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沐英忧心朱标、朱雄英,朱棣出走!


小说: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作者:早餐羊奶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1509/ 为您提供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楼别院。
  初夏荷塘景色,也格外雅致,别有一番风韵。
  欢悦琴音从小院阁楼后面飘出。
  经过的侍女、家丁总忍不住顿足看一眼,偷偷笑笑,小声嘀咕一句,别人听不到的话,脚步轻拿轻放离开。
  生怕惊了小院雅致。
  塘边垂柳下。
  一家四口。
  徐妙云为丈夫、儿女抚琴,时不时抬头,视线含笑投向塘边嬉戏的一大两小。
  两小家伙,已经一岁半了。
  爬在朱棣怀抱中。
  每当朱棣捏着一点馒头碎屑扔到水面,一群色彩多样的锦鲤出现时。
  两小家伙就格外激动。
  向水面伸手,在朱棣怀中挣扎,似乎想跃入水中,和鱼儿游玩。
  朱棣牢牢抱着。
  每当这时,两小家伙就急的不停喊着‘阿爹阿爹’。
  ……
  一派其乐融融中。
  管家刘叔拿着拜帖,匆匆来到小院院门外。
  听到两小家伙稚嫩喊着‘阿爹’的声音,顿足,低头看了眼,小声嘀咕:“西平侯也是,什么时候不能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府中上上下下,都不舍得打搅小姐、姑爷一家人。
  西平侯倒好。
  刘叔跺了跺脚,走了进去。
  沐英不是一般勋贵。
  是陛下和皇后养子。
  就连姑爷见了,也要称呼一声大哥。
  脚步声传来。
  徐妙云弹琴动作停下,朱棣也听到动静转身……
  刘叔忙快走几步,“姑爷,西平侯登门拜访姑爷,这是拜帖。”
  朱棣接过拜帖看看,扭头,苦笑,“不出意外,应该是这几日,城中议论,惊动了大哥。”
  上次他春闱结束,沐英凯旋回城时,双方相遇后。
  这段时间,也遇到几次。
  不过都是点头打个招呼。
  沐英有意和他保持距离。
  他也没想过结交谁。
  来到大明都两年了,双方也没正式说说话。
  今天,沐英主动找上门,猜都能猜到因为何事。
  胡惟庸第二次请辞后,消息传开,百姓议论着议论着,就歪楼了。
  竟然要他担任左相。
  只能说,百姓心中那种朴素太可爱了。
  甚至,议论中还牵连到了大哥,并且把洪武九年发生的事,也翻出来。
  认为他做不了左相。
  一定是大哥从中阻挠。
  他不清楚,这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引导的结果?
  还是百姓根据自身获取的消息,揣测判断的?
  虽然,这几日,他和妙云一直待在府内,深居简出。
  但可以肯定,百姓这些声音,一定引起了朝堂暗流涌动。
  很多人,太想看他和大哥反目成仇。
  朱棣合上拜帖,“刘叔,把西平侯请到阁楼小院吧。”
  “哎!”
  管家应了声,笑着离开。
  徐妙云眉头微皱,“你不出去,就在小院迎接,是不是慢待了大哥?”
  虽然开国后,沐英又改回本姓。
  可不管怎么说,沐英都是皇家人。
  哼!
  朱棣笑哼道:“大哥分明就是来敲打我的,我接下拜帖,请他进来,给他机会耳提面授敲打就不错了,出去迎接,那不是把脑袋送上去,让他敲打?”
  “你夫君没脾气吗?”
