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召回


小说:洪武生存指南   作者:裴玄黄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0417/ 为您提供洪武生存指南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今天早朝,老朱是笑着坐上御座的。
  因为前线再有好消息传来。
  夏国明氏母子在重庆选择归降后,消息传开,瞿塘守将也向廖永忠、杨璟所部投降,放开了瞿塘峡,当下廖永忠、杨璟二人已经率军向重庆进发。
  奉天门前。
  这是腊月十二。
  群臣见礼过,不等有人奏事,老朱就主动提出,让大家商议商议,如何嘉奖常遇春所部。
  其实内心已有定计。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一番,很快就拟定了一份方案,先传召口头嘉奖,诏书要写的花团锦簇一些,老朱当场交给了宋廉。
  然后,是让常遇春所部尽快统计这一路伐蜀的军功名册,后续再进行实质性的奖励。
  除此之外,考虑蜀中多地还未归附,为了尽快平定,大军不宜太过从地方征集粮草,又是一番讨论,决定沿长江向蜀中运粮,却也不全是粮食,其中40万石米粮取自金陵大仓,再从明州调拨10万担鱼获。
  关于鱼获,倒是老朱的一点私心。
  明州当下正在冬捕,鱼获一船一船地往金陵运送,可谓大丰收,这次运往蜀中一批,也是老朱想要显示一下大明的底蕴。
  就说啊,以往,蜀中想要吃到海鱼,可是不易。
  这次,归顺了俺大明,海鱼管够。
  嘉奖和调粮之后,又是一件在大家预料之中的事情。
  召回常遇春。
  按照老朱的话语,蜀中一些地方虽然还未平定,但已是疥癣之疾,因此,希望劳苦功高的常大将军尽快返回,筹备中的金陵军事大学需要常校长主持,这也又是年根,快快回来,大家还能一起过个新年。
  顺道,亲自押送一下明夏君臣。
  当然了,诏令不能太口谕,又是让宋廉去润色。
  关于蜀中的大事谈完,一些人还是忍不住琢磨皇帝陛下到底对常遇春是什么态度时,监察御史崔丙泰出班启奏:
  又来!
  老朱本来很好的心情顿时不爽起来,接过侍臣传来的弹劾奏本和几样证物,飞快浏览一遍。
  原来是致用斋那边。
  众所周知,《大明月刊》分为精装版和简装版两种,其中的精装版,本该是免费分发给中枢和地方军政官员,只有简装才能出售,然而,崔永泰却发现,无论是上月,还是最近开始分发的第二期,致用斋那边,都有精装版出售。
  因此要求老朱严惩。
  除了弹劾奏本,送到老朱手里的,还有两册精装版《大明月刊》,以及,证据确凿的两份来自致用斋的发票。
  发票啊。
  老朱之前可是好好研究了一番,此时再看,显然不假,他相信
  不过,这破事……
  斟酌片刻,老朱忽然想起来,抬头道:
  群臣:
  虽然吧,说得似乎有些道理,但,这袒护的也太明显了。
  气氛短暂沉默,又有一位御史郑濡出班,朗声道:
  郑濡这话落下,就有人看到皇帝陛下表情一松。
  现场没几个不是人精,也都明白,郑濡所说,一方面是把致用斋贩售精装版的事情一笔带过,立个文告就行了,另一方面,还转移了话题。
  朝堂就是这样。
  当你高高在上,有人想着踩,就有人想着捧。
  某个小平章虽然基本不上朝,但其实也不意味着这朝堂就没有向着他说话的人。
  至于郑濡的提议,却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了。
  大家凭甚么和那些个平头百姓一起阅读那简装版,岂不是降了身份?
  老朱也很快回答:
  群臣:
  这……好像哪里不对?
  与那平头百姓阅读同一规格杂志都让人无法接受,当下……这怎么反过来了?
  以后咱想要个精装的收藏,还得花钱买?
  这还有天理吗?
  这还有人性吗?
