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方某久候多时了


小说: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   作者:秀才会武术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0197/ 为您提供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如果真是方腊的陷阱,那一切的疑点就解释清楚了。
  太平刚入清溪县城,张渠这等本地豪绅心神不定,害怕方腊秋后算账,可兵力不足的方腊又何尝不是进退维谷?
  击杀方有常,是因为方有常有错在先,可要是在顺利进入青溪县的情况下再度大开杀戒,强征大户,日后太平军还怎么讨伐天下?
  不征钱粮,不杀大户,方腊之前喊出平等的口号又成了空话。
  因此,大户必须杀,钱粮必须征缴,但是,方腊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
  张渠勾连各户,攻打县衙,正是方腊需要的借口。
  想明白这一点,张渠急忙招呼手下,“快,列队,准备御敌!”
  张渠以盐发家,手下的家丁久经训练,甫一招呼,不少人就列起了阵势。
  可其他几户的家丁们就不行了,好不容易冲进县衙一趟,他们冲进各处厢房开始打砸抢。
  贼军入城都没有这么大的破坏力。
  张渠又急又怒:“快收敛人手,刚开始我们是怎么商议的?擒贼先擒王,杀了方腊再做其他!”
  话是这么说的,可人一旦亢奋起来,就连领队的各户豪绅都无法约束。
  没法子了,这帮乌合之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再待在这县衙肯定要出事!
  眼瞧着事不可为,张渠只能断尾求生,“张氏人马,随我冲出去!”
  只要冲出县衙,一切还有可能。
  张渠身手不凡,此时带头转身,试图争得一线生机。
  然而,衙门口,早有一队队明盔亮甲的军卒在严阵以待,为首一人面目坚毅、身材高大,正是方腊!
  “张员外何故来迟呀?方某久候多时也了!”
  真是方腊的陷阱!
  张渠惨笑道:“方十三,算你狠!破了城还要斩尽杀绝,你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方腊一脸正气:“张员外此言谬矣,今日是你们违抗军令在先,纠集同党在后,我就是杀了你们,那也是替天行道!”
  胜者为王,败者寇。
  既然做了,那便猜到可能会有这一天。
  张渠挽了个刀花,“今日是我棋差一招,不过,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张家的弟兄们,随我杀方腊啊!”
  “杀方腊!”
  张氏家丁在张渠的带领下径自冲出衙门,向方腊杀去。
  面对来敌,方腊立在原处,不动分毫,“今日冲击衙门者,皆可杀!”
  话音刚落,身后早已按捺不住的方七佛便带人迎了上去。
  “铿铿铿”,电光火石间,二人便交手了数个回合。
  张渠固然勇猛,可却完全不是方七佛的对手。
  一个养尊处优的盐商就算再有几分武艺,也会被时间磨灭的所剩无几,反倒是方七佛,年轻力胜,又有好勇斗狠的经验,这番厮杀,自然是方七佛占尽了上风。
  又等了三个呼吸的时间,方七佛一刀砍下了张渠的头颅,“张渠已死,杀!”
  “杀”
  “杀!”
  三百梓桐军养精蓄锐了好些日子,一直未曾上阵厮杀,今日被方腊召唤入城平乱,自然卯足了力气要表现一番。
  太平军连战连胜,闯下了好大的名头,但是,摩尼教的梓桐军也不是等闲之辈!
  一方气势如虹,另一方家主惨死,心神不定,甫一接触,梓桐军便将张氏家丁赶入衙门。
  谁曾想,衙门内部也爆发出滔天的厮杀声。
  张氏家丁惊回首,却看到各大豪族的家丁们与自己一般狼狈,在他们身后,正有一队队军卒携尾追杀。
  果真中计了!
  这可如何是好?
  蛇无头不行,张渠战死之后,家丁们慌作一团,再无战意。
  方七佛带人从衙门外往里杀,方杰统军从内往外杀,二人配合默契,硬是杀的家丁们丢盔卸甲,跪地求饶。
  然而,方腊的军令很清楚“闹事者皆可杀!”
  有了这等军令,便是求饶也得死!
  眼见求生无望,家丁们悲愤地挥舞着武器,却接连被方杰麾下的长枪兵刺杀。
  战斗在一炷香的时间后便结束了,梓桐军显然更长于個人私斗,但方杰的兵马却善于列阵厮杀。
  两相比较,反倒是方杰的人马杀敌更多。
  “将军,幸不辱命!”
  方七佛同样兴奋不已,“将军,今日痛快,这帮助纣为虐的混账早该杀了!”
  方腊不置可否,他要用这一场杀戮彻底稳住自己在青溪的根基。
  太平军凭什么在青溪立足?
  凭借的就是人人有田种、人人有饭吃的口号,然而,这样的口号势必要与地方豪绅产生冲突。
  要么,地方豪绅让步,要么就是方腊退缩。。
  方腊可不愿落下朝令夕改的名声,那么,只能让地方豪绅吃亏了。
  面对这些在地方盘踞几十年上百年的地方豪绅,只有杀戮一批,收拢一批才是最好的结果。
  一味的退让,只会让人生出小觑之心。
  恩威并举才是王道!
  果不其然,太平军正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城内未参与叛乱的几个大户纷纷出面,亲自送来了劳军的钱粮。
  金银珠宝、牲畜钱粮。
  方腊没有拒绝,一概笑纳,“诸位没有参与张渠之乱,这是幸事,但是,我太平军也有太平军的规矩,铲除苛捐杂税、铲除世间不平等,这就是我们的规矩,对此,诸位有什么看法?”
  能够个坐上家主之位的,没有人是傻子。
  “将军放心,回去我就将侵占的田地还给佃户,再给他们一些赔偿”
  “我一定将收取的不当利息退还百姓,绝不让将军为难”
  ……
  几人纷纷表态,坚决拥护太平军的规矩。
  对此,方腊微微颌首,继续说道:“诸位能这么想,自然很好,不过接下来我将公开征集不法线索,如果有人举告,将军府一定会公开处理,当然了,如果查实属于诬告,诬告者将遭受严惩!”
  这是大开举告之门啊!
  众人心生惧意,再也不敢随意搪塞。
  方腊环顾左右,察觉自己威慑的目的已经达到,便继续说道:“诸位也不必过多担心,只要奉公守法,生意可以继续做,而且我保证太平军不会额外收取苛捐杂税!”
  这倒是一记定心丸,毕竟,之前朝廷为了收税,定下了种种耳目繁多的税目。
  倘若方腊真能施行下去,倒是一记善政。
  可是,太平军毕竟只有一县之地,谁也不敢过早的将身家全部压上,只能继续观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