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立功受赏绝非易事


小说: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   作者:秀才会武术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0197/ 为您提供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185章立功受赏绝非易事
  官军收兵之后,统兵大将吴玠强撑残躯寻到种师道,“相公,是某无能,未能一击破城,还请相公责罚!”
  种师道不置可否,“适才你主动收兵,可是有了退敌之策?”
  吴玠正色道:“我听说贼人多有穴攻破城之举,如今我们也可以依计施为!”
  种师道皱起眉头,“贼人对火药颇为熟稔,所以才能连出奇效,可我军中火药已然消耗殆尽,如何炸城?”
  “相公,无需火药,同样可以炸开城墙”
  “喔?愿闻其祥”
  “首先,我们必须开掘出地道,然后将油膏、柴禾放入地道,以猛火烧之,大火焚烧之后,浇灌冷水,城墙可破!”
  种师道将信将疑,“这法子倒是新颖!”
  种浩欲欲跃试了,“相公,我愿领军一试!”
  “也罢,既然你们寄予厚望,那便去试试!”
  “得令!”
  当天夜里,官军强征数千乡民,使其连夜挖掘地道。
  城头,太平军正在将敌我双方的尸首分别安置。
  天气回暖,战死的尸首必须妥善处置,否则很可能引发瘟疫。
  耳畔听着士卒一声接一声的惨呼’,方腊拧着眉头,适才他已经得到消息,此番作战,太平军折损一千余人,其中多半人手都是在吴玠冲锋的时候折损的。
  守城作战尚且如此,若是列阵厮杀,岂不是更加惨烈?
  为此,官军也付出了接近两千人的伤亡。
  一换二的战损比,让方腊极为不满。
  “传令下去,严加防范,多设哨探,绝不让官军有可趁之机”
  “得令!”
  军令下达之后,方腊带着亲卫在城头来回巡视。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方公!”
  “方杰?你怎么来了?”
  “方公,根据伱的吩咐,我带着几名军士在辖区巡城,谁曾想,一名老卒发现了蛛丝马迹”
  “嗯?”
  “官军应该在焚烧地道”
  方腊脸色大变,“头前带路!”
  不多久,一行人行至地道的位置。
  站在地上,确实可以感受到温度的攀升。
  众人面色皆是大变,如此大的热量,岂不是说明对方已经在城墙底下焚烧久了?
  官军的动作也太快了!
  这才多久的时间竟然就烧上了?
  怎么办?
  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应对的了这条“烧墙计”?
  “方公,水能灭火,用水如何?”
  方腊吓了一跳,“万万不可,水火相遇,城墙又要遭殃,这时候用水已然来不及了,只得另想他法了”。
  “方公,再筑一道内墙,如此方可高枕无忧”
  事发突然,谁也没想到官军还有这一手。
  “方公,事已至此,必须在此处城墙两侧聚集弓弩手,若有官军来袭,务必全力狙击,同时城内也要多备兵卒,随时应对不测”
  方腊明白,若是一开始发现的早,那么只要往地道内灌水,官军的计策就会失去作用,但此刻热量如此之大,很明显对方已经烧了许久,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再灌水入道,只怕热胀冷缩之下城墙塌的更快!
  现在方腊只希望坚固的城墙能够多坚持一阵子,不然太平军根本来不及做出适当的反应。
  怀仁县城中可没有瓮城,破了城墙敌人就能长驱直入。
  城墙随时可能崩塌,没了坚城作屏障,太平军该作何应对?
  城外足有两万开外的官军,单论数量,足足是太平军的数倍,再错一步,即将满盘皆输。
  方腊明白自己小看了对手,幸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太平军还有时间。
  “方杰”
  “末将在”
  “你速领五百兵丁于北门巡视,若有异常,可先斩后奏”
  “牛皋”
  “在”
  “你领兵马四处巡视,及时发现是否还有这样的地道,若是及早发现,重重有赏!”
  “诺!”
