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我帮你看看


小说:都重生了还要啥金手指   作者:握伞淋雨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6265/ 为您提供都重生了还要啥金手指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到了工厂门口,陈年就给陈勤打了一个电话。
  过了一分钟后,陈勤就从楼上办公室下来迎接陈年。
  当然,陈勤现在也不知道,陈年具体是做什么的,心里也是想着可能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过来玩一玩。
  但毕竟是同一个村的,从小两家也互有来往,礼貌的接待一下也是要的。
  当陈勤在门口看到,陈年是开着宝马车过来时,心里也是充满了疑惑。
  “这是借来的?还是租来的?以他家里的条件,不可能这么快时间,能开上这么好的车。”
  陈勤当然知道陈年的家里条件怎么样,父辈种田,自己又刚大学毕业,虽然不知道陈年具体的家庭财产状况,但是离开豪车还是应该有点距离。
  想归想当然也不好说什么。
  “陈年,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看望你勤叔?现在在哪里上班?”
  陈里也没有藏着掖着,就把目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告诉了陈勤。
  因为陈年明白一点,在同村一些长辈的面前,就没必要遮遮掩掩,让人家去猜,再让人家感到惊讶,这样显得自己就有点装逼。
  陈勤一听,心里大概就明白了什么情况。
  都坐上那个位置了,开好车,住豪宅应该就水到渠成,心里也就没有了好奇。
  来到陈勤办公室,陈勤首先介绍了一下自己公司的情况及产品。
  当然陈年对于陈勤是做什么产品,并不是最主要感兴趣的东西。
  他最感兴趣的是陈勤以后对工厂发展的一些想法。
  因为陈年知道,像陈勤这样的工厂在全国有千千万家。
  有些问题可能是个性的,但是有很多的问题都是共性的。
  都是各个制造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土地、金融、物流等,这些应该是所有制造业企业所会遇到的共性问题。
  在零几年的时候,很多还不是很明显。
  因为那时候的很多商品还是属于初期,还处于供不应求阶段。
  国家的政策管控也没有那么严,很多产业才刚刚出现。
  没有政策文件,也没有行业标准。
  都靠企业自己发展,自己摸索。
  那时候的生产制造业,基本上都不是说自己有多么勤劳,多么有眼光而把公司做大做强。
  基本上选对了赛道,整个市场经济都会推动着你前进。
  除非自己作死。
  当然时间越往后,很多制造业企业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在前世陈年也体会到过,各种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都为那些中小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一下子没有适应过来,要么卖掉,要么破产。
  有时候市场就是这样,一阵风吹过来,很多没有做好准备的,就经受不住。
  等陈勤把公司的情况介绍完毕之后,陈年就提出了问题。
  “陈叔,你开厂也有好几年了,你有没有想过?换换一个生产场地,或者扩大生产规模。”
  这些问题陈年在老家的时候也跟陈勤聊过,但是那时候是闲聊,估计也没放在心上。
  这个时候不一样,当再次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陈勤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每一个做工厂的肯定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有很多,做的不大不小,自己想拿地,以现有的规模,也拿不到好的政策支持,资金方面也不足以支撑。”
  “如果工厂扩大的时候没有拉到订单,那接下来全都是成本。”
  陈勤就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困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年此刻也知道,目前能提出这些问题也是可以理解,因为很多问题很多年以后才会爆发。
  但是如果前几年不做好的准备,后面会越来越困难。
  那几年只要你有厂房、有产品。
  不管厂房是租来的还是自己的,基本上拿去银行,多多少少都能贷一些款给你。
  越往后面就越不行了,很多没有自己厂房的,银行贷款都会打折扣,或者根本就审批不了。
  两个人简单的交流一下之后,陈勤就带着陈年去车间转一圈。
  陈年一看,也是惊掉了下巴。
  那车间用一个字形容:
  乱!
  用两个字的形容:
  真乱!
  工人没有统一的工作服,很多操作机器上的操作说明书也是空白,半产品周转也是这里一堆那里一堆,没有统一的规范。
  各种抹布、废弃物随地乱丢,线头裸露等问题......都一一展现在陈年面前。
  陈里心里想着,虽然工厂看似有七八十个人,这个跟原始的家庭作坊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些家庭作坊做的都比他要好。
  不然接不到大客户的订单,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正在他们参观的时候,突然车间有一个生产主管跑过来找陈勤。
  “陈总,昨天一个客户的产品本来预定要后天交货,现在由于产能的问题,后天可能交不了货。”
  陈勤一听,也是吓了一跳,他知道那个客户对公司很重要,基本上占到公司订单量的60%~70%,如果这个公司不合作了,那他的工厂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你上次生产计划不是排的好好的吗?怎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陈勤责问道。
  那个主管也是一阵紧张:“陈总本来生产计划是安排的好好的,工人们也加班加点的努力在干,可就是干不出来。”
  这时候,陈勤有点来火了。
  “早知道完成这个生产有困难,就要早点提出来,现在离客户交货的时间那么近,现在提出来我也很难办。”
  生气归生气,可问题总要解决。
  这时候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边跟客户沟通,延长交货或者分批交货。
  另一边就是加大生产产能,或者临时从外面找一点临时工过来。
  但这两个同时存在风险,跟客户沟通,即使沟通下来,结果也是别人怀疑你的生产能力,那对下次接单非常不利。
  临时去外面找一点临时工,由于对生产工艺的不熟悉,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
  正当陈勤愁眉苦脸的时候,这时陈年走了过来:
  “勤叔,要么这个我帮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