开始,他就积极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穿越到大明,也一直在积极为科举准备。
  不然也不会以弱冠之龄,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连续考过童试、院试、乡试,坐到今日的会试大殿。
  虽然是占了身处北方文学凋敝的便利,但也的确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穿越到大明这么久,积极备考这么多年,他为的从不是所谓的进士及第,而是有着更大的雄心。
  他要为万民立命。
  为华夏争万世之太平昌盛。
  这很难。
  但千万人吾往矣!
  这也正是他们作为穿越者,该去做去实现的伟大事业。
  他过去蒙受先辈的蒙阴,得以挺直脊梁,堂堂正正做人,这是当时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厮杀才换来的。
  得来不易。
  他自不会因一朝穿越而自折,而去自甘堕落,更不会自甘沦为旧时代的爪牙,成为旧社会为恶的帮凶。
  他做不出这样的事。
  他同样清楚。
  只要将最后一场的‘策问’四平八稳的回答完,他就能在这次科举中进士及第,成为大明官员。
  自洪武十七年颁布《科举成式》后,华夏的科举制就已经正式进入到了八股文时代。
  他已在会试的前两次考试中,完成了三篇《四书》,四篇《五经》,以及一篇‘诏诰表’形式的文章。
  按照他的记忆,天下科举从今年开始,对最后一场的‘策问’,已经不重视了。
  重视的都是第一场的八股文。
  ‘策问’答得好与坏,只起锦上添花的作用,他只要做到文意通畅,不犯错,进士及第就基本可以称得上是板上钉钉了。
  他的确很想为官,只是大明的这个官,并不是他想当的官,而且这也不是当官,而是成为朱家的家奴。
  他的脊梁是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斗,用无尽的血肉才得以撑起的,不能为了区区权势而折弯。
  得了名利,失了身心。
  就算有造福天下之心,也注定会为旧时代浊流侵袭,成为这浊流下合污的一员。
  断脊固然能实现一步登天,飞黄腾达,高官厚禄,名利双收,却已然成了封建之犬,一辈子都难抬起头。
  他跟宋濂不同。
  历史上的宋濂屈服了,当宋濂那一篇《送陈庭学序中》写出来时,宋濂的命运就已注定了。
  既已颂圣,‘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内,合为一家’,哪还有固守本心的可能?
  朱元璋要的是宋濂这个文臣之首成为他的家奴,要的是宋濂成为他朱元璋手中的刀兵。
  而他有信仰。
  他不愿下跪,也不愿为奴。
  他挺立在当世的脊骨,背负着太多希望,上面留存着有革命先烈的血与火,也有未来后世的殷殷期盼。
  他停笔,抬起头,望向高墙。
  肃穆的高墙上,透过高窗,透进了红色的阳光,这一抹红,在这沉闷的考场,显得格外的鲜艳。
  他从不否认。
  明朝是一个很伟大的朝代。
  重塑山河,再造华夏。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明太祖朱元璋于紫禁之巅,立国大明,建元洪武,更是值得历史大书特书。
  一个淮右布衣,持三尺之剑,建不世之功,弥合南北,此等功绩,值得天下长久铭记。
  但也不可否认,明朝制度畸形,经济文化压抑,重农抑商,对华夏的未来伤害很大。
  明得国之正,正就正在朱元璋是布衣出身,而明坏也恰恰就坏在了这个布衣上。
  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依旧还是布衣的思想,只想百官为其朱家之长工,只想万民为其朱家之奴隶。
  夏之白同样布衣出身。
  只不过是一個来自后世的布衣。
  同为布衣,他并不想活在当下,成为皇权制下的奴隶,也不想跪下,乞尾摇怜,成为旧时代的为恶帮凶。
  他要挺直脊梁,要对得起革命先烈的付出跟厚望,成为这旧时代的一抹光,成为新时代的领航人。
  他想让当代人也站起来。
  穿越一世,当有穿越者该有的傲气,更要有后世该有的风骨,岂能趋炎附势,为一时得利,自甘堕落?
  穿越伊始。
  他就明确的告诉自己。
  这一世,宁为乞丐,不为家奴!
  而他参加科举,只为一件事,便是爆改大明,若是失败,便成为这浑浊时代的一盏灯,不坠穿越者之志。
  泱泱华夏,万古江河。
  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他回过神,望着身前的宣纸,眼中闪过一抹豪情跟雄心斗志。
  夏之白提笔,开始落笔,回答的不是宣纸上的策问,而是自己另开的一个新话题。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自宋伊始,得失国便日渐趋于一致。”
  “宋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元马上取天下,也马上失天下。”
  “有明一朝,源于农民起义,也必会亡于农民起义。”
  “因为明不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