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出版商


小说:一开始,我只想当个好编剧   作者:南江雨春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6375/ 为您提供一开始,我只想当个好编剧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首先找到欣赏你的人和平台。天涯社区当然很支持你,但不够。我们首先要想办法增加这本书的权威性,研究汉史最权威的专家是河南大学的教授王立群,也很有名,我们可以请他写序,对症下药自然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们找推广平台,天涯、鑫浪、嗖狐、网易都做沟通,我会告诉他们《汉朝那些事儿》的价值在哪里,分析为什么它会火,它会带来什么——不光是访问量,还有这么多关注历史的人……”
  “当《汉朝那些事儿》在网络上成为巨大的热点后,这个时候再往平面媒体上推荐,平面媒体就容易接受了,报道多了,自然会更火。”
  沈浩波说的很真诚。
  沈梦林叶相信他的真诚。
  因为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就是这么火的。
  有了沈浩波的策划宣传,《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仅第一部的平均销量,当年每个月达到了惊人的7.5万册
  沈梦林笑了笑:“我发现你挺注重宣传啊。”
  “作品再好,人家不知道也没有用。现在大家的注意力这么分散,好东西多了,为什么偏偏追你这本?”沈浩波说,“现在是内容和营销并重的时代,有价值的书,大家才愿意主动来帮你传播,而不是我给你一千块钱,你就帮我说好话。”
  沈梦林点点头,喝了一口咖啡。
  沈浩波继续道:“历史科普小说出版相对比较好卖,因为在咱们天然有庞大的读者群,做好了宣传就有了销量…你把《汉朝那些事儿》给我,我保证能卖到50万册以上!”
  “另外,我会给你12%的版税!”
  这么高?
  沈梦林有些吃惊。
  一般作家的版税是8%左右,只有那些火出圈并有强大变现能力的作家,比方说韩憨、郭景明可以拿到12%…
  版税就是稿酬,计算方式其实挺简单的,这么说吧,一本书,定价20元,12%就是2块4,如果一本书的印数是10万,那他就可以拿到24万的版税…
  现行的图书、小说定价差不多都是15~25块一本,如果销量破50万,意味着沈梦林可以从《汉朝那些事儿》收获超过百万稿酬!
  不过,沈梦林也不可能当场答应:“我先考虑一下。”
  看沈梦林不为所动,沈浩波只得加大力度:“我可以先支付给你30万定金!”
  “三……十万……”沈梦林脸色微微一变。
  这可是三十万啊!
  这年头沈梦林那些在城里上班的亲戚,一个月三千块已经很好了。
  他直接给了一百倍,
  有了这些钱,家里的生活直接可以放上一个台阶。
  当然,这点钱应该用来投资而不是消费。
  中国船舶现在股价多少,不到5元,等2007年能涨到多少?300元。
  60倍啊。
  到时候直接是千万富翁。
  然后再做买房狂人,等到2018年后,就算在这个圈子里混不出名堂来,至少也是亿万富翁。
  而且,这还只是《汉朝那些事儿》第一册的定金。
  于是沈梦林答应了。
  双方签订合同,沈梦林将《汉朝那些事儿》第一册出版权交给了沈浩波,宣传、炒作之类的手段,友沈浩波一手包办。
  拿着这笔钱,沈梦林立刻窜回宿舍。
  “哥几個都在,太好了,一起去搓一顿,我请客。”
  身为镀金二代,刚刚考试完确实不着急回家。
  怎么也得歇一两天再走。
  刘海龙看了他一眼:“《汉朝那些事儿》的版权,谈下来了?”
  “对,版税12%,先给了定金。”沈梦林道:“以前光跟着你们蹭饭局,今天我也回请一下,什么大饭店你们只管提。”
  张建笑了:“蹭饭局就是去混个脸熟,又不用我们花钱,伱也用不着什么大饭店,大冷天去吃火锅吧,丰满楼涮肉馆吧,又好吃又便宜。”
  “对对对,老大会选地方,就去哪儿。”王伟点头同意。
  刘海龙自然没有意见。
  于是四人离开宿舍往校门外走,兄弟三人打听了沈梦林拿到的定金,顿时咂舌不已,同时感慨万千。
  王伟道:‘这个学期我们接了五个剧本吧?也不过一人赚了不到一万,你倒好,光定金就是我们的三十倍。’
  “就是啊!”
  “早知道你这本事,当初考文学系、历史系不好吗?来我们中戏干嘛?”李海龙不解。
  废话,当然是因为来到中戏以后,我才有的这个本事啊。
  沈梦林笑着说道:“我读的是我们县的二中,算是乡镇高中,我们班主任说过,能去大城市读书,就一定要去大城市,只有这样你才能改变自己,改变家族命运,清华北大我又考不上,想着自己还有点文笔,就来这里了。老实说,我和你们一样,也有一个编剧梦。但是我的野心有点大,我想以编剧的身份掌握剧组的话语权。”
  “编剧掌握话语权,咱国内有吗?”
  “没有。”
  “国外也没听过。”
  “听你编剧的,那还要导演、制片人干嘛?”
  几个人讨论了一下,然后一起摇头:“基本不太可能!”
  沈梦林其实早就想好了怎么回答:“对啊。编剧没有话语权,但你们成为大编剧之后说话有人听,可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从农村出来的,几代人都和影视不沾边……所以,我想早点出头,让人早点认识我,能听我的意见,我就得付出百分之三百的努力,只有这样,我才有机会在30岁之前,有属于自己的一部作品。”
  哥几个默然。
  确实,老四沈梦林确实和他们不一样。
  他们仨不管谁出马,都能轻松从学长、师兄那里得到写剧本的机会,以及在圈内长辈组织的饭局那里发表一两句见解,让人记住自己。
  凭的就是背景。
  沈梦林只能跟在他们后面写剧本,蹭饭也不能说话。
  所以认识这一点后,沈梦林才这么用功听课学习,天天泡图书馆。
  哥几个有机会和表演系的姑娘们一起……了,沈梦林还在泡图书馆。
  难怪人家的作品被出版商盯上了,这都是血汗啊。
  张建道:“说起来,你帮我们写的那几个剧本章节,其实质量挺高的。”
  王伟点头:“确实,文笔好,擅长编写人物心理…”
  “更重要的是义务帮忙,不要钱。”刘海龙哈哈笑着插话。
  “我只是帮忙,而且你们也帮了我不少。”沈梦林道。
  确实,他一个农村人来到京城,能安安稳稳的上这半年,哥仨也没少帮忙。
  “都是兄弟,说这些不是见外嘛,哎,火锅店到了。”
  四人进去,找到位置坐下,王伟又问道:“你既然写书出名了,以后还想当编剧?”
  “当然。”沈梦林点头道:“我是这么考虑的,写书出版,我这个作者就会出名,再写一两部适合改编成影视剧的小说,出版之后,被那些影视公司盯上的可能性就大了。到时候我直接就是编剧,说话的时候那些导演什么的,多少能听进去一点。”
  “你现在就想有自己的原创项目了?”
  “这个其实我不急,毕竟才大一……”
  其实急也没用,原创项目想要做出来,得有钱有人。
  反正区区三十万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