  军情紧急,一众军将召集军卒之后,片刻也不敢耽搁,他们急于一探究竟。
  怀仁县城再一次沸腾起来,军卒、民夫齐动员,便是城中的民兵、壮丁都拿起了武器,随时准备殊死一搏。
  刚才,为了吸引守军的注意力,城外的官军同时开凿了多条地道,他们试图迷惑太平军。
  然而,真的终归是真的,假的始终无法达到响应的效果。
  “快快动手打造内墙!”
  大队民夫、匠工在军卒的指引下狂奔而来,他们拆除了附近的房舍,用最快的速度筑起了内墙。
  条石、砖木,匆匆造就的内墙谈不上牢固,却可以阻挡官军的兵锋。
  方腊有些后悔,早知道时间如此仓促,他一定会想方设法搞出水泥。
  现在倒好,官军已经杀到家门口了,再搞发明创造也来不及了。
  术业有专攻,打造院墙之类的事情对于等闲军卒而言很是困难,可是,在匠工眼中,这却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
  只要有宽裕的人手、材料,打造墙体易如反掌。
  在各级军将的紧盯下,各项应对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方腊依旧阴沉着脸,不敢有片刻放松。
  常年打雁却被雁啄瞎了眼,一直以来,只有方腊算计别人的份儿,何曾被人算计的这么危险?
  一招“焚墙计”让人手忙脚乱,若不是及时发现,说不城池早已经破了。
  种师道这一招击打在太平军的要害之处,让方腊很是不爽。
  如何才能将计就计,给种师道来一击呢?
  “倘若城墙真的塌了,方公可使军卒佯装败退,引诱官军入城,等到官军发现不妥的时候,咱们便可瓮中捉鳖,反过来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原来是这样!
  操作难度并不大,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军卒之间的配合。
  诱敌深入的人马与伏击的人马一定要配合妥当,否则的话,极有可能弄巧成拙,闹出笑话。
  太平军可没有失败的资本,败上一次,整个城池就完了。
  不过,除此之外,方腊并没有更好的主意,当下只能选择了同意。
  适才打造内墙的时候,方腊留下了宽裕的缓冲空间。
  也就是说,官军冲入院墙的第一时间并不能发现不妥,等到他们冲到百步开外的地方才会有所察觉。
  在数百支火把的映射下,数百步长的内墙在肉眼可见的速度里拔高着。
  内墙由条石筑成,厚不过三尺,经不起强烈的撞击。
  在内墙有一人高的时候,有老辣的军将建议停工。
  方腊不解:“这才多高?时间还宽裕的很,为什么不继续加高?”
  “内墙仓促砌成,牢固程度不值一提,它的作用便是阻挡住官军骑军的冲锋,这墙,高了反而不妥”
  方腊恍然大悟,没错,内墙只是第二道预备防线,它存在的目的是让官军不得不停下迅猛的脚步,慢吞吞地翻越过来。
  若是城墙太高,官军合力一推,简单垒成的内墙便会倒塌,如此一来还不如把内墙堆的厚实些,这样的以来,即便官军用圆木撞击,内墙也能多撑一段时间。
  只要官军慢下脚步,太平军便会用手中的武器告诉他们,这里究竟是谁的地盘!
  城内,方腊已经做好了诸多准备,而城外,种师道紧紧盯着城墙,眉目间俱是期待。
  昏暗的火光下,高大的怀仁县城宛若一只沉睡的巨兽,谁也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醒来。
  城内灯火通明,看模样,太平军戒备森严。
  只希望焚墙之计能够成功,不然的话,强攻夺城,难度极大。
  种浩瞪大了眼,竖起了耳,只等那声巨响。
  兴许种浩的祈祷起了效果。
  深夜中,忽然传来一声巨响,“轰隆隆”,城墙终于还是塌了,仰为屏障的防御工事出现了缺口,太平军惊惧不已,若不是方腊提前告知,说不定军卒早已经慌了手脚。
  几乎在城墙坍塌的刹那,种师道下达了大军进攻的命令。
  呛人的烟雾腾空而起,在焚烧地道的附近,厚实的城墙塌出了一道高有一丈,宽有三丈的豁口。
  这豁口说宽不宽,说窄也不窄,最起码,相对于不可逾越的城墙来说,这已然是难得的捷径了。
  种浩“呛啷”一声抽出手中的宝刀,“先入城者,赏金百两,官升三级!”
