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算盘叮叮当的响


小说:大唐,以德服人   作者:玉剑仙泰隆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7345/ 为您提供大唐,以德服人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窦诞第一次觉得原来人也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有事就喊姑丈,无事就喊宗正。
  “殿下,不是我不想帮忙,我已经无能为力。
  我现在只是宗正寺,虽说掌管着天下道士属籍,可佛教一直属于鸿胪寺管辖之中。
  加之陛下也信佛,有他在,我们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功。”
  “佛门内部相争跟阿耶有何关系?”
  “何意?”
  李承乾轻声解释:“有个僧人在贞观三年前往天竺求取佛经,如今已经在回长安的路上。
  其身上带有诸法皆空的《大般若经》等等经文。”
  窦诞眼神一凝,他现在可以确定,李承乾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了具体计划。
  若真如此,他不介意在有限的权力中帮帮他:
  “殿下有多少把握?”
  “成事在天嘛!”
  李承乾一脸轻松:“反正又不是只有一次机会,只要佛门下场,他们早晚都会失败,有的是坑等他们跳。”
  窦诞低头沉思,若是储君之争,他定然不会参与进来,反正谁当太子都得对他这个姑丈保持尊敬。
  如今是对佛门下手,窦诞还是想帮忙,不为别的,只为报李渊的知遇之恩。
  片刻后,窦诞沉声开口:“殿下想让我做什么?”
  “哈哈哈!”
  李承乾脸上惊喜之色毫不掩饰:
  “有姑丈帮忙必然事半功倍,青雀修书一事姑丈也有所耳闻,我想请你帮个忙。
  召集各道观观主进入长安,就说要搜访天下道经,汇成《道藏》编入《武德大典》中。”
  “魏王不是已经在筛选大才吗?如此多此一举,必然被人怀疑。”
  李承乾摆了摆手:“放心!青雀身边都是儒家子弟,姑丈为报阿翁恩情,支持修撰《武德大典》也是人之常情。”
  窦诞微微一愣,随后轻笑出声:
  “这么看来,真如传闻所言,魏王殿下一直在拖延修书时间。”
  “是啊!真是不孝!姑丈得好好教训一下他,你要是不敢,就去请襄阳姑姑出马,看看青雀敢不敢再拖延。”
  “好!此事我应下了!”
  李承乾缓缓站起身,郑重的向窦诞行礼:
  “事关大唐,拜托姑丈了,承乾在此谢过姑丈。”
  “此事本就有我一份,如今只是继续完成原来的职责,殿下该谢谢高祖皇帝。”
  “自然!”
  有了窦诞帮忙,李承乾可以暂时放下道教这边的事,他可以利用监国身份,给自己增加一些底牌。
  解决完此事,李承乾眉眼带笑的前往两仪殿批阅奏抄,此时殿内长孙无忌等人早已到齐。
  “大哥,你怎么日上三竿才来?”
  “怎么?羡慕了?”
  李承乾毫不客气的回怼:“收起你的小心思,老老实实处理国事比什么都重要。”
  “我什么都没说,你这么冲干嘛?”
  “嗯?”
  李承乾眼神微眯:“小青雀,今日大哥可是带了德书,别逼大哥以德服人。”
  “你、你、你!算了!我不跟你计较。”
  “切!没意思!”
  回到自己位置上,李承乾随手拿起一份奏抄,刚看一眼便出声询问:
  “安州州学博士年老卸任,吴王想请朝廷安排一明经大儒前往教导。
  房公,舅舅,你们觉得让谁去比较好?”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这是得问魏王,文学馆大才众多,随意一人都行。”
  李承乾缓缓摇头:“不能随意安排,此地靠近长江,也算是鱼米之乡,庶民生活也比其他地方富足。
  仓廪实而知礼节,此地庶民也比其他地方懂礼,随意安排一人或许不会教化之事放在心上。
  州学既是为朝廷挑选大才,也是为了教化庶民,让他们知道忠君为国之道。”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太子殿下说的是,确实不能随便安排。
  不若让交州刺史杜正伦前去?此人才学渊博,为人正直无私,定能教化安州庶民。”
  房玄龄目光在两人之中流转,杜正伦原先便是东宫的人,因为把李世民的态度告诉李承乾,这才被李世民贬到交州。
  长孙无忌原先也算东宫的人,这两人的交情并不低。
  ‘也不知道魏王有没有发觉!’
  李泰根本没有发觉,吴王李恪而已,他根本没放在心上,杜正伦也是,一个已经失去李世民信任的人,能有什么用?
  李泰没有反应这可急坏的长孙无忌和李承乾,两人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不得已,李承乾决定再出声提醒:
  “不可!杜正伦有治民之才却无教化之才,而且其远离朝堂已久,不知露布改制。
  露布能制止流言,自然也能教化万民,我准备在安州校验一下用露布教化的可行性。”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眼中闪过忌惮之色,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计划,用露布权力把苏勖送出长安。
  现在李承乾仿佛看穿了他的计划,这怎么能不让他忌惮。
  ‘难怪要告诉我露布改制,原来在这等着我。’
  比起长孙无忌的忌惮,李泰眼中则爆射出精光,心中升起一股贪婪:
  “大哥,此事重大,该先问问阿耶。”
  “不用!此事阿耶早就下诏,不信你可以问问房公和舅舅。”
  “确有此事,只是还未定下校验之地,安州此地可行,毕竟吴王在安州。”
  这句话李泰听懂了,李恪毕竟是皇子,有他在可以使露布权一直控制在李家手中,不会被士族门阀染指。
  通过渤海王一事,他早已看清露布的威力,有露布在,他便可以引导民心。
  ‘原来这就是大哥要的东西,话语权!难怪阿耶会一直提醒我小心,大哥真是阴险。
  以前让太子妃接触杨妃,就是为了现在吧!想来李恪已经被大哥收买了。
  不能让他得逞,必须得阻止他,不然很有可能会使他东山再起。’
  想到此,李泰一脸严肃:“大哥,我觉得还是在朝会上和众臣商量才行。
  阿耶亲封的十八学士個个才学渊博,没有人比他们更合适。
  与其找治民之才去教化,还不如从十八学士中选择一个。”
  “你想的到挺美!”
  李承乾出言讥讽:“十八学士死的死、老的老、要么身居高位,能去安州的只剩下两个,一个苏姑丈,一个许敬宗。
  许敬宗还在修史,目前正是收尾阶段,他也不能去。
  伱这算盘打的真响,我在交趾都能听到,告诉你别白日做梦。
  阿耶已经让台州刺史进长安,我会荐举他去教化安州庶民,我倒要看看,苏姑丈敢不敢和他亲大哥争。”
  “你……你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