  老朱却不给众人反驳的机会,摆手道:
  当话题转向最近即将完全敲定的百官俸禄之事,这件小事也就被略了过去。
  虽然吧,大家也发现,三天两头的,这朝会上,好像都会出现和某个少年平章相关的事情。
  再仔细琢磨,又理所当然。
  当下这大明朝堂,还有几件和朱塬没有关系的事情呢?
  ……
  朱塬今天再次进宫,还是十点钟。
  先在东阁的会议室和大家一起开了个小会,被老朱带到隔壁书房,才说起他又被弹劾的事情。
  朱塬看到那两本精装版的《大明月刊》和两张发票,也不反驳,主动认错道:
  老朱本来就没什么芥蒂,听朱塬说起主动限制自家店铺让利的事情,就更不放在心上,摆手道:老朱说着笑起来:
  朱塬也没料到这转折,追问一句,才知道原委,笑着摇头:
  老朱意外:
  关于不发精装发简装的事情,老朱是故意的,一方面是早上有人故意找这种小事烦他,另一方面,当然也不是老朱临时起意。
  之前就有过念想,觉得,都免费发放了,还那么精细作甚?
  自己可都不介意读简装的。
  朱塬耐心道:「祖上,这其实就和塬儿之前与您讨论的百官俸禄道理类似,既然到了某个位置,你不给,他们也会主动去捞取,别看这小小的《大明月刊》,其实也一样。《大明月刊》是舆论工具,很大一个方向就是针对官吏的,如果百官拿到简装,内心难免厌弃,若是连读都不愿意读,这杂志也就没有存在必要了。嗯,祖上,这是有桉例的,几百年后的报纸,之前和祖上讲过,一天
  一期那种,也是朝廷为各个衙门定制,结果,很多地方,报纸送进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当废纸卖出去的时候,还是什么样子。关于精装版,祖上,我的想法就是,那怕他们不愿意读,看那书册做得那么好,也不会舍得随手扔掉,只要不扔掉,最坏结果,也会偶尔翻几翻,翻着翻着,就翻完了。相反,如果发简装,很难说会不会丢到茅厕里当擦纸。」
  这下轮到老朱一时无语。
  朱塬望着某人表情,笑起来:
  老朱跟着露出笑容,却是道:
  朱塬没有略过,想想又道:
  老朱听到这里,摆手打断:
  老朱这么说,朱塬就不再提,从今天带来的一个挎包里掏出两页纸递给老朱:,终于设计出来了,您让人送给娘娘帮着写一下吧,这一共两页,一页是三个字,做牌匾用的,另外一个两个字,做商标用的,商标,就是……嗯,祖上您用钢笔上的那两个字,就是这种。」
  老朱接过,倒是注意到朱塬的挎包:
  自家祖上提起,朱塬立刻笑着捧上:
  老朱先放下两页纸,拿过打量面前的皮包。
  黑色的皮革,因为边缘被撑起,显得像一个方盒子,但又没有方盒子那么立体,另外是一条可调节长度的肩带。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目前银币的方案已经定下,朱塬之前建议的合金银币,老朱当初听过,也觉得挺有道理,结果,淘汰了。
  全部铸造纯银币。
  最小一钱,那怕小一些,老朱之前听到,也让马氏在后宫问了几问,得出了和朱塬类似的结果。
  大家都不嫌小!
  至于合金银币,出于怀疑,也都是不太想要。
  看着黄澄澄的,谁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一钱银子?
  大概看了看朱塬的挎包,老朱重新推回,一边道:
  朱塬点头:
  随后再转向两幅字,老朱稍稍打量,也觉得不错,特别是那做商标的,两个字纠纠缠缠成了一个圆,看着还挺喜庆,于是答应下来。
  接着又是一件正事。
  老朱已经把那份文件从包里掏出,朱塬也不必再费事,示意了下,说道:
  这边说着,老朱已经翻开了那份文件,标题是关于设立的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