  种师道同样来到阵前,“勇士们,成败在此一举,敢言后退着,杀!畏惧不前者,杀!突入城者,赏!”
  两个杀字,一个赏字极大的刺激到了官军军卒,他们呐喊着,为了那一百两黄金的赏赐,也是为了那官升三级的诱惑。
  变故突生,城头的守军似乎完全惊呆了,他们甚至连手中的霹雳火箭都忘记了发射。
  机会难得,种浩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
  白日间的厮杀,官军身心疲惫,不过,经过一番休整,他们恢复了不少力气。
  今时今日,焚墙计大功告成,官军战意高昂。
  夜已深沉,虽然有圆圆的月亮在散发着微凉的光芒,但黑夜还是极大地影响到了守军的视野。
  西军将士聒噪着,他们踏过杂乱不已的石块,踩着丢弃的箭矢兵器,坚定但却有力地往火光腾起的方向冲去。
  隔着老远,官军摸不清楚塌方的城墙到底有多大,他们只知道,冲入寨中重重有赏,而畏缩后退,却只有死路一条。
  种浩往豁口处疾冲而来。
  只可惜,战马夜不视物,很快就崴倒在距离城墙不过百步远的地方。
  这时,城墙上终于射来了稀稀落落的箭矢。
  守军终归还是反应了过来,必须尽早冲入城中,否则的话,时间拖得越久,变故越大!
  种浩当机立断,挥舞着武器大声疾呼,“随我来,咱们杀敌立功,斩了方腊!”
  “杀,杀,杀!”
  看上去坚不可摧的城墙竟然塌陷了!
  没了屏障,西军未将太平军放在眼中,他们士气高昂,他们跟着种浩的脚步,很快便来到了城墙塌陷的缺口。
  望着这个不大不小,一次可容二十名军士进入的缺口,种浩很是诧异:城墙附近并没有围堵而来的守军,难道太平军真的慌了手脚?
  顾不得多想,种浩跨过碎石遍地、尚在冒烟的缺口,第一个冲过了城墙。
  真正意义上讲,种浩已经进入了怀仁县城,就在他观察敌情之际,身后的亲卫急忙将其护在身后,“将军当心!”
  话音刚落,一支冷箭便破空而至!
  适才若不是亲卫及时赶来,种浩已然中箭了!
  可恨!
  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
  种浩很是恼怒,这一次,他手持盾牌,并未疾行。
  一行人走了差不多三百步的距离,想象中豁然开朗的场景不见分毫,倒是出现又一道石墙。
  种浩不由得吓了一跳,怎么又是石墙?
  难道方腊也在怀仁设立了瓮城?
  昨日,西军已经在瓮城折了一将,难道今日还要再赴前车之鉴?
  不会吧?
  种浩是抱着立功受赏的心态来了,可不想葬送了身家性命!
  适才,为了不暴露己方队伍,官军摸黑而行。
  可是,面对这道石墙,再摸黑是行不通的。
  “点火!”
  须臾,亲卫点燃了火把。
  借着忽闪忽闪的火光,种浩看到了内墙的庐山真面目。
  与外侧的城墙相比,此处石墙不算高大,只要奋力一跃便可以攀上墙头。
  然而,谁也不清楚在墙后面有什么?
  就在种浩心生忐忑之计,忽听得一声弦响,手持火把的亲卫应声倒毙!
  四周,官军相顾骇然,他们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轮到谁!
  种浩深吸一口冷气,“速速通秉相公,便说贼人在城内设有石墙,早有准备!”
  “得令!”
  传令小校刚要回转,又一支冷箭劲射而出,此人倒毙身亡。
  这一次,官军哪里还不明白,附近一定有贼人的神箭手。
  是小李广花荣?
  还是小养由基庞万春?
  连番交手,太平军中的庞万春以及花荣早已经成了最受官军忌惮的人物!
  要知道,两军阵前,怕的就是杀敌于无形的神箭手,对方随时可能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大开杀戒!
  若无可以匹敌的神箭手,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动挨打!
  眼下,太平军在暗处,官军打着火把处在明处,这岂不是成了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