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无需自证


小说:从南宋开始重建修真界   作者:陆追潮   类别:修真文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6370/ 为您提供从南宋开始重建修真界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剑气纵横,如狂风骤起,众僧衣袂飘飘,纷纷抬手以挡其势。
  待那灵光渐渐消散,一名红衣少年卓然立于禅院之中,剑眉星目,英挺非凡。
  只见他负手握剑,目光迅速扫过众僧,最后停在身着黄袈裟的智明方丈身上。
  “半个多时辰前,有五名恶修血洗我凡锐营,杀害将士三十余人。闻其遁入贵寺圣地,敢问方丈,此事是否属实?”
  众僧闻听少年清冷之声,霎时间只觉寒气逼人,面上浮现惧意。
  个别心性不坚的僧人,更是双腿发软,难以自持。
  非是这些僧人胆小怯懦,实乃王璟山于钱塘县御剑显圣的赫赫威名,早已如狂风般席卷临安,令人闻名丧胆。
  更何况,退一万步讲,即便眼前这位红衣少年,并非那位名动天下的剑仙,仅仅是位普通的修士,他此刻所散发出的怒火与杀意,也绝非净土寺这些凡俗僧侣所能承受的。
  反观那一直担惊受怕、如坠冰窟的智远和尚,在见到这劫难终于来临时,却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
  他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毫无畏惧之色地站了出来:
  “贫僧智远,愧为本寺监院。今日发生之事,皆因贫僧失职、监察不力所致,与他人并无干系。”
  王璟山一眼便看出,智远身上并无半点修为波动。
  他沉声问道:
  “法师所言失职、监察不力,可是指法师的弟子们犯下了今日这血腥罪行?”
  智远正欲开口回答,却被一名执事僧的惊恐声音打断:
  “是、是定字辈的五位师弟!定海带着他们去溪边清洗凶器了!”
  这和尚颤声说着,额头上冷汗直流,显然已被吓得魂不附体。
  “慈净,休得胡言!”
  智明方丈厉声喝止了执事僧的慌乱言语,稳步上前,面对王璟山双手合十,深深地行了一礼:
  “剑仙阁下,老衲承认,此事确是我寺弟子所犯下的罪行。老衲身为方丈,愿与智远师兄一齐承担所有罪责。”
  智明方丈的声音坚定而沉痛,
  “但我佛慈悲,讲究因果报应。今日剑仙身边人所遭受的恶果,实则是往昔所种下的因。老衲恳请剑仙明察秋毫,切勿将怒火波及我净土寺无辜的僧众。”
  王璟山似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
  “方丈此言,莫非是在指责我害了那些将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倘若阁下平日行善积德,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罪孽,又怎会有今日的苦痛呢?”
  “何其荒谬。”
  王璟山摇了摇头:
  “我行事光明磊落,从未——罢了,我又何必与你陷入这无意义的争辩?”
  身为胎息巅峰的高修,王璟山没有当场发作,已经算是道德涵养极高,给足了这群僧人面子。
  若是换了其他修士,想要报仇,哪还会跟这些凡人废话?早就直接动手了。
  他正要放下手中的木剑,凌空而起,借助明亮的月光寻找溪涧的方位。
  就在这时,智明方丈的声音再次响起:
  “光明磊落?那请问阁下为何还要驱使孔家,侵吞我寺的田亩?”
  一听到“孔家”二字,王璟山的身躯陡然紧绷,猛地转过头问:
  “你说什么?”
  智明方丈却在这一刻选择了沉默,他轻闭双眼,将对话的主导权交给了更了解内情的智远。
  智远长叹一气,缓缓开口,吐露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依仗着权势和地位,孔家近年来不断蚕食我寺的田产。
  “然而,他们念及先辈的福荫,仍给我们留有一线生机,并未赶尽杀绝。
  “但是,剑仙阁下想要在江南立足,建立自己的仙族势力,威逼孔家交出越州的土地。
  “孔家试图保留他们在越州的一部分产业,阁下却坚持要他们用临安的宝地来交换。”
  “就在今日午时,孔家的族修将这个消息传到了我寺。定字辈的弟子们听闻此事后,个个义愤填膺,气血翻涌。
  “他们无法忍受这样的不公,于是才会临时起意,前去寻找阁下讨要公道。”
  智远讲到这里,智明方丈才重新睁眼,接过他的话道:
  “阁下,您看看,这难道不就是您所种下的恶因,最终结出的恶果吗?”
  智明方丈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击打在王璟山的心头。
  一时间,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想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对着所有人说清楚——
  当年他们家族如何被孔家陷害,如何被圈占抢夺了全部产业,又如何因这桩冤假错案被流放到江北,受尽了凌辱与凄苦……
  然而,当他抬头望见被乌云遮蔽一角的弦月时,心中的波澜渐渐平息下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暗自思忖道:
  ‘孔家显然并不甘心交还越州的产业,所以才会假借我的名义,重施当年的圈地跑马之计……恐怕这两日,不止有净土寺一家受到威胁。既是在填补交还产业后的亏空,也是为了败坏我在民间的声誉,打压我崛起的势头。’
  此刻,王璟山忽然面对众僧,默念起文天祥于病榻上,给他讲过的诗经: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他的心不是一块石头,不能任人随便转移;
  他的心不是一张席子,不能任人随意卷起。
  总而言之——
  “无需自证清白。”
  王璟山淡淡地吐出这句话,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回荡在夜空之中。
  接着,他身形一动,已然御剑而起,直冲云霄。
  在明目诀与月光的共同加持下,少年穿透夜色,很快便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一条隐约可见的银色绸带——
  正是反射月光的溪流。
  不过几息时间,他已然降落在溪边滩涂之上,与正赤脚站在水中的五个年轻和尚视线相撞。
  那五个和尚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愕之色。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道略显粗糙的嗓音划破宁静:
  “御剑飞行,他就是王璟山!”
  话音未落,几人慌忙地弯腰摸索,捡起浸泡在溪水中的禅棍,紧张地围上了岸边。
  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耳朵硕大、身高近六尺的赤膊和尚。
  他眼中虽有一丝惊惧,但仍大喊道:
  “兄弟们,别怕!胎息修士的实力都差不多,我们师兄弟五人联手,就算是那潘招娣来了也讨不了好去!”
  “定海师兄天资卓越,仅仅修行五年就已达到胎息五层境界……我们四个都听师兄的,今日定要让他王璟山有来无回!”
  “对!替我净土寺接着讨回公道!”
  王璟山默默看他们摆弄完架势,才淡淡地问了三句话:
  “船是你五个烧的吗?”
  “人是你们五个杀的吗?”
  “有无幕后主使?”
  在五个和尚的怒骂与咆哮声中,王璟山得到了他们的回答。
  他微微点头,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然:
  “足够了……”
  他紧握手中的木剑,缓缓向前踏出一步。
  “我王璟山虽为剑修,但从不滥杀。今日,你们若无恶行,我自然不会取你们性命。”
  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如风驰电掣般,穿越了五个和尚的围攻,稳稳地站在了他们的身后。
  伴随着天上御剑诀起手式的完美收尾,五颗脑袋从左至右依次落地,血花飞溅,沉闷地砸在地上。
  他们的身躯,也如同被砍伐的木头一般,无力地倒入了银色的溪水里。
  王璟山不作停留,再度御剑而起。
  剑身指向的终点则是——
  “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