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好多山贼啊!


小说: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   作者:五与六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2011/ 为您提供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元宵三夜,京中树上悬挂褚色花灯庆贺,高低照耀,远望如火龙下降,树旁摊贩数人,发卖米面甜食,饼庶,枣面糕之类,酒肉茶汤无不精备,文人士子流连忘返。
  曲阜入夜之后,也是一片繁华,尤其是孔家城,送礼的客人和随从进进出出,大院儿很热闹。
  亥时(晚上九点),张敏在离曲阜二十里外的山林将半月来挖的深坑四周用围栏围好,对外说是养肥肥。
  肥肥肉不如鸡肉和羊肉受欢迎,味道很大,百姓几乎不来,所以也没人怀疑。
  大坑四周铺好防水的东西,到时候银两都会封箱先保存在这里,随后埋起来,派人看守,再想办法运回京。
  同时张敏又命十几个人在曲阜租了家店,半月前从京城运了十几车土,这些土用粮食袋装着,外人看来是粮食。
  等孔家粮食运出,他们会立刻装到自己车上,扮作粮商,扔掉土袋,换上孔家粮食。
  听说孔家粮仓有批上好粮种,是去年孔家以祭祀名义无偿收去的。
  张敏差七八个人扮作厨子,以作为祭祀孔子的名义混进府中,在元宵里下蒙汗药。
  另外派几十个骑马半夜从曲阜大摇大摆的过,就算曲阜县衙敢来人,直接捆了丢到路边。
  看了眼大坑,张敏点头,今后怕是每年都要用到这里了……
  安排妥当,张敏贴好胡子,翘起兰花指进了曲阜城,带着几个随从去小吃摊前吃粉团。
  张敏是同安人,这元宵节自是吃口汤圆,街边摊儿前,数这大姐铺子热气腾腾的,看着很有食欲。
  路边人来人往。
  “夫人,你瞧那野鸭子花灯。”
  “我滴亲娘嘞,那是鸳鸯!”
  “那花灯的盘扣好看。”
  “死开,那是同心结!”
  男男女女议论着两街花灯。
  “早些回去,最近不太平!”
  “对啊,听说那伙山贼又出动了。”
  这时,又有一个中年汉子牵着個孩子从摊儿前过。
  “看撒木。”
  “俺想吃粉团。”
  “胡落落,那歇苦歇苦。”
  孩子并不走,盯着张敏碗里的白胖软糯汤圆,咽口水。
  中年汉子看了眼,家里连糖都买不起,吃顿元宵都是稀罕物,扯着孩子走了几步。
  过了会儿,那中年汉子又走回摊儿前,咬牙道:“大妹子,给俺来一碗。”
  厨娘道:“二十文,旁边坐。”
  “我滴亲娘嘞,二十文啊!”
  张敏看了眼,继续吃着,这些百姓二十文一碗汤圆都不给孩子买,平日里十文钱,过节涨价了。
  “你吃,俺喝汤。”中年汉子对孩子说着,拿出一张宝钞递过去。
  “要铜子儿。”
  宝钞在洪武时还管用,自永乐往后便很少了,百姓都不收,觉得宝钞容易旧容易烂,且官府不给兑换,又很难找开。
  汉子又从鞋子里扣出几枚铜钱,再从上衣摸出十几文铜钱,数了七八遍,依依不舍的递给老板娘。
  又垫着脚看了看锅里,怕老板娘少给煮一两个汤圆。
  张敏皱了皱眉,吃完后和随从说了几句,起身离开。
  厨娘随后端了两碗上来给中年汉子道:“这碗是那客官请你的,吃吧,我给你多放了两个,一碗,保你吃饱。”
  中年汉子看了眼远去的张敏,心里疑惑,这人看着女里女气,出手倒是阔绰,谢谢了,今年收成不好,俺在码头扛大袋,都好久没吃饱饭了。
  ……
  ……
  孔家城。
  大门对面。
  沿街几百米灯笼火红,门口石狮子旁边拴着两只狗,狗槽里是孔家剩下的鸡鸭鱼肉,那狗看都不看一眼,兴许是吃腻了。
  大明只富贵人家养宠物,其余的野狗野猫都是饿肚子。张敏看到狗盆里的肉和烧鸡后。
  远远对着孔家啐骂道:“这群狗东西啊,杂家瞧这孔家一群后代,真不是好货!”
  说完似乎又想起什么,赶紧把自己的兰花指收了起来,领着几个随从离开大街,去研究孔家的粮仓和银库,规划撤退路线。
  到子时,孔家城才安静下来。
  孔弘泰领着族中两个弟子出来时看到院儿里酒席上都趴着呼呼大睡的亲朋好友。
  “二叔,咱们酒就是好,你看他们都喝趴下了。”
  孔弘泰笑道:“都是上好的粮食酿造的酒,怎么可能不好……呃……”
  忽然,孔弘泰话音止住,微微皱了皱眉头,疑惑的看着自己脚下,流出一条嫣红色液体,这是……血。
  哪里来的……
  疑惑间回头一看,后面廊下本站着会客的几个子弟都倒在了地上,几名蒙着脸的山贼从屋檐飞舞落地,眼里露出凶狠。
  下一刻,一道棍风迎面而来,随后向下击打在孔弘泰膝盖。
  “啊——呀!”
  孔弘泰感觉双腿剧痛,随之惨叫才发出,便被直接绑了起来。
  “怎么他们几个没事!”
  “兴许是没吃下药汤圆。”
  “咱们大王说了,这次抢了和梁山泊的好汉共事,这孔家便当是咱们入伙的了。”
  孔弘泰剧痛之中,听到两人这般对话。
  但双腿的疼痛很快让他眩晕过去。
  与此同时。
  曲阜百姓住在周边,听到砰砰几声砸门后,都躲在屋子里面。
  好在山贼只砸了几下门,便往孔家城而去。
  大街杂乱吵闹。
  “驾!驾!”
