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到处刷经验值


小说:香江1980   作者:92V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1151/ 为您提供香江1980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对面的马成坤看向马亭强,“不是说这个家伙不学无术,满嘴跑火车吗?怎么又跑到MIT去拿博士学位了?”
  马亭强琢磨了下,“会不会是捏造出来的新闻?”
  他还抱着幻想,毕竟MIT那严苛的录取条件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通过。
  “你让人去打听打听。”马成坤眼神里带着寒意,“我们马家办报这么年,还从来没人质疑我们的公信力,既然他想烧钱挑战我们,没理由怕他。”
  就算干不过《星岛》和《明报》。
  难道还他妈怕这个初生牛犊?
  马成坤接着道:“做两手准备,第一,先去查证这件事情的真假,要是我们没有调查就随便发言,到时候别人是真的,闹笑话的是我们。”
  “别看现在胡仙跟我们一起打压《民生》,但谁知道她是不是跟《民生》达成什么协议,回头来捅我们一刀。”
  “第二件事情,多准备一些钱,我要去找新闻署的人,让他看看我们既有打打杀杀的实力,也有人情世故的能力。”
  既然明面上打压不过,干脆花钱让鬼佬挑刺,给定个性质,到时候《民生》自然成为世人嘴里的笑话。
  毕竟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是展开正常的竞争手段。
  还没到真刀真枪的时候。
  不过看趋势,《民生》势必要把烧钱这一策略执行到底。
  “是。”马亭强点头应道。
  他虽负责对外事务,不过大部分的事情都是马成坤在做。
  有时候新进入报社的职员都不认识他。
  实在是过于神秘。
  看报纸的不止是马家兄弟,吴光政也同样关注到徐洛在MIT拿博士学位的事情。
  “没想到他去美国居然是拿博士学位。”吴光政自己都不禁有些感慨,“一个月不到就拿博士学位,确实是有真材实料。”
  最开始的时候,徐洛自称是他的学弟去拜访他,他也暗查过徐洛的身份信息。
  得出的结论是:查无此人。
  不过他依旧和徐洛交好,有些时候是要灵活使用一些手段。
  更别说他与徐洛的交易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现在他感觉自己的策略是对的,即便不是自己的学弟,但有真材实料。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家伙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哪怕报纸上有些夸张,但这份成绩已经足够耀眼。
  像赵雅之与关之琳,看到《星岛日报》的报道时,都感觉自家的男人厉害!
  不是什么不学无术的骗子,而是一个具有真学问的人。
  《民生日报》除了抨击《东方日报》外,还在报纸上这样描述。
  “徐洛先生乃是截至目前为此,以最短时间拿到MIT博士学位的人,同时也是受到多位经济学教授联名推荐的优秀学士。”
  “绝对可以说是港人的骄傲,是华人的骄傲。”
  “这么优秀的一位俊杰,因为他是从内地来的,就被你们污蔑不学无术,是江湖骗子,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这篇报道一出,港民就被这通操作弄得没反应过来。
  《东方日报》不是说这家伙是个不学无术的江湖骗子吗?
  而且徐洛还被各大新闻媒体推上风口浪尖,黑料频出,如同过街老鼠。
  怎么眨眼之间,人家就跑到MIT拿博士学位了?
  你们报纸的公信力有问题啊!
  完全就是误导大众,捏造事实。
  而且如果此事确实是真的,那可以说是华人的骄傲。
  对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凭空污蔑对方不学无术?
  如《星岛日报》《明报》等报纸也感觉自己受到了《东方日报》的戏耍和蛊惑。
  胡仙第一时间就把手下人叫到办公室来。
  神情严肃询问:“关于徐洛在MIT拿博士学位的报道是否是真实的?”
  “千真万确!”手下的经理认真回答,“美国那边现在已经传遍,而且还得到了MIT与哈佛的确认,此人确实是有MIT与哈佛数名教授的联名推荐。”
  “我知道了,你让美国那边的人多密切注意,有什么情况随时传回来,先下去忙吧。”胡仙说道。
  等手下人离开,她不禁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徐洛突然爆出拿到MIT博士学位的新闻,让《星岛日报》很被动。
  因为自家的报纸一开始也是跟着《东方日报》冲锋陷阵的,然而没有将《民生》干掉,反倒让自家报纸的公信力受到影响。
  本来销量就已经被《民生》的免费策略冲得下滑,若是公信力再受到影响,读者还会选择吗?
  用脚趾头想都能知道是不可能。
  她不得不抓紧时间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星岛日报》外,诸如《明报》《成报》《镜报》《大公报》等报业,均感到自己被《东方日报》给骗了。
  因为他们这些人都是在报纸的头版上公开对《民生》及徐洛的抨击。
  反倒《民生》自己却在娱乐板块疯狂消费徐洛。
  娱乐板块的内容大家也就是看个乐呵,至于是真是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说好的不学无术呢?
  说好的江湖骗子呢?
