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既冠之年


小说:从南宋开始重建修真界   作者:陆追潮   类别:修真文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6370/ 为您提供从南宋开始重建修真界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阳光透过精致的雕花窗,洒在光可鉴人的青石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王璟山步履沉稳,踏入这光影交织的吴府前厅。
  抬眼望去,高大的漆木梁柱支撑着屋顶,梁上雕刻着繁复的岁寒三友图案。
  厅堂正中央,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映入眼帘。笔触细腻入微,山峦叠嶂、飞瀑流泉尽显气韵生动,右下角落款“赵孟頫”三字,更添几分名士之气。
  家具陈设亦是无一不精,梨花木椅子和茶几摆放得恰到好处,既显秩序井然,又不失温馨雅致。
  就在此时,一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从连接后堂的廊道中缓缓走出。
  他身着一袭深绿色丝绸直裰,身形略显单薄,五官清秀宛如女子,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让人难以言说的亲和。
  王璟山目光微凝,心中暗忖:
  ‘这便是天下第四位胎息九层的高修,吴家麒麟子——吴砚歌。’
  青年与在座众人见礼后,径直走向王璟山,双手一拱,真诚表示:
  “剑仙天资卓越,今日当面得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王璟山微微一笑,谦辞道:
  “吴公子谬赞。璟山年少轻狂,些许微名,不足挂齿。”
  “剑仙过谦了。”
  吴砚歌眼神中透露出对那日场景的回味,
  “钱塘县那一战,我有幸在官家身侧观礼。剑仙御剑飞行的英姿,至今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王璟山闻言,只得笑而不语,心知这般客套之言,这两日来他已应对自如。
  于是,他轻车熟路地顺着话题延续下去,让气氛愈发融洽。
  眼见前厅内欢声笑语、气氛和谐,吴长因抚着长须,满意地点点头,随即示意下人,将冠礼所需的诸般器物陈列于前。
  冠礼源自周朝的传统,但在历史长河中,后代对其进行了诸多简化。
  朱熹的《朱子语类》更是直言不讳:
  “此乃家族之私事,何难之有?深闺之内,为子弟加冠,又何须铺张?”
  因此,宋代冠礼并不拘泥于繁琐的更衣礼节,和庞大的宾客阵容,主要保留其核心环节——“三加之礼”。
  此刻,三位德高望重的正宾依次上前,为及冠者吴砚歌加冠三次。
  程样声音庄重,手捧缁布冠,缓缓将其戴在吴砚歌的头上,同时念诵祝辞: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紧接着,陈宜中作为第二位正宾,稳步上堂。
  他先净手以示恭敬,然后为吴砚歌换上由白鹿皮精心制成的皮弁,同时朗声道: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随后,轮到吴砚歌的祖父吴长因亲自上场。
  他郑重地捧起一顶红褐色的爵弁,声音深沉而有力,回荡在整个前厅: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随后,他为青年赐字,并道:
  “当承先人之志,修德立业,不负厚望。”
  吴砚歌恭敬地行礼感谢,乐师们奏响了古朴庄重的乐曲,家仆们端上香茶和精美的点心。
  冠礼仪式至此结束。
  起初,吴、程、陈三位家主相谈甚欢,话题主要围绕着今日的主角吴砚歌展开,口中满是溢美之词,赞其大宋英才,未来可期。
  然而,当他们注意到王璟山三人中,只有文家子与其侍女稍作品尝了茶水,而对点心却未动分毫时,这几位仙朝权柄在握的老者,开始不动声色地转变话题。
  繁文缛节终有尽时。
  当场面上的客套话都已说尽,吴长因挥手屏退左右,正厅的大门也随之紧紧关闭。
  与此同时,吴砚歌、程样和陈宜中三人,暗自催动消音诀,以防止任何一方的法术“意外失效”,导致谈话外泄。
  最终,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今日真正的主角——王璟山身上。
  他轻抚着身前虚悬的木剑,剑身轻轻颤动,发出低沉而威严的鸣响。
  伴随这声波如涟漪般扩散开来,将整个正厅笼罩其中,王璟山神色自若,声音沉稳而有力:
  “三位大人,既然今日有缘相聚,若有指教,但说无妨。”
  “剑仙虽然年轻,却是个世故通透之人,老夫自当直言不讳。”
  程样边说着,边将手掌按在那闪烁着清冷光泽的算盘上,语气中不带一丝拖沓:
  “敢问剑仙,你可曾与官家有过秘密会面?”