  徐妙云不由被逗笑。
  她就喜欢四郎发脾气的样子。
  朱棣紧接说:“再等几天,老头子要是还不安排我去哪儿为官,咱们就回村,总待在泰山家,也不行……”
  徐妙云点点头。
  她知四郎想离开的原因。
  事态的发酵越来越不好。
  以后,类似大哥沐英这种,找上门的人,或许还会有很多。
  四郎担心,继续呆在阿爹府中。
  外人会因抵触、排斥、忌惮四郎,而抵触、排斥徐府。
  ……
  朱棣、徐妙云说着话,抱着两小家伙来到别院外。
  片刻后。
  沐英跟着刘叔,出现在视线中。
  沐英远远看到朱棣夫妻二人,不由加快脚步。
  “老四!”
  “大哥。”
  双方寒暄后,小夫妻两带着沐英来到阁楼后面的荷塘边。
  沐英看垂柳石桌上的琴,以及塘边的馒头碎屑,把这些细节串起来,脑海就描绘出刚才的一幕。
  他这个恶客,打搅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收敛思绪,看向朱棣、徐妙云,“外面都吵翻天了,你们还真是好雅致。”
  是根本不在乎。
  还是足够自信?
  朱棣、徐妙云听懂沐英的言外之意:外面的事情,你们应该有所耳闻吧?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朱棣笑笑,做请的手势。
  请沐英在石桌旁坐下。
  徐妙云把琴搬走,放到旁边,不紧不慢,烧旺石桌上的小泥炉,为两人煮茶。
  朱棣抱着两小家伙,看着徐妙云优雅煮茶的动作,视线转移到沐英,笑道:“只要咱们家老头子在,谁也翻不了天,大哥就把心放到肚子里,既然来了,就尝尝妙云的泡茶手艺。”
  徐妙云笑笑。
  沐英看着小夫妻二人,视线落在两个好奇观察他的小家伙身上。
  两小家伙现在越来越好看了。
  完全继承了老四和妙云小妹样貌优点。
  听说,平日里特别省心,老四深陷草原时,连续闹腾了一个多月,就连陛下和皇后都惊动了。
  黑豆豆的大眼睛,格外明亮灵动,充满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又有老四和妙云这样的父母,言传身教,将来肯定优秀。
  他们家的孩子,都是让奶娘带着。
  可老四和妙云,据说,即便回到徐府,有条件,也是亲力亲为,根本不让侍女插手。
  老四一个优秀已经让很多人头疼了。
  小雍鸣若是……
  老四话中言外之意,他也听明白了:只要咱们家老头子在,谁也翻不了天。
  有两重意思。
  第一层,就是字面意思,的确只要陛下在,无论是谁,都不可能翻天。
  第二层意思,直接暗示他:别来找我麻烦,老头子这么能耐,我现在走到这一步,都是老头子折腾的结果。
  最后,让他把心放到肚子里,尝尝妙云小妹的泡茶手艺。
  在暗示他,最好只叙亲情。
  哎!
  他们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妖孽!
  沐英默默叹了口气,收回视线,低头看着徐妙云洗茶,再抬头,郑重看着朱棣,“老四,你这么聪明,大哥今天为何而来,你肯定清楚。”
  朱棣不可知否点头。
  满腹苦笑。
  沐英不听劝,非要谈论这些事,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是大哥的铁杆支持者。
  ……
  “老四,你太优秀了,我们身为臣子,兄弟,应该主动藏拙,主动低调,洪武九年、洪武十年,你一直做得很好,为什么现在就不能继续了?”
  沐英目光恳求,看着朱棣。
  他不想看到有一天,这个家,兄弟反目。
  陛下、娘娘要在亲骨肉间,做出选择。
  那一定是最大的人伦之痛。
  徐妙云斟满一杯茶,递到沐英面前,莞尔反问:“大哥,四郎低调过,忍让过,可似乎,没人愿意放过他。”
  沐英大哥的要求太过分了。
  凭什么就总得四郎付出!
  别说,已经答应父皇,给大哥做磨刀石。
  就算没答应。
  今天她也要问一问沐英大哥,凭什么,就总要求四郎受委屈!
  “当初四郎低调、忍让时,被找麻烦时,沐英大哥怎么不站出来,替四郎说句话?”
