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梦想】


小说:从庆余年开始穿越诸天   作者:大内总督   类别:诸天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5631/ 为您提供从庆余年开始穿越诸天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对于未来,范闲还真从未想过。
  前世,他是一个重症肌无力患者,重活一世,对他而言,能蹦能跳,已然是最大的幸福。
  至于有何打算……
  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如此便好。
  他没有什么大志向,也没什么理想。
  若真有什么物质要求,那便是有个温暖的家。
  范建既然问起,范闲便如实回答。
  听完他所说,范建盯着他瞅了好一会儿,许久后问道:
  “那今后,你靠什么维持生计?”
  随后,范闲举例诸多,比如,造肥皂、香皂、玻璃,等等。
  可是,书房之中,范建总能找到他所说之物。
  一时之间,范闲傻眼,瞪大眼睛,满是不可置信。
  最终,无奈之下,他直呼,既生儿,何生娘。
  见他一脸无奈,范建也笑了。
  “哥,以后我跟你混吧,包吃包住就行,任劳任怨。”
  他转而看向身旁兄长,求救道。
  范醉笑了笑,没说什么。
  “你呢,接下来有何打算?”这时,范建顺势看向他,问道。
  范醉想了想,说道:“青春永驻,体力无限,永宿青楼。”
  范建:“……”
  范闲:“……”
  “哥,还是你勇,佩服!”
  当着老爹,这种话都敢说。
  也是没谁了!
  果然,范建脸色当即黑了下来。
  “青楼之地,以后就别去了,陛下给你赐了门婚事,早些成家,接掌内库,也算有个营生。”
  “我不差钱。”范醉说道。
  此话一出,范建倒是愣了一下,这才想起,他的药铺分店,开设天下各地。
  而且,神医之名,人尽皆知,看病之人络绎不绝。
  自然不缺钱花。
  “内库,是你娘生前建立的商会,如此大好机会,你自然要将其收回来。”
  一旁,范闲却开口道:“爹,内库既已并入皇家,早就拿不回来了。
  即便接掌,也只是一个管事而已。”
  这话一针见血,一时之间,范建似乎也语塞。
  “这事儿容后再议,你们且说说,儋州刺杀,是怎么回事?”范建看向两人,问起儋州刺杀。
  兄弟二人摊手,都表示不知道。
  范建也颇为无奈,这兄弟俩,跟泥鳅似的,滑不溜秋,而且天生反骨,叛逆得很。
  这让老父亲很操心啊!
  饭桌上,一家人“和和睦睦”,柳如玉对兄弟二人颇为关心。
  言道,住在府中,若有什么问题,尽可找她。
  菜肴之中,有一道儋州咸鱼,范思辙颇为喜欢,径直将其端到自己面前。
  对此,柳如玉脸色一变再变,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可是,饭后,范思辙当即被她叫到房里,一顿训斥。
  白日里,收了人家的银子,当即就认了亲哥。
  晚间,吃人家送的咸鱼,也是越吃越香。
  就这样,还拿什么去争。
  无论柳如玉如何念叨,如何训斥,范思辙却始终心不在焉。
  因为,他的银元宝被没收了……
  孩子不开森!
  被念叨烦了,他双手摊开,“有银子就能争得过。”
  柳如玉:“……”
  最终,范思辙提议,明日请范醉吃饭,届时,找人揍他一顿,杀杀他的威风。
  这一提议,虽看似不靠谱,但柳如玉最终还是默许了,并且给了他银子。
  看着手中银元宝,范思辙顿时开心起来。
  用范醉给的钱,请他吃饭,而且,还是用他给的钱,请人揍他一顿。
  这买卖……值!
  不过,如何做到最省,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忽地,范思辙眼前一亮。
  花钱请人出手,那不是浪费吗。
  府里就有家丁啊,让他们出手,直接省下一笔钱。
  如此,这些剩下的钱,可都归他了。
  我真是个大聪明!
  范思辙心里美滋滋。
  深夜。
  明月高悬。
  皇宫深处,皎洁光芒,洒满寂静庭院。
  殿宇楼阁,笼罩于夜色之中,显得神秘而庄严。
  禁军守卫,神情严肃,目光如炬,警惕地巡视着每個角落。
  甲胄闪闪发光,与月色交相辉映,更显皇家威严与庄重。
  后宫之中,贵妃们的闺房,灯火阑珊,依稀可见她们曼妙的身姿。
  她们轻歌曼舞,笑语嫣然,试图吸引帝王的注意,以博恩宠。
  整个皇宫,在夜色中沉沉入睡,仿佛在等待着一个明媚的晨曦。
  东宫。
  禁军副统领,深夜求见,太子应允。
  谁知,这位禁军副统领,此来,却为撕画而来。
  他素喜文玩字画,在这之前,太子特意送了他一副字画,价值连城。
  他今日来,其一,变将着字画归还。
  其二,便是当着太子的面,将自己所有珍藏字画,尽数撕毁。
  从今往后,他再无这一喜好。
  太子细问之下,这才知晓,原来,今日,庆帝竟瞒着六部,外出微服出巡,前往庆庙。
  在庆庙之时,却有刺客出现。
  如此一来,事情再明显不过。
  他外出行踪,必然有人泄露。
  最有嫌疑之人,自然不言而喻,便是他这位禁军副统领。
  回宫路上,在一路街道,庆帝停下马车,吃了碗馄饨。
  那时,他说了一番话,颇含深意。
  事后,宫典细想之下,汗流浃背。
  于是,便有了今日东宫之行。
  陛下外出,偶遇刺杀,最大的嫌疑人,却并非那些仇家。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庆帝会何时出行。
  更何况,这是微服出巡,秘密出宫,便是六部,也无人知晓。
  所以,最大的嫌疑人,便是诸多皇子,以及……太子。
  皇家之中,素来便是如此,为了皇位,什么手段,都不足为奇。
  皇室无亲情,这句话或许过于绝对了些,但绝对不假。
  刚好,宫典又与太子有交情,私下有所往来。
  如此,今日刺客出现,他便是最大的嫌疑人。
  好在,那刺客并未进入庙宇之中,行那刺杀之事。
  否则,此时此刻,宫典早已人首分离,满族抄斩。
  今日,庆帝放下馄饨碗,远去时,宫典曾有请罪。
  可是,庆帝所言,却是:“今日之行,虽有波澜,却无危险,你已是有功了,何罪之有。”
  虽有刺客,却未曾真的来得及对庆帝出手。
  这便是古怪之处。
  若真是宫典受命安排,绝不止于此。
  回去后,宫典细思极恐。
  “你觉得,那刺客是我安排的?”太子也是气极反笑。
  对此,宫典并未说话,只是说了今日庆庙之事。
  庆庙出现一个少年,那少年身旁,有个蓝衣女子,武功极为高,应是九品上。
  告知这些,算是两人最后情谊。
  最终,宫典起身离开,留下太子一人,神思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