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褒响之死·灭族之仇


小说:大周守藏史   作者:青色大花   类别:其他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2499/ 为您提供大周守藏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三月·清明。
  伍子胥逃离楚国之事,还未落幕。
  楚君令下,刚在清明之前建立的楚神宗祠已经立成,各城之中,即使是安地,也建立了宗祠,以让楚人统一祭拜先祖。
  楚人依靠说书之人,如今已经阅尽了风允说书的。
  不过不等楚人欣喜,准备祭祀,天就变了——
  “褒响之死,是楚君策令,只为挑起战火,吞并扬粤?”
  “风子当初也是巧遇褒响,同行,才被昭阳所擒,入楚而不得自由!”
  楚人愣。
  楚君慌。
  楚国静。
  随着这则消息的传扬,四周多国都大惊失色。
  曾国国君怒火攻心:“楚国蛮夷尔,悲风子之德,被粗蛮之人胁迫!”
  曾国君吐血,站立时也隐隐不稳。
  周围人紧忙来扶。
  可似乎被气息嗝住,年老之体难以顺畅,一代君主就这样死在了当场……
  士大夫皆不知所措,可曾国公子丙紧忙跪倒哭天抢地道:“先君闻楚蛮欺风子,气煞而薨也!”
  “曾之礼,重于命兮!”
  “儿承之,望父安兮!”
  其余士大夫也哭泣,一时间曾国中,皆有悲哀,同时对楚国蛮夷之态,厌恶至极。
  无数曾人皆呼,要出兵攻楚,救风子出恶地!
  曾国公子丙,也紧忙起书,言明接任曾侯之事,之后才说明,褒响之死,望惩处荆楚,营救风允。
  同时,公子丙也派人示意周边诸国。
  一时间,周边诸国,也都纷纷起书,声讨楚国蛮夷恶行。
  至于另一边,风泽周国,是最先听闻此声的国家。
  而其源头,就来自百越。
  百越国中,伍子胥深深礼之,慌声道:“百越王,您真的不出兵伐楚吗?”
  “风子治理百越,若王不理会之,怕成为诸国笑话。”
  黎月坐于王位,挑眉望向伍子胥,轻笑摇头。
  “风子若真如你所言,是被楚所擒,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风子之能,我百越人尽知晓,如今风子在楚国说书的,我百越也尽数寻来,国民皆观,其中言论皆为风子真情,何来被擒,强迫之事?”
  “风子若真有危机,我百越自然不会放任不顾,但有人想另造风子有难,而动我百越根基,我百越也不会轻易饶过。”
  “寡人很清楚你,你不过是想以褒响之死,风子之情,来让我百越为伱长矛,为你报仇!”
  “我百越可不会上当,成为他人的长矛。”
  黎月寒声冷目,四周的甲兵都举长矛,锋锐刃光,刺痛了伍子胥的脸。
  伍子胥一惊,跌倒在地。
  黎月挥手,四周甲兵才收敛长矛。
  “伍先生,请离开百越吧,为你散布褒响之死,是秉承公正之理,但再多,就不是百越能去做的了。”
  “你可以去如今的番国,他们是扬粤王室,自然会支持你。”
  伍子胥撑着起身,他也清楚了黎月非一两句话就能劝服,遂拜别道:“多谢百越国搭救,宣言公正之言,余知晓了…”
  他隐去愤愤之色,慌忙离去。
  二长老从角落走出。
  黎月对其摇头。
  “让他去吧,他的目标是楚国,而楚国拿下扬粤之地后,仅有的开拓之选,也不过是东或是南。
  其东,是我风泽诸国。
  而往南,我百越也欲夺,那是风子为我百越制定的国之大策……”
  “哼,就让他们闹一闹吧,这次,楚国是犯了众怒的。”
  闻声,二长老点头。
  “王能坚持风子的国策,是我百越之幸。”
  黎月一笑,明媚却在她成为王后,少见十分。
  “风子……”黎月笑意浅了些。
  “立刻令多南从艾城出来,带着暗杀细作,去楚国营救风子!”
  二长老一愣,方才明明还说风允无碍…
  “二长老,你也一并去,您与风子交好,想必风子会回来的……”
  二长老摇头。
  “王,您清楚的,风子是不会回来的,即使他离开楚国,也不会归来百越…您从他的书中应该看出风子的志向。”
  黎月默声:“那也要去营救风子,选择是他的事,救不救是我的事。”
  “去!”
  “唉…”二长老无奈,只能点头,但又道:“多南看守艾城,番国灭艾国,那些艾人虽说跑入百越为民,可遗留的艾之宗室还在,避免祸端,还是让多南继续看守艾城为好。”
  “王真要行令,那我与大长老去寻风子,则可。”
  闻此,黎月抿唇。
  良久……
  “唉…大长老操持兵马,准备大举出兵南越之地,怎能调呢?”
  “……罢了,我在百越国都无事,就陪二长老去吧。”
  说毕,黎月转身,快步离开大殿,应是去准备行装。
  “唉?”二长老哑然,愣愣看着黎月离开。
  ……
  “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过比预料得早啊。”
  来得突然,按理说,这样只有几人的隐秘之事,即使瞒住数十年,更甚数百年也可能,但却在短短几月暴露。
  虽然没有直言是何人所传,但……
  伍子胥……伍奢之子也。
  伍奢为楚君近前的大夫,想来也知晓褒响之死,这才能让自己的儿子知晓。
  此时伍奢一族遭此大难,褒响之死的隐秘,怕也是由此而出。
  “争权夺利间,再隐秘之事,只要与己有利,又会有什么顾忌的呢?”
  “何况这是杀父之仇,逃亡时言。”
  风允此时还在扬粤国都,他本欲前往沙地一观红铜矿,但明显此时,是没有机会了。
  “楚君怕是希望我此时能出声,为其正言。”
  “但他清楚,褒响之死,并非虚妄,我怎会去作伪呢?”
  收拾桌面上的,风允明白,此书已结束,后面填补的,也无须留在楚国完成了。
  以道铸兵!
  将这部分新添的内容,也纳入当中。
  代表此册书的青铜灯落手,其上灯芯遥遥,是此时楚国的气运,在缥缈动荡。
  “若无褒响之死,楚国应能规避此次早春之寒,大病之疫的。”
  寒风吹来。
  已经三月清明,可寒气突袭,整个楚国恍若大寒时节。
  地面风霜凝结,河道溪水枯竭,一片荒凉之色,干旱之地。
  而病气,也随之而来。
  “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