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鏖战陈仓战线


小说: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作者:一杯疏影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3535/ 为您提供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司马懿只能在后勤调度全部协调好后,长安的兵力也顺利推进到眉县一带后,才考虑分兵北岸。
  汉军在分兵的时候有掣肘点,司马懿同样也有。
  指挥大规模军团,本就是门槛极高的事。
  名将们之所以是名将,不仅仅看到了前线的战术操作,还必须考虑到全盘的资源投放比。
  汉军分兵北上,有风险。
  魏军分兵北上,也有风险。
  但双方都没办法,战局已经打成现在这个样子。
  或者说,万事从来不随人意。
  人只能通过对局势的可能性变化,去调度资源。
  在调度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最优解。
  只能硬撑,谁先撑不住,谁完蛋。
  赢的一方通吃。
  西北的初春还是干燥的,可视度高,所以李衡才能看见魏军的轮廓。
  李衡很快发现,战线被横向拉伸,具体有多远他不得而知。
  魏军这很显然是想将攻击线拉长,逼迫汉军同样如此,减弱汉军的防御纵深。
  魏军这么做,只有一点:有兵力优势!
  这两个月,司马懿大概率是从长安增兵了,也有可能曹叡留了一部分兵力在关中。
  想到这里,李衡不但不担心,反而兴奋起来。
  魏国的兵力布置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平衡,曹叡若是往关中增兵,意味着现在的格局已经开始给魏国造成极大的战略压力,导致曹叡不得不再投放一部分兵力。
  至于增加了多少,暂时不得而知。
  李衡的计划是让曹叡往关中投放三十万兵力。
  现在才刚刚开始。
  只有魏国真的往关中投放到这个数字,才会对魏国内部产生巨大的影响。
  疲魏之策才慢慢走完第一步。
  不过想到这里,李衡手心也不由得冒冷汗。
  这第一步才开始,眼下魏军的主力又来了,而且是急匆匆过来。
  又是几场血战。
  看来历史上许多一笔带过的记载,那都是无数人用性命堆积出来的。
  这个过程是煎熬的。
  魏军中路军团是步骑结合,步兵以方阵排列,每一個方阵横竖对直,如同用直尺比划过一样。
  但并不是方阵一排排等数排列,而是列成巨大的锥形。
  锥形阵是《孙膑兵法》中记载的十阵之一,是一种攻击力极强的阵法。
  锥形阵并非最前面的士兵完全像一个尖锥,而是由一个又一个方阵排成锥形。
  其原理是以最精锐的部队单点突破敌人防线,对敌人造成士气上的打击,后面的军阵上来扩大战果。
  那它与一起上有什么区别?
  一起上就是不同的方阵快速和敌军正面鏖战,那样己方其他方阵未必是对手,阵型反而乱了。
  即便最强的那一支突破了敌人,己方其他各支要扩大战果力不从心了。
  所以,锥形阵你可以理解为:用最精锐的那一支快速击碎敌人防线,随后其他部队跟上去扩大战果。
  夏侯霸敢用锥形阵,说明他手里有王牌。
  夏侯霸是有骑兵的,按理说应该用骑兵扩大战果才对。
  昨日夏侯霸攻击汉军不成,就暂时失去了用骑兵对阵的机会了,因为汉军连夜安营扎寨,现在已经是步兵的战场。
  其实说安营扎寨倒也不准确,如此短时间,扎寨几乎不可能。
  为了防止魏军骑兵袭营,放的是拒马桩。
  最前面的魏军步兵身披精锐的铁甲,手持盾牌、长戟,稳步推进过来。
  战鼓声的节奏开始变得密集,魏军的速度也在慢慢较快。
  人并不多,最前面是一个方阵,后面跟着两个,再后面三个、五个……
  最前面那个方阵的士兵,若是按照21世纪的标准,每一个的身高都在一米七五以上。
  这种身高在古代军队是精锐。
  赵匡胤陆续消灭南方诸国之后,采取强干弱枝策略,其中有一条就是将以前地方上的精锐编入京师禁卫军中。
  其中拱圣军的要求都是在一米七九以上。
  古代打仗的不是一身腱子肉,精锐士兵基本上是脂包肌。
  若是再披上铁甲,那就是一辆辆人形坦克。
  此时魏军前锋便是如此,他们一个个体格魁梧健硕,脸上横肉狰狞,眼神充满了杀气。
  披甲执锐而来,脚步有节奏地在地上切换,踏得地面砰砰作响。
  在以盾牌和铁甲挡住了汉军的两波箭雨之后,便开始小跑起来。
  砰砰砰……
  这支前锋精锐开始朝汉军的拒马桩冲去。
  当汉军的弓箭手再发了几次攻击,没能阻止这支精锐之后,汉军的弓箭手停止了射击。
  这个时候,汉军显然是打算让对方再靠近之后,更加精准打击。
  远方的战鼓声慢慢停止,剩下的只有无数的脚步声,像海浪声一样在四周回响。
  随着脚步声的靠近,拒马桩后面严阵以待的汉军,甚至能感受到地步正在微微地颤抖。
  一声闷响传来,前面的拒马桩剧烈颤抖了一下,随后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长戟的头部纷纷落在了拒马桩的绳子上,魏军开始用锋利的长戟头部切割绳子。
  这是破拒马桩最常见的办法。
  历史上金军就多次用这种简单的方法破宋军的防御。
  魏军前锋士兵们发出一声声怒吼,用尽全力切割绳子。
  汉军这个时候开始全力放箭,密集的箭矢如同横挂的瀑布一样开始往这边冲击。
  许多箭矢冲击在魏军的身上,被铁甲挡住。
  即便射中面部,也被铁制面具挡住。
  虽说强烈的箭矢冲击对魏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却未能击退魏军。
  随着绳子传来一声声绷断的时间,魏军大声嘶吼下,将拒马桩往后拉。
  更加的魏军直接上前,开始用身体推动拒马桩。
  在魏军这种可怕地推动下,拒马桩防线被撕开,前锋魏军鱼贯而入。
  汉军弓箭手早已退到后面,双方发出愤怒的嘶吼,一场近身厮杀开始了。
  魏军的前锋是最精锐的步兵。
  汉军的却是虎步军,虎步军是汉军中最强步兵,是弩兵和步兵的结合,野战能力极其强悍。
  魏军冲过来,挥舞着长戟。
  立刻响起铁器相互碰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