  沐英脸火辣辣。
  低头。
  余光看向朱棣。
  之前,他就听说,老四宠着、惯着妙云小妹。
  现在看来,一点儿都不假。
  按理说,这种场合,就没妙云小妹说话的份儿。
  这丫头。
  以前就厉害,被人戏称女诸生。
  给老四做了妻子后,被老四宠着、惯着更厉害了。
  “大哥,别说四郎没什么野心,四郎有,我都会阻拦的……”
  四郎那个噩梦后。
  她就恨不得马上离开大明。
  再也不想让四郎掺和大明这趟浑水了,他们爱怎么斗怎么斗。
  ……
  就在沐英作客徐府别院时。
  刘伯温匆匆入宫。
  却被挡在御书房外,“诚意伯,陛下正在召见蒋指挥使。”
  刘伯温冲宫女点点头。
  不出意外,应该是城中舆论,引起陛下重视。
  这样便好,这样便好……
  ……
  御书房内。
  蒋瓛恭敬弯腰,低语汇报:“皇爷,臣动用了锦衣卫在金陵城内所有眼线探子,并未发现,有关太子阻止朱状元做宰相的言论,与朝中各位大人有关,是百姓,通过他们所获取的消息,胡乱揣测……”
  朱元璋认真听着。
  紧皱的眉头舒展。
  舆论没什么。
  本来就是要磨练标儿。
  他在意的不是内容。
  而是散播内容者的险恶用心!
  若只是百姓胡乱揣测,倒也没什么。
  “之前,捧老四的舆论推力,都来自哪些方面,查清楚了吗?”
  蒋瓛微微愣怔,‘皇爷就不关心,眼下舆论,对太子爷的伤害?皇爷到底想干什么?朱四郎难道比太子爷都重要?’
  思绪剧烈起伏同时,不敢耽搁,忙道:“已经查清了,刚开始胡相、朝中很多大人,乃至太子爷系统内一些人,都有人参与……”
  这些人都是些老狐狸。
  当察觉江宁利益受损的士绅,参与进来后。
  就悄悄收敛。
  任由江宁那些士绅推动舆论。
  ……
  朱元璋听到还有朱标系统内的支持者,不由微微皱眉。
  ……
  蒋瓛汇报结束,见朱元璋皱眉出神,小心翼翼试探,“皇爷,要不要控制城内舆论?”
  朱元璋闻声回神,摇头,“不用,你下去吧。”
  不用!
  蒋瓛震惊!
  过往,若是有人这般中伤太子,皇爷早动手了。
  皇爷现在,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猜不透了。
  “是!”
  蒋瓛离开后,宫女汇报刘伯温到了。
  朱元璋没有第一时间让刘伯温进来,转头看向身侧女官,“太子这几天在做什么?”
  他想确定,标儿有没有受外面舆论影响。
  老嬷嬷忙答道:“禀陛下,太子和往常差不多,每天都处理折子到很晚,就是这几日,去美人殿的次数比往日频繁一些,据悉,太子爷这段时间,为了不打扰太子妃,学习兵法,转移到了美人殿……”
  朱元璋微不可察点点头。
  标儿学习老四注解的孙子兵法之事,他知道。
  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给他写一份心得体验。
  汤和奏报。
  老四给了丘福、朱能一本自己编写的兵法操典。
  汤和在奏报中,称赞不已,并且上报他,要让大辽河卫,按照老四的操典,进行实战检验。
  据悉,其中也有集中运用火器。
  按照老四成书的时间估算。
  这个时间,沐英还没有集中一万火铳手,发起白石河大战。
  他也在等汤和的好消息。
  也不知,实战检验如何。
  ……
  片刻后,朱元璋收敛发散的思绪,吩咐:“让刘伯温进来吧。”
  殿外。
  刘伯温得到准许后,拄着拐杖进来。
  简单君臣礼毕后,抱拳作揖,“陛下,朱状元已经点状元,臣恳求陛下,早点安排朱状元去处,让他远离金陵……”
  朱元璋一听就笑了。
  老滑头分明也是为了金陵城尘嚣喧上的舆论而来。
  “咱还以为,你来找咱,是建言让老四做宰相,你好脱身……”
  ‘这样做,岂不是害了燕王!’