  王璟山微微挑眉,不动声色地回答道:
  “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
  程样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
  “若没有,我们恳请剑仙能婉拒官家日后的召见。若有……”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我们恳请剑仙,无论官家——无论赵昺许下何等诱人承诺,都请三思而后行,切勿轻信!”
  多日相处下来,文升与王璟山之间,已然形成了无言的默契。
  此刻,他闻听程样直呼天子名讳,脸色一沉,佯装愤怒地厉声喝道:
  “程大人,您乃仙朝栋梁,理当恪守臣子之道,怎可如此僭越,直称圣上名讳?这岂不是有失体统,乱了尊卑之分!”
  程样尚未开口,坐在他身旁的程紫瑜,却已忍不住接过话茬。
  “文公子此言差矣。”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悦:
  “若论尊卑之分,我父亲身为户部尚书,位高权重,乃内朝要员。而文公子您虽才华横溢,终究是一介布衣。如今您在此大声喧哗,打断长者发言,岂不是更加有失体统?”
  文升的本意,是想深入试探程样对赵昺的态度,却没想到会引来程样女儿的不满。
  他见对方是女流,刚想彬彬有礼地回应,但身旁的少年,却不愿自家人当众受辱。
  王璟山神色不变,沉声道:
  “璟山与升哥皆是布衣之身,才疏学浅。今日能得与诸位贵人共聚一堂,已是三生有幸。然深知身份悬殊,恐有冒犯之处。既是如此,我等还是早些离去为妙。”
  言罢,他抓起木剑,霍然起身。
  文升与商开影见状,也随即站起,紧随其后。
  吴长因作为东道主,此刻心中百转千回:
  ‘这程紫瑜心娇气傲,初次见面便让王璟山如此难堪,两家结亲之事恐怕难以成行。’
  想到此处,他急忙上前,试图挽留王璟山三人。
  而程样也同样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他转头望向自己的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厉声喝道:
  “紫瑜,你怎可如此无礼?文公子乃是右相之后,其出身品行皆非寻常人可比。你快快向他赔罪,莫要让误会加深!”
  然而,程紫瑜心中却是不服。
  她暗自想道:
  ‘丞相又如何?终究不过是一介凡人背景,怎能与我家相提并论?’
  可眼见王璟山真的要走,她不得不暂时压下心中的愤懑。
  于是,程紫瑜轻移莲步,快速走到文升面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剑仙,文公子,方才是我失言了。两位大人有大量,还望不要与我一般见识。”
  她本以为道了歉,事情便能就此揭过,可以重新回到座位上继续之前的交谈。
  然而,王璟山却连正眼都未看她一眼,只是淡淡地说道:
  “程姑娘言重了。”
  说完,少年便准备抬起手中的木剑,撑开厅门离去。
  眼看他们三人并非作态,而是真的准备离去,陈宜中心中焦急,无声地责备程样道:
  “程大人,你给剑仙准备下马威,怎么不事先与我们商量一下?”
  程样此刻也是有苦难言,他连女儿都想着嫁给王璟山,又何曾有给他下马威的想法?
  然而,事已至此,他也无法解释清楚。
  就在这时,一道清厉的声音在少年背后响起:
  “王璟山,且留步。”
  他转头望去,但见衣冠楚楚的吴砚歌,踱步来至厅门前,缓缓道:
  “你若就此离去,岂非将天下苍生的福祉弃之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