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朱棣奉旨,领兵回朝!


小说: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作者:早餐羊奶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1509/ 为您提供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议事厅内的笑声、议论声,充满了乐观的昂扬奋进势头。
  朱棣行至外面,听到里面的声音,不由笑了。
  创业,有这种氛围,是一个十分好的现象。
  而在这四海之上拼搏创业。
  更需要这种昂扬奋进。
  “在议论什么?”
  哗啦!
  朱棣含笑声传入,议事厅内,海陆、文武三班人齐齐起身,海陆两班,训练到位,身体笔直,昂首挺胸。
  蒋进忠瞧着,不由羡慕。
  相比之下,他们文官这边,人数少也就罢了。
  大伙儿缺少了这种气势。
  当然,除了东旭。
  可他又不能,把手下的文官,全都聚集起来,让东旭按照海陆的训练方式训练。
  朱棣身影出现在外面,朱雄英牵着小雍鸣的手跟在后面。
  朱棣来到主位坐下后。
  两孩子静静站在旁边。
  “拜见王爷!”
  三班人齐声行礼。
  朱棣摆了摆手,“都坐。”
  “谢王爷。”
  三班人落座。
  朱棣目光在众人脸上环视而过,收回视线,笑道:“刚才听你们议论,看来你们也猜到了。”
  “不错,就是决议谁跟我回朝,留下来的人,又要做什么。”
  ……
  他琢磨着,辽东战局恐怕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朝廷这些年,这么大张旗鼓的备战、编练新军。
  北元若是没有察觉,那才奇怪。
  估摸着,北元也要收缩兵力。
  所以,辽东方向,守不住的情况下,北元一定不会死守,把兵力浪费在辽东。
  辽东的地形地貌,到底还是不如草原更开阔,更有利于骑兵随意游动作战。
  所以,一旦辽东出结果,老头子肯定会传讯给他,让他领兵北上。
  现在把回朝之后的事情安排好,接到命令后,他就能马上动身了。
  现在都九月份了。
  也不知,妙云生时,能不能赶得上。
  估计是赶不上了。
  ……
  “这次,海军全部和我回朝。”
  俞靖顿时咧嘴笑了,起身铿锵领命:“遵命!”
  朱棣压了压手,看向沈至:“光海军战船,运送不了咱们这么多人,沈至,你和福建等地的朋友们,打声招呼,到时候,我需要雇佣他们空闲的货船。”
  “王爷放心吧,送兄弟们回去的船肯定管够!”沈至拍胸脯保证。
  自从听到辽东捷报不断传来。
  大家都在议论,王爷可能要回朝了。
  远航回来的货船,在卸货后,都没有出动。
  就等着送王爷回朝。
  一来,大伙儿感谢王爷,以前也没什么机会报答,这回总算有机会了。
  二来,现在福建以及江浙偷偷搞海贸的,谁不想和王爷搞好关系?
  眼下这样的机会,是让大家少赚了点钱。
  可长远看,好处多多。
  谁都不是傻子。
  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一万多将士。
  海军两百艘战船。
  大大小小的海商,再凑一百艘海船,完全没问题。
  朱棣笑着点头,转而看向陆军,“第一镇跟我回去,第一混成协步兵留下,炮兵营、骑兵营跟我回去。”
  步军训练足够,打几仗就能成为精锐。
  可骑兵、炮兵属于技术兵种。
  不但要大量训练。
  更要大量实战经验。
  带他们回去,参与北征这样的大战,绝对锻炼人。
  四海之上,没有这种双方百万兵力的大规模战争。
  ……
  一番商议后。
  朱棣让其他人离开,留下蒋进忠,“进忠,我走后,咱们在海上这块基业之地就留给伱了,这回离开,前前后后,恐怕一年都未必够。”
  北元也不是软柿子。
  尤其在草原上,想要寻求决战是十分困难的。
  要不然,历史上‘他’也不用五次征塞了。
  “海军送我们回到金陵后会尽快回来,我不在期间,还是按照咱们既定目标,继续完善东番的乡土村社建设,改造部落民,尤其是改造同化部落民,一定要总结出一套可用的经验来,将来咱们要从中原迁徙百姓,但终究也不可能一直从中原迁徙……”
  改造、同化四海之民,使之接受中原文化,认同中原文化,认同他所推行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理念,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
  ……
  蒋进忠认真听着。
  最近几年。
  他已经越发清晰察觉到王爷的担心了。
  担心被中原添堵。
  所以,才要尽可能不断完善乡土村社。
  使东番岛上的十数万百姓,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同时,尽快探索出一套,同化改造四海之民,行之有效的法子。
  待朱棣话落,蒋进忠起身郑重道:“王爷的交代,我记住了,一定不让王爷失望!”
  ……
  于此同时。
  皇宫。
  蒋瓛满脸喜色,急匆匆从六部衙门外经过。
  百官注意到,纷纷议论。
  “看这鹰犬的样子,应该是好消息。”
  “这段时间,尽是好消息,难不成,辽东有了结果?”
  “多半是!”
  “如此,朱四郎怕是要回来了!”
  ……
  百官猜测,辽东战役有了结果时,纷纷面露喜色,可当有人提及,朱棣即将回来后。
  议论声瞬间消失。
  短暂安静后,议论声再次响起。
  “四月份,徐妙云母女回来,就那般声势动静,这回,还不得天下震动?”
