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整体


小说:反清   作者:崛起的石头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1491/ 为您提供反清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肉粥,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在如今乱世,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最值钱的就是粮食。
  用粮食去供养军队,尤其是几万,十几万人的军队,人吃马嚼,比任何开销都大。
  肉粥这种东西,就连李自成也只有在潼关之战前提振士气的时候才舍得下血本。
  如今在西安城内的几万大顺军主力,只有前营有这个福气,其他营的顺军都要眼巴巴看着。
  这种赏赐,不算低了,比起拿到那些硬邦邦的银子,肉粥的诱惑力显然更大。
  那一部的顺军士卒,皆因为本部的部总回答沾光,一时间人心靠拢,那部总的威望也提高了不少。
  其余前营士卒,看见这样的情况,眼中怀疑的目光全都变为了渴望,只等着李自敬再问些什么。
  李自敬却是没有再去问,开始在众人眼前来回踱步。
  现在,李自敬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前营数千士卒的目光,有人甚至吧唧着嘴,随时准备抢答。
  “一步一鼓为缓进,十步一鼓为速进,鼓声连续为冲锋。”
  “这是我大顺军中的规矩没错,可我李自敬的规矩如今也该立一立了。”
  “我刚才说过赏罚分明这四个字吧?”
  “有赏,也就有罚!”
  言至于此,李自敬的眼眸微微凝起,场内的气氛为之一肃,前营士卒立即站得笔直,抬头挺胸等候下文。
  方才李自敬给那一部的赏赐深入人心,肉粥比百两白银的说服力更高,这些大老粗们,至少明白了一件事。
  这个新任的制将军,会说话算话,下的令不含糊。
  气氛肃穆下去,李自敬微微点头。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昨夜夜读武经总要一书,李自敬特别看了其中的练兵条例,看到一句话时,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戳到了点上。
  应进不进,应退不退,应坐不坐,应起不起,应簇不簇,应捺不捺,皆为临阵失仪之罪。
  一支军队,想要真正形成战斗力,首先要做到识旗号,辩金鼓,明号令,分阵列,知进退。
  也正因为前人智慧,让李自敬不至于在大训的首日不知所措,知道了从何开始练兵。
  这些前营士卒,就算是普通士卒,也都是一路跟着李自成退过来的,底子都不错,欠缺的就是习和练。
  这些人,与左良玉在武昌招揽的那些乌合之众有着天壤之别,是可以作为日后扩军的骨干练出来。
  但这些都是农民出身的顺军将士,可不是和李自敬一样,看得懂明代繁体倒竖的兵书。
  想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还需要用他们的话来解释。
  李自敬微微作想,缓声说道。
  “共作一个眼,共作一個耳,共作一个心,何贼不可杀?何功不可立?”
  “这句歌谣在明军之中传唱,诸位兄弟该是也都听说过。”
  “有没有人能说出,这句歌谣是何人传唱,从何而起?”
  顺军中有不少人也是明边卒出身,在多年转战中投奔过来,闻言立即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李自敬静静站在原地,等待他们回答。
  不多时,议论声渐渐平息。
  “回制将军,此歌谣乃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所说,此后作为歌谣一直在蓟镇传唱!”
  “小的曾在蓟镇吃过几年饷,听过这句歌谣!”
  李自敬看向说话的那名老本兵,缓缓点头。
  “说的不错,今日集训后,你便可以去和他们一起吃肉粥了。”
  那老本兵期待的就是这个,要不也不会如此尽力回答,闻言神色大喜,连忙单膝跪地。
  “小的谢过制将军!”
  李自敬冲他微微一笑,随后转身。
  “我要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若想做到一可挡百,首先便是百人如同一人,令行禁止,进退如一!”
  “靠的是什么?”
  李自敬走到战鼓旁,一手持旗,一手举起鼓槌。
  “靠的就是它们!”
  “旌旗摇动,战鼓雷鸣!”
  “在战场上,这就是军令!”
  猛然间,李自敬手中的鼓槌向旁侧的战鼓上一敲。
  “咚!”
  一声闷雷般的鼓声响彻在众人心中,可是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李自敬方才的讲话中。
  就连军官们,也都是一脸疑惑,不知所措。
  李自敬的神色阴沉下去,扫望面前的一众前营士卒。
  “你们在等什么?”
  “一步一鼓!”
  “是要干什么?”
  在李自敬再三的质问下,众人这才幡然醒悟,一步一鼓,是为缓进!
  回过神来,前营的士卒们连忙七手八脚地向前,可还有人没反应过来,被后面的人狠狠撞倒。
  一时间,个个摔了个七仰八叉,栽倒一片。
  中军、左营、右营的人此时已经操练了有一阵子,见状都是将好笑又好奇的目光投射过来。
  两名中军将领站在一起,各个脸上都挂着冷笑。
  他们本来就对李自敬这个毫无带兵经验的小闯王不太看好,如今一看,事情的确如同他们料想的一样。
  前营在大训上出尽洋相,作为主力营,居然在西安校场连队列都走不明白。
  队列啊,那可是最基本的东西,若是如此,这前营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
  “那不是前营的人吗,这是在干什么?”
  另一人不断摇头,语气中带有些许叹息。
  “谷将军战死在庆都以后,前营就被打散了,如今新任的制将军小闯王虽然韬略不错,却毫无独领一军的经验。”
  “陛下让小闯王独领一军,很多兄弟都不是很看好,又派他去荆襄,也实在有些冒险。”
  开始那中军将领脸上挂着冰冷的笑,望向前营集训场地。
  “就是,我看倒不如直接编到我们中军算了,省的在这丢人现眼,还号称是主力营呢......”
  “潼关那一战,小闯王韬略的确令人信服,待在西安出谋划策,我看不逊于军师。”
  “可现在却要他独领一军,还是已经被清军打残废掉的前营,我看还是太过高看他了。”
  两人相视一笑,都是转过头各自训练部下。
  在他们身前,身着青色箭衣的中军顺卒们正整齐划一地伴随着鼓点前进,与前营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自敬看着眼前这一片乱象,脸上的表情愈发难看。
  过了好一阵子,前营的士卒们才是再度将队列站整齐了,只不过,每个人的脸上都不好看。
  方才遭受非议的不只是李自敬,也有他们。
  前营的士卒们这才明白,李自敬方才那一番前营是一个整体话中的真正含义。
  的确,在外人眼中他们是整个前营,而不是自己站在这里。
  但很多人心里不服,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事先告诉他们,表现是根本不会有这么差的。
  以往操练,都是事先告知要练什么,才会去练,这次鼓声实在是太突然了。
  “制将军,小的不服!”
  很快,有名部总一脸不忿的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