  刘伯温苦笑,也知道朱元璋在开玩笑,随即抱拳道:“臣被陛下说动心了,想做一回宰相,现在可不想让给朱状元。”
  皇帝要磨练太子。
  这没什么。
  他虽然忧虑,但也支持。
  毕竟,太子爷太顺了。
  皇帝鼎力支持的缘故。
  有影响力、有能力的大臣,不是太子的老师,就是太子的伴读。
  最刺头的武将勋贵,老一辈的是看着太子长大的。
  年轻一辈,蓝玉、沐英等人和太子关系极好。
  大明的太子,历朝历代的储君看了都得眼红。
  但这也造成。
  太子得到这一切,来的太顺了。
  现在看,太子继承皇位,的确能压住所有人。
  可就怕,太子遇到波折!
  ……
  但磨刀可以。
  不能一开始,就这么烈火烹油。
  总得让太子有个适应阶段。
  ……
  朱元璋听着,渐渐认真,等刘伯温话落后,说道:“这样吧,明日早朝,咱让老四来参加,宣布他的去处……”
  刘伯温好奇问:“陛下,准备让朱状元去哪里?”
  ……
  临近天黑。
  朱棣、徐妙云送沐英出府。
  临别前。
  沐英看看朱棣、徐妙云,犹豫一下,还是说道:“老四,教导雄英要认真、也要谨慎……”
  说话同时,思绪不由被拉回前些日子,和太子单独座谈时一幕。
  太子提及,老四那种,不想听别人说话,就霸道让别人说都不敢说的行为。
  担心雄英将来也如此。
  太子说,这件事,只与太子妃以及他提及。
  当时他就明白太子的意思。
  太子希望他委婉提醒老四。
  对于老四当日朝堂阐述乡土村社的霸道行为。
  或许是武将缘故。
  他到没觉什么。
  不过是做事方法不同罢了。
  老四是直接让一些废话及别有用心言论,说都不敢说出来。
  太子则希望,所有人都敢说话,听者,自己去分辨。
  两种办法,孰优孰劣,说到底,全凭听者,是否贤明。
  没有优劣之分。
  他之所以委婉暗示老四。
  是担心将来。
  雄英真把老四的霸道学会了。
  必然和太子理念起冲突。
  必然为太子所不喜。
  这才要命!
  ……
  朱棣、徐妙云目视沐英离开。
  朱棣微微皱眉。
  徐妙云低语,“沐英大哥应该是从大哥那里听到了什么……”
  朱棣点点头。
  大哥不喜欢他这种霸道做法。
  当日早朝结束时,就规劝过他。
  徐妙云看向朱棣。
  雄英,那么崇拜四郎,还是个孩子,她也很喜欢,不好说什么。
  可大哥让沐英大哥委婉暗示四郎,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为什么,不直接和四郎说?
  大哥想的太多,有顾虑?
  嗒嗒嗒……
  急促马蹄声,打断朱棣、徐妙云思绪。
  一名太监策马而来,在台阶下翻身下马,小跑来到朱棣面前,笑着急促道:“殿下,皇爷吩咐,让殿下明早上朝,决定殿下去何处为官。”
  呼!
  徐妙云暗暗松了口气,唇角浮现笑意。
  终于要走了。
  也好,能离开金陵这个是非窝了。
  只是,四郎离开,雄英也要跟着离开。
  明日早朝,恐怕又要有些波澜……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昨天忙完了,今天痛痛快快睡了一天好觉,从明天开始,恢复每章至少五千字,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弱弱提醒:月底了,月票再不投就报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