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明日有雨


小说:汉厨   作者:三百斤的厨子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0411/ 为您提供汉厨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司马迁还算厚道,虽然眼睛不住地瞄着仅剩的那一碗“过油肉拌面”,最终还是克制住了:“那个、杨川小友,某家品鉴过了,你烹制的过油肉拌面极为鲜美。
  还剩下一碗,你吃罢。”
  说着话,他有些艰难的转过脸,坐回到厨房门口的木墩上去了。
  杨川犹豫一下,挑了一小半面条,用锅底的油底子搅拌几下,默默吃完,又舀了一大勺热乎乎的面汤将油锅涮一涮,权当是喝一碗清油面汤。
  艰难岁月,须珍爱食物。
  这是杨川的原则,所以,他虽然时常烹制美食,但几乎没怎么浪费过任何一粒粮食,任何一滴油脂。
  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动作,看在司马迁眼里却又是另一番滋味:‘看看某家干的好事!骗吃一个半大小子的饭食,害得人家喝稀汤……’
  尤其是等堂邑父回来,一大口吸溜掉剩下的半碗过油肉拌面,竟与杨川一样,连喝几大碗面汤,就更加让这位军侯大人惭愧不已了。
  “杨川小友,你真是陇西汉家子?”司马迁突然问道。
  杨川点点头,道:“我父乃陇西良家子,战死沙场,在我六岁时,被羌人掠去,沦为奴隶人,去岁幸得脱困。”
  他没有提及与张骞之间的事情。
  两次救下张骞等人的性命,在他看来,其实不过是机缘凑巧而已,正好让他碰上了,就算不是大汉使臣,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事后谈论,等于是挟恩图报,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
  “你家中还有亲人吗?”司马迁继续问道。
  杨川摇摇头。
  司马迁眉头微皱,两根粗长的手指轻轻叩击膝盖,沉吟良久,方才开口说道:“你的户籍散佚,等若是无籍野人,除非你成为哪个官宦人家的仆役,得到主人家的允可,方能放你一个自由身。”
  杨川叹道:“世事难料,如之奈何。”
  想起曾给自己承诺的张骞,他的心头就是一阵莫名的烦躁。
  好意奉上的一卷地图,外加几十车和田玉,竟让他落入一個莫名其妙的大坑之中,看样子,张骞此人看似磊落,实则急功近利,终究还是靠不住啊。
  他不记恨张骞,就是觉得有些窝囊罢了。
  “还有一个法子,可恢复你的清白户籍,只不过……”司马迁欲言又止。
  “军功?”杨川问道。
  司马迁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坦然道:“一来你年岁太小,即便以罪囚身份也入不了行伍,二来么……沙场无情,九死一生,你还是继续跟随张骞大人吧。
  做他家的仆役,也胜过死在塞外啊。”
  杨川心中一动。
  这个司马迁,人不错啊,骗了一碗过油肉拌面就能说出这一番话语,在豪门世族为尊的大汉帝国,实在令人意外。
  “军侯大人可有门路让我入行伍?”杨川试探着问道。
  “有倒是有,不过…”司马迁犹豫一下,笑道:“某家近日征发了一批罪囚、贱籍和赘婿,你可以无籍野人身份入行伍,念你年纪尚幼,暂且当一名火头军,可否?”
  杨川犹豫了。
  自己一个堂堂汉家子,先父甚至是有据可查的良家子,如今,却沦落为无籍野人,只能从火头军干起?
  火头军能得军功?
  据他所知,历史上由火头军干起,最后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好像就一个大唐的薛仁贵吧?
  当然,如果运气和实力足够,就算是卫青那样的奴隶也能拜将封侯睡公主,不得不说,这段历史的大汉帝国至少还挺有念想的,胜过绝大多数的所谓的盛世……
  看着杨川迟疑不决的样子,司马迁摇头苦笑,道:“某家人微言轻,家世平平,虽然累世为官宦门第,却不过是不起眼的史官,贵则贵矣,却并无多少权势。
  某家骗伱一碗饭食,心中过于不去,这才思谋着想帮你一把。
  既然小友迟疑不决,此事便作罢,权当是闲谈……”
  “不,军侯大人,我愿入行伍,愿从火头军干起。”杨川突然说道。
  司马迁还要说什么,却被杨川直接摆手阻挡了。
  西汉实行荐举制度,以司马迁这样的“清贵史官家族”实际上也有荐举权,只要关系亲厚,就算是让你当官也是一句话的事,更何况解决一个人的户籍问题?
  只是,一碗过油肉拌面的“交情”就想办天大的事?想屁吃呢!
  “小子不愿为人仆役,即便战死沙场,又有何惧!”杨川继续说道:“不过,小子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军侯大人体谅怜悯。”
  “何事?”
  “堂邑父原本是张骞大人出使西域时的随从,如今他也不想回去,军侯大人可否想办法暂时收留之?”
  “那张骞大人哪边?”
  “大人不说,他定然不问,就算问起,大人实话实说也就是了,小子、堂邑父二人与他并无仆役文书。”
  “……”
  一件大事,竟然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给决定了?司马迁离开好久了,杨川却还在厨房发愣。
  他怎么觉得自己有点草率了?
  司马迁此人,可信否?想想当初与张骞之间的交往,几乎等于是生死之交,岂料说散就散,竟无丝毫牵挂,这也算是真特娘的见鬼了!
  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升米恩斗米仇,这世上的事情啊,往往就这么奇怪。
  有些人吃你的喝你的拿你的,就差剜你的心喝你的血敲你的骨髓,可终究背弃你的,往你心口窝子插刀子的,往往还就是那些亲朋好友啊。
  张骞那边还没有传来任何消息,但杨川已然断定,当初给他的几样承诺,百分百的泡汤了。
  而且,他之所以急着与堂邑父入行伍,实际上不过是在避祸。
  设身处地,若自己处于张骞此刻的位置,就算他念着一份救命恩人的情分,不可能对杨川下狠手,可为什么不想办法收他为仆役呢?
  根据秦汉两朝律法,一旦成了他人仆役奴隶,若非主人准允开恩,想要摆脱奴隶身份,唯有逃亡天涯一条路。
  既然如此,又何必当初?想想就令人绝望。
  当然。
  也许是他多虑了。
  或许张骞眼下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在为杨川解决户籍问题,而且,还期盼着尽早见面,好兑现他当初所做的那些承诺呢?
  这就看两个人的缘分了。
  反正对杨川来说,有了张骞的一臂之力,他能少走一些弯路,没有也没关系,无非是多吃一年半载的苦。
  相反的,失去他杨川的信任,对张骞来说,可就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如此这般想一想,杨川的心情终于舒畅起来了。
  “堂邑父大叔,我替你做主,你不怪我?”
  “公子做主就是了。”
  “对了,还得安置好你女儿、萨仁娜婶子和她的儿女……”
  杨川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负担有点沉重,怎么有一种当家长的感觉?
  我才十三岁啊……
  杨川苦笑一声,走出置馆的厨房:“堂邑父大叔,走吧,先好好睡一觉再说。”
  他抬头看一眼满天繁星。
  明日有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