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理想主义行不通


小说:洪武生存指南   作者:裴玄黄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0417/ 为您提供洪武生存指南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这边正说着话,何瑄出现在课堂门口。
  已经午正。
  何瑄过来提醒自家小官人吃午饭。
  朱塬便顺势邀请了华高、吴祯和常断父子一起,没再回西院,就在隔壁的办公室摆上饭菜。午饭过程中,朱塬顺便向吴祯讲解了一下大家为何不会从‘球’上掉下去,让副都督大人安心。
  吃罢饭,各自忙碌。
  朱塬没有立刻返回内宅午休,而是喊来了刘琏。
  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朱塬一边用炭笔绘制着一份记忆中沿海灯塔的外形图稿,一边对刘琏道:“拟一份告示,三天之后,二月二十六日上午,要求各路海商来营海司开会,过时不候。”
  刘琏迟疑了下,说道:“翰林,说好的一个月?”
  朱塬摇头:“事情总有变化,等不了了。而且,我会给南部广州等地海商预留一份缓冲方案。”
  南征还在持续,两广以及更南部一些地区毕竟还没有完全纳入大明版图,就算等满一个月,很多当地海商也不一定能到。至于浙江、福建乃至北部各省,这些天时间,该到的差不多都到了。
  既然吴祯提前赶到明州,事情也就不能再等。
  刘琏想了下,拱手答应。
  朱塬继续画着灯塔草图,接着又道:“还有北上测量各地维度的团队,让他们加快速度。十天之内,就算人回不来,直到胶州的维度数据和沿海绘图也必须全部传回。”
  刘琏这次没有异议,再次答应。
  朱塬接着说第三件事:“祖上已经同意了海事学堂的事情,我这里肯定容不下了,你下午挑个地方,能容纳很多人一起上课就行,实在找不到,就露天开课。然后你们尽快把课程教材整理出来,按照我的授课模式,内容包括我这两天讲的潮汐、洋流等知识,还有《数学基础》,海图的识别,基础气象常识,牵星仪等观测工具的使用,等等等等,我一时间也想不到太多。你们拟一个列表,把航海能用到的知识都算上,尽快交给我审核。然后,挑选吏员,每人专门负责一两项课程。授课对象暂定为天兴卫、明州卫所有军官,从百户起。另外,乡兵民夫,还有两卫的普通士卒当中,若有识字的,也可以推荐或自荐,如果能通过审核并完成课程,营海司会给予任用。至于其他,今后看情况再说。”
  刘琏再次应是。
  朱塬依旧没抬头,继续画着,再次道:“最后一件,我午睡之后,让测绘处的涂霄来见我,再让姚封挑选几个擅长建造堡垒的工匠过来。”
  刘琏摇头道:“翰林,涂霄昨日又出了海,要三五日才能回来。”
  朱塬顿了下,说道:“那就测绘处的其他人。”
  刘琏点头。
  打发走刘琏,朱塬正要继续把手中的绘图画完,一直等在这边的何瑄又汇报,方礼在门外。
  方礼是来辞行的。
  朱塬给他布置的一万人任务,目前只完成了不到四千。
  吴祯昨日到来,一次带了两万人,也能有更充裕的人手派给他去浙东各地召集旧部。
  好吧……
  大概就是拉壮丁。
  这件事上午会议上已经决定,方礼本可以直接出发,特意又过来和自己辞行,也让朱塬再次意识到,方家是真的打定主意依附他了。
  朱塬也没有拒绝。
  老朱对自己很好,好到没边,朱塬很感激。
  但……
  就像昨天的那件事。
  朱塬哪怕没有任何危害老朱的念头,但也不可能不为自己做任何一点后路上的准备。
  大家都是成年人。
  理想主义,行不通的。
  说起来,老朱恰恰就是这個时代最大的那个理想主义者。他希望诸子和睦,镇守各处拱卫江山,千秋万代;他希望君臣谐然,恭勤谨守富贵绵延,传诸子孙;他希望百姓安稳,渔樵耕读各司本分,怡然自乐。
  然而,到了最后,老朱的理想全都破碎了。
  儿子们镇守四方,按照他心意做出表率的很少,破事倒是做了很多,让他很失望。
  至于功臣勋贵,能做到恭勤谨守的,更是不多。
  老朱定下贪墨六十两银子就要剥皮的酷律,其实从来没有用在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老兄弟身上。
  比如胡惟庸。
  比如蓝玉。
  他们倒台时,哪一个不是抄没金银田宅无数,但他们的罪名里,那个‘贪’字反而是最无关紧要的。
  以此类推,其他功臣私下如何,完全可以想象。
  甚至都不用想象,史料上多有记载。
  若不是造化弄人,大部分功臣依旧可以富贵绵延。
  就说蓝玉,如果没有洪武二十五年的那场大变,假子上千、侵占民田、擅升将领、侮辱元妃、纵兵毁关的凉国公,本会成为新朝的第一武将。
  可见老朱为了自己与臣子们相共始终的理想,已经足够宽容。
  然而,到了晚年,老朱悉心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朱标,也死了。
  当老朱的理想一个个破碎,曾经发生了什么,所有人都知道。
  因此,朱塬不理想主义。
  既然到了现在的位置,也必须逐渐搭建自己的班底。
  就像朱塬这两天直接让黎圭担任自己的助教,还有对乔安的安排,诸如此类。
  而且还是典型的任人唯亲。
  要不然呢?
  想想历代开国君王身边的文臣武将,大部分都是各种同乡同族。
  老朱在这方面更是典型。
  早期翼元帅府改大都督府,第一任大都督,叫朱文正。哪怕朱文正让老朱失望,当下各军当中,外甥李文忠,半子沐英、何文辉、徐司马等人,也都是对主帅有牵制作用的骨干将领。
  为何?
  还是任人唯亲。
  相比外人,亲近之人总是更容易信任一些。能力可以通过教导与磨砺培养,但一个‘亲’字,却不是想培养就能培养得来。
  朱塬从一个商人角度来看,这个‘亲’字,其实就是天然的利益捆绑。
  就比如一个假设,徐达谋反了,除了老朱,难道他还会放过李文忠、沐英、何文辉这些人?哪怕李文忠等人屈膝投诚,徐达也不可能放心,必须除之而后快。
  同样,李文忠等人也明白这些道理,肯定会尽心地监督各位将帅,避免他们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朱塬从来都是一个更相信利益捆绑的人。
  就像前世经营公司,我不耍流氓画大饼,该给的好处都给你们,大家一起把公司撑起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公司做大,我吃肉,你们也能把汤喝饱,就这样。
  至于投附的方家,朱塬不会天真地以为方礼一番表态后就会真的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今后慢慢来就是。
  利益捆绑到一定程度,想不为自己赴汤蹈火,都不行。
  因为朱塬还明白另外一句话,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绑上了,再想脱离,哪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