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妾也愿意


小说:三国从孔雀东南飞开始   作者:蓝玛苔原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4412/ 为您提供三国从孔雀东南飞开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水温弄热一些,等会儿,你先歇息,我自会沐浴梳洗.....。”
  刘基眼睛艰难的从磨盘上移开,喉咙口一阵干涩。
  这小妇人在知晓了刘基是正人君子之后,越来越自在放肆,可苦了刘基时时刻刻,要防备遭到视线暴击。
  女人是红颜祸水。
  这一点,肯定是不能再肯定。
  等以后身体长成,可以纳妾之时,刘基要好好的整治一番府中内务,让刘兰芝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刘家家法七十二式。
  “小郎君稍等,妾身去去就来。”
  刘兰芝看着正人君子状的刘基,一双眼睛里流露出幽怨。
  刘基回师到城外驿亭之时,她的心情激动的无以复加。
  皖城城门口,人潮涌动,她一个女子,想要挤到前面,和刘基对视一眼,都做不到。
  这让刘兰芝心中倍感委屈。
  在刘基身边这段时间,她见识到了一个不同于往日焦家的世界,见识到了与焦仲卿完全不一样的男子。
  刘基有担当,有能力,还能疼惜女人。
  这样的男子,就算是作妾,她也心甘情愿。
  ......
  刘基一夜睡得不怎么踏实。
  隐隐约约,还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身边依偎着。
  摸上去,是软绵绵手感。
  第二天醒来,却发现刘兰芝正趴在榻沿上,衣襟半敞着,一段白皙隐于襟边,这等良家妇人的模样,看着让男人热血贲张。
  刘基有些心虚,轻手轻脚的跨过刘兰芝,来到寝卧的外面。
  他现在的身体,还是少年。
  心态上,却已是沧浪之水。
  强烈的反差,让刘基在刘兰芝面前,险些把持不住。
  “大锅锅,你怎么才起来,日头都晒到房里了。”
  一个孩童的声音,在刘基耳边响起。
  步练师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刘基的跟前,小丫头梳着一对圆髻,仰着头用好奇的目光,一眨不眨的看着刘基。
  “练师来了,个子又长高了不少?”
  刘基伸出手,摸了摸步练师的头发,问道。
  “大锅锅,不要摸我的头,阿母说了,头摸了长不高。”
  步练师气哼哼的说道。
  “长不高?哈哈,练师不会的,对了,织室那边,招揽了多少人手,你阿母一个人,可管得过来?”
  刘基笑了笑,问道。
  他倒真没想到,二千年前的汉代,有些习俗和后世没什么两样,也许,这就是最朴素的文化传承。
  “大锅锅,我告诉你,我阿母可能干了,织室里的人可多了,让我数数,一、二、三、四、五.....,哎哟,数不过来了。”
  步练师双手并用,手指头全部数过一遍,猛然发现还不够数目,不由得发起急来。
  “练师,你可愿入学,跟着老师读书。”
  刘基看着步练师团团转的样子,心念不由一动。
  历史上,步练师被孙权俘获时,已经成年,年少时流离失所,自不可能有条件供她读书,就是这样,步练师也能把孙权的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
  要是刘基能改变步练师的生活,让她拜师读书,说不定步练师的成就,比历史上要更大。
  “大锅锅,你说的是真的,可是,可是阿母没有束脩,请不起老师?”
  步练师眼眸中希翼之色一闪,随即又熄灭了下去。
  “束脩之事,我来操办,你只管好好学习就是,记住,要是不认真读书,我可要打屁股的。”
  刘基唬着脸,嗡声说道。
  步练师一听急了:“大锅锅放心,练师一定好好学习,不给大锅锅打屁股的机会。”
  说罢,步练师脚步飞快,一溜烟的跑没影了。
  看样子是去她母亲那里,报告这個好消息。
  刘基摇着微笑,步练师一口一个大哥哥的叫着,让他有一种养成的爽感,这一刻,他忽然很是期待,步练师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在皖城筹建织室和织坊,只是刘基的权宜之计。
  最理想的后方补给地点,是在柴桑。
  那里既在长江南岸,又濒临水道,交通便利,但现在有个问题,柴桑一带宗寇横行,水涝频繁,又有疾病流行,想要让这些织女迁移过去,只怕不会容易。
  万事开头难。
  要解决盗寇、水患、疫病三大问题,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刘基眉头紧锁,一上午都在想经营豫章郡的各种措施,但综合起来,还是发现,凭他和手底下这些人的能力,似乎不足以把豫章郡发展好。
  老爹刘繇那里,不用说了,皮夹子里,还剩下的可用之才,屈指可数。
  许邵、许靖两兄弟,虽然是月旦评的著名相士,但也不是那种出谋划策、擅长理政的实干人才。
  陆逊年纪太小,打仗很有天分,治政暂时帮不上忙。
  太史慈、陈武是军中将领,让他们上阵撕杀,那没话说,让他们出主意,怎么样把地方治理好,那是找错了人。
  盘算来盘算去,治政方面真正能给予刘基帮助的,只有陆康一个。但问题是,陆康现在病重,刘基也不忍心,把这些琐事来烦陆康。
  李术、乔玄这些地头蛇,看来还是要用。
  大不了,平时多防着一脚。
  还有张仲景这个时候,应该还在荆南的长沙郡,距离豫章郡倒是不远,要是能将这位大医圣给邀请过来,这疫病就能得到有效防治。
  在前往豫章郡郡治南昌的船上,刘基心里渐渐有了定夺。
  .....
  刘基在许靖的陪同下,前往豫章郡郡治南昌。
  南昌城。
  位于赣水畔的这座城池,是传统中的“三苗”炎帝神农氏聚居之地。
  先秦时期,楚人部落在此定居,熔铁、铸铁、耕种等中原的先进技术先后传入南昌一带。
  两汉时期,南昌是江州的州治所在,有“楚之南市”之称。
  颖阴侯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其位置就在南昌城附近,南昌也成为了汉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得知刘基到来的好消息,诸葛玄喜出望外,连忙带着豫章郡府官员、琅琊诸葛一族子弟出城迎接。
  众人之中,一个面如冠玉,头上戴着褐色的巾帻,穿着素色黑缘的长袍,拿着鹅毛羽扇的小少年紧跟在诸葛玄身后,神情希翼。
  “叔父,刘基刘敬舆的年纪,真的只有十五岁?”
  诸葛亮小声询问,留着淡淡稚须的小脸紧绷着,细长的眼睛里时有精光一闪,显得很是精明能干。
  舒城一战,刘基不顾危险,解围救出陆康。
  其名声几乎在一瞬间,传遍大江南北,让与他同龄的少年郎,一个个感到了压力,诸葛亮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