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错的是这天下!


小说:在北宋末年当皇子   作者:火腿滚豆花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5928/ 为您提供在北宋末年当皇子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赵朴在睡梦中,被一阵猛烈砸门声惊醒。
  掀开被褥坐在床沿,晃动昏沉脑袋,好一会才回过神。
  刚才在梦里,他还是那个九九六的社畜,凭借射箭馆兼职教练的身份,勾搭上几个漂亮女学员,生活才迎来一点阳光......
  “十三哥!十三哥?”
  屋门被敲得哐哐响,赵朴急忙穿上鞋袜,披上外衫,起身开门。
  “哎唷~您怎么还睡得着?”
  屋门外,张迪见他一脸睡眼惺忪,公鸭嗓嚷嚷起来。
  赵朴打量面前这位,戴幞头、穿绯红公服的矮瘦宦官,有些不确信:“你是......张大官?”
  “哎唷~十三哥怕不是真得了失心疯?竟然连杂家也不认得?”
  张迪伸手想摸他额头,赵朴赶紧侧身避过,干笑道:“刚睡醒,脑袋有些发懵。”
  张迪打量他,一阵唉声叹气,转身挥挥手:“尔等先退下!”
  屋外,先前两个负责看管赵朴的宦官急忙应了声,恭恭敬敬退出小院。
  “张大官,父皇可看了我的认罪状?”赵朴急切道。
  张迪冷着脸,没好气道:“看了,官家被你气得不轻!”
  赵朴强捺激动,追问道:“父皇怎么说?可是要贬了我?”
  张迪冷哼道:“官家有命,皇十三子赵朴,深受宋昭等奸人蛊惑,抨击宰执,诋毁朝政,剥夺食邑三千户,降为雍国公!
  罚俸三年,禁足半年!”
  赵朴愣了愣,瞪大眼:“就这?没了?”
  张迪跺着脚,一脸痛心疾首:“官家降黜爵位,可见是动了真火!
  杂家侍奉官家近二十载,从来只见皇子们加官进爵,这爵位越做越小的,你十三哥独一位!”
  赵朴听着他发牢骚,满心失望。
  只是降爵,距离他想要的贬庶还差一大截!
  “十三哥啊,听杂家一句劝,莫要跟官家置气,好好写一道认罪状,老老实实认错......”张迪苦口婆心。
  话没说完,赵朴打断道:“认什么错?我何错之有?
  我所书句句属实,六贼恶贯满盈,实为国家社稷之蠹虫,天下百姓厌恶之,难道不该除?”
  张迪气得直哆嗦:“你......你当真不知悔改!”
  赵朴微微仰头,用一副悲天悯人的语气,怅然道:“我无错!
  错的是这朝廷上满堂趋炎附势,与六贼苟合之辈!
  错的是深受六贼蒙蔽,罔顾天下臣民重望的父皇!”
  张迪两眼睁大,颤抖着手指着他:“你....你敢说....是....是官家错了?”
  赵朴脸色肃然,用力点头:“他就是错了!大错特错!错上加错!”
  “疯了!当真是疯了!”
  张迪嘴皮子打颤,用力一跺脚,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头也不回地快步跑出屋子,冲出院门。
  “张大官,我的话你一定要如实回禀父皇!”
  赵朴站在庭院里,朝院外大声叫嚷。
  “快把院门锁上!快快!~”
  张迪慌忙喝道,坐上竹舆逃也似的远离这处静僻小院。
  他是真怕又从赵朴嘴里蹦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小院恢复冷清,赵朴走到石桌旁坐下,紧锁眉头,思索下一步该怎么办。
  他假借认罪状名义,二度上呈谏书。
  从张迪的反应可知,便宜老爹赵佶被气的不轻。
  剥夺食邑,降黜爵位,在常人看来已经是相当重的惩罚。
  可他一心求贬,离开东京,这样的惩罚力度远远不够。
  “看来,只有想办法见到赵佶,当面臭骂他一顿,坐实一个大逆不道、得了失心疯的皇子形象,才有可能被贬为庶人,迁居外州!”
  接下来的两三年,东京城将会是风暴中心。
  沉重的内忧外患,将会彻底击碎大宋朝的浮华,内里的腐朽、黑暗、软弱将会彻底曝露在世人眼中。
  他不觉得自己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什么。
  皇子身份,放在太平时节,能让他一辈子安享富贵。
  可眼下,靖康浩劫近在咫尺,皇子身份却又成了层层枷锁,让他在祖宗法制、国朝制度下难有作为。
  “不管了,先想办法离开东京,保全性命,再图后计!”赵朴攥紧拳头。
  傍晚时,王保提着食盒来送饭。
  如正午时一样,赵朴坐在庭院石桌吃饭,两个看管宦官守在院门口。
  “交代你的事,办得如何?”赵朴啃着烧鹅腿,低声说道。
  王保蹲在一旁,小声道:
  “大王放心,奴婢找到一家专门刊印小报的书铺,那店主看了大王写的文章,对大王极为敬佩。
  那店主说了,他今夜就组织人手抄送文章,明日一早先在太学里发放第一批!”
  “店主看了文章内容,可有说什么?”赵朴又问。
  王保挠挠头:“店主说,大王痛斥六贼,直指施政不当之处,大快人心!
  文章是好,就是....就是文笔差了些,还说要为文章润色,请大王应允。”
  “喔?这店主倒也是位正直之士,可知他姓名?”赵朴问。
  王保想了想:“好像叫邓肃,听说几年前也是太学生。”
  “邓肃?!”
  赵朴有些吃惊,难道是历史上,南宋初年那位以忠直敢言著称的谏官?
  宣和元年(1119年),时年二十六岁的邓肃在太学读书,位列上舍生,前途光明。
  时逢朱勔奉赵佶命,在东南大肆征收花石纲,搞得淮南两浙民怨沸腾。
  邓肃上书痛批朱勔贪赃枉法,打着皇纲名义巧取豪夺。
  又联合太学生反对修造艮岳(万岁山),请求赵佶免除花石纲,严惩朱勔等人。
  时任太宰王黼与朱勔沆瀣一气,将邓肃逐出太学,贬回沙县故里。
  邓肃离京前,留下诗作一篇:“填海我如精卫,当车人笑螳螂。六合群黎有补,一身万段何妨。”
  东京百姓赞其气节风骨,太学生自发为其送行。
  如果真是此人,文章交到他手里,倒是可以放心。
  毕竟人家在几年前,就曾上书骂过王黼和朱勔。
  民间小报比进奏院邸报时效性高得多。
  经此宣扬,他这位受谏书案牵连,遭受处罚的皇十三子,想来会名声大涨。
  一个敢于直言犯谏,不惧权贵阻挠,大胆针砭时弊,又遭逢贬黜的落魄皇子人设,必将傲然立于臣民心目中!
  头衔爵位可以不要,但今后要想做事、成事,名望必不可少。
  “很好,干得不错,给你记上一功。”赵朴向王保投去嘉许眼神。
  王保咧嘴笑得很开心,又小声道:“大王,竹湘娘子遣人递话,说是娘娘明日晌午就能回京,请您稍安勿躁!”
  赵朴勉强笑了笑,心中却是暗暗揪紧。
  生母乔贵妃赶回京,他的计划只怕会遭逢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