  孔家大门打开,黑衣人鱼贯而入。
  “字画,古董都拿走!”
  “你们几十个人粮仓,我们带他们去钱库。”
  也有清醒的丫鬟和家丁,到处喊着抓贼,呐喊声中,翻箱倒柜的声音和脚步声混织在一起。
  有过来阻拦的家丁,被大汉直接撞开,失去控制,撞翻了桌椅,砸坏了木凳子,在地面摩擦几米才停下,嘴里还嚷嚷着:“抓贼啊!”
  掀翻的桌椅,酒菜,盘子,撞倒四散的煤炉,犹如地面开火花,惊散着跑开的女眷。
  有亲朋恐惧看着山贼,边弄喝酒醉了的人,见拉不动,索性甩开膀子爬到桌下。
  “老爷!”
  孔家混乱并未减弱,桌椅倒地。
  狗乱吠猫乱窜,摇晃的花灯噼里啪啦燃烧,孩子在远处大哭,人群中也有喊着自己同伴的。
  但他们很快不喊了,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山贼只拿着明晃晃的大刀,除了孔弘泰和几个子弟受伤,其他的人并没有被山贼胁迫。
  这群山贼个个都是将近两米的大汉子,拿着桌子腿,顶门杠当武器,将孔家粮仓的几处院墙直接撞个窟窿,一人扛着三麻袋粮食,脚下麻利。
  孔弘泰书房和当初孔弘绪的书房被翻得乱七八糟,各种女子肚兜,还有与官员来往书信,不堪入目的东西被丢弃在院子里。
  街上有更夫大喊:“好多山贼啊!”
  半刻钟后,曲阜县衙的衙役才提着裤子披着袄子,七零八落的跑到孔家城门口一瞅。
  瞬间往回跑,俺滴个亲娘嘞,还是回去吧,山贼太多了,明儿再说,他啥都没看见。
  与此同时,城外山上大坑边。
  张敏每个箱子都检查后,金叶子,银饼,宝钞和金银锭麻利上锁封白条,放进大坑。
  随后又有两车拉上来。
  这条路打着养家畜的幌子,五六天前就已经开平了,专门搞了十几头骡子在山下接运马车运来的金银锭。
  骡子走山路是很稳,这是朱见深与张敏提醒过的。
  到下半夜时,骡子运上来的箱子越来越多。
  待清点统计完后,张敏又让参与的手下当着自己面换衣服。
  几十个大汉将土袋子直接倒在坑面上,随即将旁边圈里那群肥肥崽都放了出来。
  大肥肥容易拱土,小的保险。
  这时,山路也上来一群番子,其中一个道:“禀提督,粮店粮食也全部换袋存好,约有两千三百多石。”
  此次出动有上百番子和一百多的大汉,十几个档头,领班,近乎大半个东厂,他们倒也尽力抢了。
  张敏看了眼东方,天快亮了,带来的东厂番子开始算账。
  这粮食顶多是孔家城从祭田,三屯和五大庄的粮食,还不算官庄,他们每年不好的年景,也收八九百石。
  每年光是从祭田收银,就有八千六百多两。
  孔家上下还有专门凿冰的冰冻差和瓜果差,专门给孔庙搭棚的天棚差,这些都有朝廷拨下的银。
  还有加上曲阜各庙,各书院,村庄集市收税,每年约几百两,另外收的香椿芽,肥肥肉,火腿,干菜,棉花,花炮,学田,孔氏门下的各府书院,私田所得银两更是过千。
  衍圣公每年有俸禄七百多石,本色米237石6斗,虎骨,鱼翅,海参,燕窝和鲍鱼,熊掌,驼蹄,猴头,干贝,银耳,竹笋,鱿鱼干,海菜,红白糖和茶叶,砖茶。
  还有唐代程咬金的大红名帖,吴道子的画,唐代的古董,汉代的刀剑,鸽子粪里还有五十多坛绍兴酒。
  这些东西都为了防止生虫,做了保存。
  这次从鸽子粪底下找出来的玉器和瓷器,铜器装了十三箱,大豆约三十多袋,高粱米一千五百石。
  至于那些散装的药材,因为时间太紧张,装到天亮才装了一小半。
  “提督,这里有孔家的账簿。”番子恭敬送上。
  张敏打开一看,不由得愣了,这比宫里还优越啊,瞧瞧,为了种花丛独山湖拉的十几车鸭蛋。
  十几车鸭蛋用来沤肥料!
  百姓连饭都不吃起,你们用鸭蛋做花肥!
  “提督,那孔家还有半人高的牛油蜡烛,我们扛了两根,剩下的没来得及装,天亮了,怕衙门人来了。”
  “好了,你们安排他们,分几批悄悄回京,不许泄露半字,否则便是天涯海角,你们也得死!杂家说的,可都记住了?”
  “是,提督,他们已经装扮成各类人准备回京,留下三十人再此守着。”
  张敏道:“不,杂家亲自守着,粮食扮作粮商运。至于宋朝皇帝的画和元朝黄公望的画,做好保存,找江南的富商,打听价钱,派人乔装去卖!”
  这与三国时摸金校尉有何异,张敏摇摇头,不,他们这是替朝廷惩治大明的贪官污吏。
  想到几十车鸭蛋只发酵花肥,张敏就觉得浪费,想当年他爹给他都是一块黑饼吃四次,他们用鸭蛋,浪费粮食。
  不由得心底对京城方向竖起大拇指道:“陛下,还是您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