  各家报业现在极度郁闷,郁闷之余,还是得先想办法查证这件事情。
  此时已经不是打压《民生》,而是如何挽回自己的公信力。
  于是一大波的记者从香港赶到位于波士顿的MIT。
  徐洛现在还在波士顿,因为他准备参加月底的毕业典礼。
  MIT的工作人员通过保罗找到他。
  得知有不少的记者要来访问,徐洛随口问道:“有没有说是从哪里来的?”
  “有说是从香港的媒体,也有说是从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媒体,Mac先生。”工作人员说道,“如果你不打算接受采访,我们会帮你拒绝。”
  “不。”徐洛摆手,“麻烦你帮忙我安排一个地方,我接受他们的采访,就去MIT吧。”
  “好的先生。”
  MIT大学在世界排名第二,一举一动都收到各方的关注。
  而且媒体又是唯恐天下无大事的行业,现在既然爆出这么一个消息,自然是要赶过来采访。
  同时MIT也打算借机宣传自己,虽然他们的入学要求苛刻,但在面对极度优秀的人才,也会破例录取。
  波士顿其他的几所大学也纷纷邀请徐洛前去做交流,即便他们的强项不是经济学。
  但送上门的流量不要白不要。
  ……
  在MIT校园内。
  树立一座讲台,上面摆满话筒。
  一众媒体记者早已经在此翘首以盼。
  纷纷想着自己一会儿要问的问题,现在就等着正主的出现。
  等了差不多一分钟,一名工作人员上台宣布采访开始。
  随后一身得体服装的徐洛出现。
  记者们马上蜂拥上前。
  手中的长枪短炮差点要怼到他的面前。
  一名记者大声询问:“徐生,我是《民生日报》的记者,从香港来的,请问你现在是否已经取得博士学位?”
  “是的,接下来我将参加毕业典礼。”徐洛微笑着道,“这点你们可以和MIT求证,感谢你的提问,下一个。”
  虽然是自家的记者,但随便回答一下就行。
  记者们绞尽脑汁询问比较具有爆炸性的话题,但因为来的记者太多,徐洛也只是简单回复一些问题。
  不过等得知一名记者是英国的《泰晤士报》记者时,他点明那名记者:“这位记者朋友,请你帮我传递一条消息回英国,因为我下一站即将前往英国。”
  “同时我将访问伦敦的各大名校,作为第一个工业革命的国家,我对此很向往。”
  他向往的不是英国,而是想要被撒切尔夫人私有化卖掉的英国航空和英国天然气公司、英国国有石油公司、国有电信运营商、船坞和造船厂、捷豹和劳斯莱斯等等企业。
  虽然他现在没钱,但没钱也可以有想法。
  而且以经济学者的身份前往英国,是最合适不过。
  70年代后期,西方经济陷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与通货膨胀加剧并存的“滞胀”困境,沉重打击一直被他们信奉的凯恩斯主义。
  随着凯恩斯经济学的退潮,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再次请出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称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米尔顿·弗里德曼,芝加哥经济学派领军人物、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
  1976年,因在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滞胀”现象的情况下,他提出永久收入假说,并创立货币主义理论体系,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货币主义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发行的价值总量,不能大于商品价值总量,否则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
  而弗里德曼的思想是:自由市场和个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政府干预往往会加剧经济波动。
  由于这一理论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弗里德曼开始全球之旅,到不同国家推广自己的平衡预算和限制政府开支等主张。
  从去年开始,弗里德曼就成为撒切尔夫人座上宾,成为掷地有声的首相经济顾问。
  正因为经济学家的身份在西方世界极为吃香,徐洛才选择走这条捷径。
  虽然做小说作者,能赚到钱,也能获得名声,不过光是获得民众的掌声还远远不够。
  前往英国访问好处多,最明显的就是,未来十几年那块地还要看鬼佬的脸色。
  此前他都是伪造自己的身份,现在开始就是真正的刷声望之行。
  既然要刷声望,那肯定是要闹得沸沸扬扬,世人皆知,有时候过于低调并不是好事。
  等他结束采访后,各家记者飞快将新闻传回去。
  争取要在第一时间公布出来。
  消息再次传回港岛时,所有报业在关于徐洛的黑料上集体失声。
  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没办法再报道这些内容,而且也必须要报道徐洛拿到博士学位的新闻。
  哪怕再恶心,也得发出去。
  毕竟别人都发了,你不发,是不是对他有意见?
  既然你对这位华人的骄傲有意见,那我们可就不待见你了。
  媒体们的风向一下子变过来,不再是对徐洛的抹黑打击,即便不赞誉,也会简单报道几句。
  正常手段针对《民生日报》的打压,沸沸扬扬闹了一个月后,折戟沉沙。
  结束完采访,徐洛打算先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也就是USC。
  加州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其王牌专业便是经济学。
  波士顿的几所大学已经转完,是时候前往下一个地方刷经验值。
  另外也准备去圣塔克拉拉大学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