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策论三条难倒众生 君臣十人自在朝会


小说: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作者:西宫娘娘玉灵月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958/ 为您提供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310章策论三条难倒众生君臣十人自在朝会八月二十三日。当策论的题目公布之后,学子们心中在骂娘,考官们心中也在骂娘。这三道题目出的如此刁钻古怪,荒诞不经,可让人怎么回答才好。麓川之役,那是普通的学子能评论的?说麓川之役是对的?这场持续十年的大战,可是逼得整个南方全部造反了。说麓川之役是错的?那岂不是公然否定太上皇吗。土木堡之变,就更难评论了。至于土木堡之变的前因后果,太上皇自己都未必能说清楚,现在让考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不是纯粹的难为人吗。前两个问题,好歹还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三个问题,就实在有些过于恶毒了。什么叫如何中兴大明,再创盛世?何为中兴?有衰落才会有中兴。何为再创?有失去才会有再创。只要考生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就等于承认了大明现在处于衰败萧条之世,急需中兴,急需再创盛世。也急需能够力挽狂澜的英明圣主。至于这个英明圣主是何人?答案不言自明。虽然不言自明,但是朱祁钰非逼着考生们亲口说出来,亲笔写下来。这就是朱祁钰给即将成为举人的考生们上的第一课:想进入朝堂,第一件事就是站队。不纳投名状的,别想成为皇帝亲信,天子嫡系。形势比人强,胳膊拧不过大腿。考生们也都不傻,知道不答或者瞎答,必定会被黜落,即使你前面的八股文写的再好也没用。有重创也先、力挽狂澜的巨大功绩在身,景泰皇帝的权威,没有任何人可以挑战。考生在贡院之中埋头苦写,而策论的题目,很快就传遍了朝野。不论是亲上皇的人,还是亲皇帝的人,都议论纷纷。如今关于太上皇的话题,是最受坊间欢迎的。茶余饭后,京城中人总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相互争论一番。八月二十四日。乡试还有最后两天。朱祁钰最近又改变了自己的议政方式。以前是把内阁学士,六部尚书都叫到一起共同商量。现在大部分时间,朱祁钰就点名几个人前来议政。比如今天,朱祁钰便叫来了王文、周忱、何文渊、黄溥、练纲,一共五个人。再加上一直待在新齐王府的何宜、岳正、徐正、黄鉴。君臣一共十个人,召开小小朝会。反常识的地方在于,这次是练纲先发言,而且滔滔不绝地讲了大半个时辰。从坊间传闻、讲到街头巷尾的议论,从茶余饭后的谈资,讲到府衙官署的舆情。总之,无所不包,将京城最近的动向讲得明明白白。朱祁钰听的非常认真,在经过一番消化之后,朱祁钰总结出几点:第一,绝大部分人都极为期盼太上皇能早日回京。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共识,势头不可阻挡。倒不是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忠于朱祁镇,而是一个曾经的大明天子,总是在塞外放羊,实在是大大的不体面。这伤的不止是皇家的体面,所有大明百姓也都觉得脸上无光。这一点有些偏离了朱祁钰的计划。本来是打算到景泰三年再让太上皇回来的,但是现在看来,有些过于不切实际了。在大明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迟迟迎不回太上皇,所有人都会认为是皇帝故意做手脚。所以朱祁钰也放弃了原来的计划,选择了放任自流,任王骥自由发挥、自行其是。不论出现何种结果,朱祁钰都打算选择默默接受。第二,京城百姓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从一年前,绝大部分都心向太上皇,到现在,已经有大概一两成的百姓,开始转而支持皇帝。还有两三成的百姓,已经开始摇摆不定。朱祁钰除了保卫京师的功绩外,各种善政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免京师百姓一年的赋税徭役,免修皇陵。比如废除抢百姓钱的大明宝钞,发行成色质地优异的景泰通宝。比如修建北京外城,改善京城百姓的居住条件。比如以工代赈,只要参与修建外城,皇帝便大手笔地发放景泰通宝。不论老弱妇孺,只要去干活就有份。再比如裁撤京军,减轻漕运负担。一系列善政实施下来,百姓的生活是越过越滋润,越过越有盼头。总结一句话,百姓是会变心的。第三,对于上皇回京之后,两位皇帝的共存问题。百姓们还是偏向于生活和礼仪上善待太上皇,但是政事上,太上皇不宜过多干预。就算是在民间,也没有人提出什么天子退位、上皇复辟这种方案。老百姓也不傻,都知道当今天子一旦退位,其全家必然活不长久。尤其是有郕王一家的死作为前车之鉴。天子若是退了位,下场参考郕王朱见济就对了。有了胡皇后嗣子身份的加持,朱祁钰也得到了不少的同情分。京城百姓可不想看到胡皇后再度绝后绝嗣。虽说皇帝的过继来得过于突兀,朝野上下一时之间适应不了。但是你暂时不承认皇帝是宣宗嫡子,可以。你不承认皇帝是胡皇后嗣子,则完全没有道理。总之,朱祁钰这位看上去荒诞不经的景泰皇帝,已经初步赢得了民心。朱祁钰本人,现在倒并没有过于关注嫡庶之争。接下来的计划,朱祁钰决定要使出捂了好久的王牌,对山西进行最后一轮敲骨吸髓的压榨了。然后便是向辽东出手,干掉辽藩,清扫建奴,控制东北的山珍贸易。从而让奴儿干都司就地取材,自给自足,长久而稳定地扎根于东北。另外还有整编重组山东的备倭军,清理黄河水患。向西经营内外河套和河西走廊。与此同时,还得催着南京京营整编,五年之后去尝试收复交趾。哎呀,越想越头疼。想做个文治武功兼备的皇帝,真是累人。虽然朱祁钰看上去一直在玩,但心着实是一点没少操。不知道别人理不理解朱祁钰,反正周忱作为工部尚书,却是越来越欣赏皇帝了。周忱对皇帝的认可程度,几乎快追上王文了。因为以前的工部尚书,为了要点工钱,还得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现在则完全不同,工部光铸钱一项,就称得上是日进斗金。而工部宝源局最大的金主,正是眼前的景泰皇帝。以前的皇帝,缺什么用什么,都是直接从朝廷要,从朝廷拿。但是朱祁钰则不同,这位荒唐皇帝,拿真的金子,去兑换工部铸造的景泰通宝。而且整个西郊的一府三宫修下来,朱祁钰拿出了整整二十万两黄金,去兑换景泰通宝,然后给参与建设的所有人发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