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进京面圣


小说: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7546/ 为您提供我的父亲太努力了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邓千秋适时地露出惊愕之色道:“啊……千户何出此言?”
  胡建忍着周身的痛,上下打量着邓千秋:“小子,你别装蒜了,以后不可再在殿下们面前称赞本千户,这一点,能做到吗?”
  邓千秋看着着胡建狼狈的样子,心里呼了一口气。
  他所求的,就是这个结果!
  于是道:“能。”
  胡建好像如释重负一样,这才道:“很好,以后你在卫里,本千户也保证,绝不会有人为难你。”
  邓千秋倒也知趣,拱手道:“多谢千户。”
  胡建依旧深深地看着一眼邓千秋。
  他是愤怒的,甚至怒不可遏。
  不过傻子都知道,自己已贵为了千户,却实在没有必要和一个少年总旗官去死磕。
  娘呀,太吓人了,要是这臭小子在晋王殿下面前夸他一次,他就得挨一顿毒打,这便是铁打的身子骨也要报销!
  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赶紧摊牌,以后大路朝天,大家各走一边。
  他此时甚至生出了一种错觉,从这个呆滞的少年身上,他看到了某种不太好招惹的东西。
  “嗯,就这样吧。”
  “千户,卑下可以告退吗?”
  胡建深吸一口气,从缺了一颗门牙的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滚!”
  邓千秋:“……”
  胡千户好像不是很有礼貌啊!
  好吧,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邓千秋反正不愿攀附胡建,甚至在努力避免和胡家产生什么牵连。
  当然,他也不愿意胡建时刻惦记着他,总想找他出气。
  现在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可这样一想,邓千秋却又忍不住想,胡千户看上去确实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啊,换做其他厉害的角色,是绝不会这样轻易妥协的,看来他能成为千户,无非是因为有一個朝中重臣的族亲胡惟庸而已。
  “哼,有亲戚当大官又有什么了不起!”邓千秋心里道:“我爹不是也已经在努力了吗?”
  莫欺我爹穷!
  …………
  哒哒哒哒……
  骏马驮载着马车过了南京城金川桥,随即便穿梭进了金川门的门洞。
  金川门的守备见状,不敢阻拦,慌忙在道旁拜倒。
  这马车张挂着皇族的标记。
  马车一路沿着金川门的道路,直通南京紫禁城,至紫禁城外这马车才缓缓停下,晋王朱棡在宦官的搀扶之下,徐徐下车。
  “本王又回来了!”朱棡朝着宫门幽邃的门洞,咧嘴,忍不住发出了呼喊。
  当初凄凉地被父皇赶去凤阳,如今终于蒙受父皇的深情召唤,又回到了自己的家。朱棡觉得人生的起伏,实在不过如此。
  “父皇,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儿臣的厉害。”
  “邓千秋,等着跟本王吃香喝辣吧!”
  “哈哈哈哈哈……”朱棡狂笑。
  这魔性的笑声,直吓得这宫门门洞内的禁卫以及宦官噤若寒蝉,许多人不免关心这位晋王殿下的心理状态。
  接着,朱棡背着手,犹如得胜凯旋的公鸡般,大摇大摆地进宫。
  “父皇在何处?本王要见父皇!本王有一大贤,要荐给父皇,今日本王,不,本伯乐要让父皇知晓我大明最大的弊病在何处。”
  两个宦官在后头亦步亦趋,将头垂得低低得,直吓得大气不敢出。
  此时,奉天殿内,刚刚结束了朝会的朱元璋,脸上略带疲惫。
  他又将汤和留下,此时站起来,活动着自己的手腕,虎目却重新落在了御案上。
  这御案上,是一方新上来的砚台,只是砚台上,却刻着一句朱元璋再熟悉不过的话:“艰难时代造就坚韧不拔的勇者,勇者开太平盛世;而太平盛世使人好逸恶劳,好逸恶劳的弱者又使天下重返艰难时代!”
  这一句话很通俗,却仿佛映射了朱元璋的内心,正因为如此,所以朱元璋命工匠将这句话刻在自己常用的砚台上,以备时时提醒自己。
  他目光所及之后,下意识地道:“好逸恶劳,好逸恶劳……”
  “陛下……”汤和低垂着眉,道:“陛下又在念叨此事了?”
  朱元璋叹一口气道:“现在细细思来,这历朝兴废,何尝不就是如此呢?朕又如何不担忧?”
  汤和道:“我大明有陛下这样的圣君,必开千年不朽国祚,万世永昌。”
  朱元璋失笑道:“得了吧,朕与卿家私下里何必说这些无用的话。”
  不过显然朱元璋心绪好了不少。
  此时有宦官碎步进来,拜倒在地:“陛下,晋王殿下回京,已至宫门。”
  “这个臭小子。”朱元璋眉一挑:“召来吧。”
  汤和也露出了喜色,显然,这位他看着长大的晋王殿下,他也已有许久不见了,心里倒是有几分小期待的。
  过不多时,便见穿着朝服的晋王朱棡入殿,朱棡神色很好,中气十足地道:“儿臣见过父皇。”
  “你这小子,倒是清瘦了一些,嗯……看上去,有了一些长进。”
  朱元璋面带期许之色,上一次的回答,实在让朱元璋太过深刻,眼看着自己神采奕奕的第三子,一种舐犊之情,还是不由得占据了内心,以至于连语气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朱棡听到父皇的夸奖,忍不住腰杆挺直许多,只恨不得双手叉腰,口里道:“何止是长进了些许,不瞒父皇,儿臣的进步,可谓是一日千里,不是儿臣吹嘘,便是乐毅、孔明转世,他们也要甘拜下风。儿臣的学识,已经非寻常凡夫俗子可比了。”
  “咳咳……咳咳……”汤和感觉自己的口水差点没将自己呛死。
  朱元璋:“……”
  龙生九子,虽说各有不同,不过……朱元璋看到沾沾自喜的朱棡,突然生出一种这家伙到底是谁的种的疑问。
  朱元璋拉下了脸来:“够了,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朱棡的脸皮堪比紫禁城的城墙,非但没有因为朱元璋的打压而收敛,反而放肆地道:“父皇现在一定在想,儿臣怎么这样不谦虚呢?父皇啊,不是儿臣想要含蓄,实在是一颗明珠,即便蒙尘,也没有人可以掩盖它的光芒。”
  见朱元璋的眉梢在抖动,似有发作的迹象。
  朱棡却更加信心十足:“儿臣此次进京,既是蒙父皇垂爱,让儿臣回来与父母团聚。可儿臣如此归心似箭,却也是因为,实在有忠言向父皇相告!此事涉及到的乃是我大明江山社稷,实在非同小可,儿臣既为人臣,又为人子,既然已揣测到了天机,又岂敢不言?”
  他说着,眼睛一眨一眨地看向朱元璋,仿佛在说:“快问我啊!快问我啊!”
  汤和抓着自己的胡须,既是怪异,又是亲切地看着朱棡。
  马皇后所生的这几个儿子之中,其实他最喜爱的就是朱棡,他很欣赏朱棡这种总能变着花样在他爹面前作死的性子。
  人有这样的天性,未尝不是一件痛快的事。
  朱元璋压抑着怒火,虎目微微眯得狭长,似在审视着朱棡:“说来朕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