  “火炮战船,一个镇私兵,怕是想不震动都不可能!”
  ……
  蒋瓛并不知百官议论内容。
  一路来到御书房外。
  小祈婳蹲在御书房门口外,一个人玩着抓羊骨头的游戏。
  蒋瓛扫了眼,询问宫女:“皇爷现在忙吗?”
  “禀指挥使,今天是考校太子兵法的日子,陛下和诸位大人正在里面……”
  蒋瓛点点头,便不再说话。
  这个时候,就是有再大的好消息,也不能去打扰。
  尤其是北征在即。
  太子的领兵能力,也终于要施展了。
  更是不能干扰。
  收敛思绪,低头看着一个人玩的小祈婳。
  这几个月。
  朱四郎家长女,可是享尽皇爷的宠爱,极尽尊荣!
  整个皇宫,所有人都得惯着她。
  除了六七月份,徐妙云和皇后回土桥村时,短暂离开两个月。
  徐妙云临近生产,再次被接回徐府后。
  朱祈婳再次被接入皇宫。
  皇爷天天上朝都带着。
  宫中的皇子、皇女们见了,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皇爷日理万机,皇子、皇女们一个月也未必能见到皇爷几次。
  朱四郎家长女,却有资格,天天跟在皇爷身边。
  这也就罢了。
  太子妃对这个没规矩的小丫头也喜欢的紧。
  朱祈婳在皇宫期间,隔三差五,就被太子妃接到东宫住。
  据说,太子妃将朱祈婳视若己出。
  也是,太子妃不能生养了。
  想要个闺女,也再无可能。
  吱呀!
  开门动静,打断蒋瓛思绪。
  蒋瓛忙转身面向殿门,低头,高捧信报,大声道:“陛下,辽东大捷喜报!”
  朱标刚开门,愣怔一下,笑道:“快进去向父皇汇报。”
  一群人再次折转回御书房。
  小祈婳也不玩了,像个小尾巴,好奇跟进去,迈着小短腿,小跑超过众人,跑向御案。
  蓝玉等人。
  乃至朱标,也不敢在御书房内跑。
  在众人注视中,朱元璋笑着把小祈婳抱在怀中,然后看向蒋瓛,“说说吧。”
  蒋瓛瞥了眼小祈婳,低头,“禀陛下,中山侯从辽东送回消息,辽阳王纳哈出已经彻底被驱逐出辽东,朝廷兵锋,已经直抵北部女真部落,中山侯已经停止进攻,依托地形,布置兵力,修筑兵寨……”
  众人纷纷露出激动笑意。
  朱标默默握紧拳头……
  辽东战局已定。
  就意味着,北征要提上日程了!
  朱元璋接过信报,又仔细看了遍,吩咐道:“八百里加急,传令朱棣,命其尽快安顿好福建、东番、巴拉望岛事宜,尽快回朝!”
  “祖父,阿爹要回来了?”小祈婳听朱元璋提及朱棣,顿时抬头,眼巴巴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不由笑了,低头道:“对,再过段时间,你阿爹就能回来了,咱大孙女,高兴吗?”
  “高兴!阿爹要回来了,我阿爹要回来了!”小祈婳高兴拍手,挣扎从朱元璋怀中下地,跑到徐达面前,“外公,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娘亲,今天我跟你出宫。”
  徐达应下后。
  众人才又开始讨论其他事情。
  当天,八百里加急,从金陵出发。
  “燕王要回来了。”
  “传令兵,就是八百里加急赶往福建的!”
  “终于能真正见识燕王的海陆新军了,也不知,燕王的陆军第一镇,比起太子卫率如何?”
  “应该不会差太多吧?虽然太子卫率有朝中各级将领关照,并且有很多资源,可新军的练兵法子,毕竟是燕王想出来的。”
  ……
  当八百里加急传令兵离开后。
  金陵城内,关于朱棣的议论,瞬间高涨。
  ……
  半月后。
  徐辉祖乘坐福建海商提供的船只,缓缓进入鸡笼屿海湾内。
  尚未登岸。
  俞靖听到海军将士汇报,就第一时间跑去码头迎接。
  徐辉祖刚登上码头,就迫不及待询问:“辉祖,是不是朝廷的命令来了?”
  徐辉祖笑看俞靖。
  俞靖比他大几岁。
  俞靖未去水师效力时,大家也经常在一起玩。
  很显然,俞靖已经迫不及待想回朝了。
  “你们海军磨合训练好了?回去可别给我姐夫丢脸。”徐辉祖笑着点点头。
  俞靖得到准确答案后,顿时激动握拳,随即抓住徐辉祖,拉着就往陆军大营方向而去,“快去把这个消息告诉王爷,兄弟们早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徐辉祖忙招手,让传旨的传令兵跟上。
  ……
  陆军大营帅帐。
  “朱棣接旨!”
  朱棣带着第一镇、第一混成协将领跪倒接旨。
  “辽东大捷,北征即将开始,朱棣带陆军第一镇尽快回朝……”
  ……
  “钦此!”
  谭渊为首的兄弟们,纷纷激动抬头,看向朱棣。
  “臣领旨!”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