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整理数据


小说:我帮大耳匡扶汉室   作者:秦小长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3962/ 为您提供我帮大耳匡扶汉室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赵立脸上瞬间没有笑容了。
  没碰到过这样无耻的人物,不过想着简雍是从市井当中厮混出身,这样的卑劣之人是符合他对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的。
  “县丞莫非在说笑?”赵立问道。
  简雍回道:“开不起玩笑?”
  赵立被简雍弄的有点无所适从,自己接触的人无一不是达官显贵,个个都知礼节晓进退,那似简雍这样的泼皮无赖。
  “县丞,几十万石不可能拿的出来的。如果县丞真需要,我可以捐赠一百石。”
  一百石粮食对普通人家来说是海量。汉代的一旦相当于后世的六十斤左右。一百石差不多六千斤。
  放在一个县就有点侮辱人的意思了。每年赵氏逃避的赋税又何止万石,恐怕在几十万石左右了。
  简雍笑了笑:“不用了,这个道歉心不诚,你走吧。”
  赵立心知简雍是找茬,抱拳告辞离开。
  伸了伸懒腰,继续去睡觉了,明日就要去县里上班了,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相比于上班,简雍更喜欢战场。
  看来自己已经越来越丘八化了。
  不对,自己是单纯的不想上班。
  在胡思乱想中结束了一天,翌日清晨,辞别老娘,一人一骑踩着春日的朝阳进了涿县城。
  城门口排着队伍老长,简雍过去每次入城都要老老实实的排队。
  现在不要了。
  三城门洞,一个过人,一个过货物,一个过官员、军队。
  只有过官员和军队的没有排队。
  亮出了印绶,在守城兵敬畏的目光中,简雍牵着马入了城。
  对城中的情况简雍非常的熟悉。整个涿县的布局简雍非常的熟悉。
  来到县署,上官没必要去见,反正天天见。
  在老县丞的带领下,简雍熟悉了县署的各官员,一个县署的基本配置跟明清的衙门差不多,只是官职名字不一样。
  简雍作为县丞,底下有主薄为副手、廷掾主乡事、主记事管文书、少府管财用、仓储。
  这是简雍麾下的四个主官,再之下还有各类计掾、佐吏。
  整个县署单单是官吏就有四五百余人,这还不算三百士兵。
  纵是如此,一个十几万人的县,这四五百人管理起来还显得人手不足。
  简雍只能用行政效率低下来形容。
  这种情况并不是这些人没有能力,主要还是因为硬件的困难,比如没有纸张,大家办公记录靠用竹简写字。同样的时间用纸张都能写个小作文了,在竹简上写才能写几个字呢?
  另外还有沟通的困难,传达一个政策,就需要靠人去乡下传达。
  其他各方面杂七杂八的因素都有。
  这在简雍看来实在是有点难以理解。
  “县丞,这是去岁整个涿县的赋税收支情况。”主记事虽是本地人,简雍没见过,过去打交道的主要还是贼捕掾那些人。
  十余个计吏每人都捧着堆叠在一起一尺多高竹简过来了。
  “这还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我待会差人送过来。”
  这是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大概是想要告诉自己这个年轻人,官府的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你一个混混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当庶民吧。
  简雍看着这一摞摞的竹简,轻松一笑。算账?你想要难倒老子?
  “吴主记,辛苦你按照账目的时间,依次放好。”简雍说道。
  主记事忙不迭的点头:“县丞,这是我应该做的。”
  于是这小老头立即指挥计吏将竹简按照时间放置在简雍的面前。
  竹简这玩意谁用谁傻叉。
  “拿些缣帛过来。”简雍说道。
  吴主记道:“县丞,我们平时书写都是用的竹简,这缣帛都是用来书写正式的公文的。”
  “竹简太费事,拿缣帛来便是。”
  缣帛这玩意贵,但是相比于竹简以及现在的麻纸,确实是好书写许多。
  吴主记心中腹诽,你这个不学无术的混子,将缣帛给你书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愣着干什么?为县令省钱啊?县令的败家程度你们拍马都赶不上,还不赶紧去仓储多拿点我们能用的东西。”简雍催促道。
  这些老油田,现在基本上是喊一下动一下,要想让他们主动起来,必须要上手段。
  “这就去,这就去。”
  简雍拿起一块简牍看了看,这是去年收取赋税的简牍,上面的内容也很简单,其上写着:“四月初九,收楼桑村算赋十一万一千六百钱。”
  算赋就是人头税,这玩意简雍过去也年年要缴纳。成年人要缴纳一百二十钱一年。这样算来,楼桑村便有九百三十人,是个大村了。
  “四月初九,收楼桑村口赋两千八百七十五钱。”口赋是小孩子的人头税,七岁到十四岁缴纳,一年需要缴纳二十三钱。
  人头税之外还有田赋,这是土地税。在这之外还有徭役,属于力税的一种。
  这是最基础的三大税收,也是简雍在简家村给大家承诺的只收这三种主要税。
  在这之外,还有关税、车船税、户赋、更赋、献费、缗钱令……
  杂七杂八的赋税下来,足足占据了百姓一年收入的六成,在这个基础上成年男子还要服徭役,也就是力税。要是不想服徭役,那就需要缴纳两千钱,这两千钱是名为更赋。
  为了鼓励生育,十五到三十岁的女子不结婚的,分为五等,每加一等,需要多缴纳一百二十钱。如果女子怀孕,可免自己和夫君算赋一年。
  简雍整整一天都在看这些案牍,同时将这些数据一一记录,并将根据赋税算出来的人口和人口类别记录。
  用表格和阿拉伯数字,记录这些再在简雍看起来极为简单的账目,实在是轻而易举。只是记录原始数据的案牍太零碎了。
  刘备来寻简雍的时候,已经能看到简雍旁边的案牍上摆放了整整一摞的缣帛。
  “你今天一天你干什么?难道是要贪墨缣帛拿回家?这可不行啊。”刘备对简雍道。
  拿起最上面的缣帛,只见上面画着他看不懂的横县竖线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
  简雍对刘备道:“你不要打乱了顺序,放好。这些东西能让我们快速的了解涿县的人口和赋税,那帮子老吏还以为这能难道我,却不知道算账这玩意对我来说比喝水还简单,只是数据太多,我重新整理是个熬时间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