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蔡邕


小说:人在东汉,胡汉共尊   作者:守望青山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928/ 为您提供人在东汉,胡汉共尊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201章蔡邕
  翌日!
  又是北宫离亲自护送,走过望垣,走过上邽,最后走了一段因为来回交战变成的无人区,终于抵达凉州和关中的边界。
  北宫离拉着李耀,他显得跃跃欲试,有些喋喋不休说道:
  “自从阿父当了太守之后,便是开始沉迷享乐,再也没有主动对外动兵,这次我不能够过去,但迟早有一天,我们兄弟肯定能去中原征战,大丈夫就该纵马持戟,驰骋沙场,横行天下……”
  李耀笑着点头回应,他也期待有这一天,可以再次并肩作战。
  最后北宫离看向庞德:
  “令明,阿耀有智谋,可以多听他的意见,总之打出我凉州的威风!”
  旋即庞德看了一眼李耀,不敢有丝毫的轻视,最后沉声应道:
  “遵令!”
  这时李耀郑重说道:
  “我带走了你们三千兵马,最后一定给你们带回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不久三人正式分别,李耀,庞德,领着六千骑兵一路进入关中,全是骑兵,没有步兵,放在中原,那帮诸侯能馋的流口水。
  战马昂贵,又是消耗品,除了北方三州,中原想要组建一支骑兵,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即便董卓麾下,收拢的中央军也是步兵为主,骑兵多在凉并军中,同样来自北方三州之二。
  陈仓,原本就是关中的西大门,后来为了防备凉州,更是不断加固,挖掘壕沟,修筑阵垒,直到现在。
  这里有军队在驻守,他们都是董卓麾下士兵,当年李耀的几句话,导致皇甫嵩再没有领兵机会,一直遭到刘宏猜疑。
  所以关中西边防线,主要就是董卓负责,谁让他有战功,又在陇山一带颇有威望。
  其实董卓干的不错,这条防线十分稳固,如果想要从外攻破,肯定碰个头破血流
  但是李耀,庞德,他们这次领兵前来,靠着调令轻易混了进去,之后一路向东,沿途郡县供给粮草,什么关卡,关隘,全都大开方便之门。
  进入弘农,过了华阴,一路上到处都是流民,见到他们这些骑兵,更是吓得惊慌失措,能逃跑的就会逃跑,不能逃跑的就会跪地求饶。
  李耀让人带到近前一问,原来董卓已经是开始迁都了,派出骑兵烧毁他们的房屋,抢走他们的财物,逼迫他们迁到关中。
  犯下累累恶行,李耀都是皱眉,不打仗的时候,受苦最多的是百姓,打仗的时候,受苦最多的还是百姓。
  这么多的百姓,如果能够全部带回凉州,他们凉州将会迎来腾飞,毕竟凉州最缺少的就是人口。
  但又摇了摇头,没有这种可能,毕竟上千里的距离,缺衣少食,即便最后能活下去的人,恐怕也是十不存一。
  还是先去洛阳,找个机会安顿下来,然后试着收拢流民,能救多少百姓就救多少百姓。
  没有人口,占领关中有什么用,人口,百姓,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李耀看着极为痛心,然后便是加速行军。
  又是半天过后,前面出现十几辆的马车,夹在众多流民中间,显得十分格格不入。
  但是面对数千骑兵,这些马车没有半点放肆,主动靠边停车让出道路。
  李耀急着赶去洛阳,本来没有过多在意,但在骑马路过的时候,他转过头瞟了一眼,发现里面全部都是竹简。
  这个时代,竹简就是书籍,就是知识。
  李耀吩咐左右,大军继续前进,他则带着部分亲兵停了下来,主动靠近这些马车,毫不客气钻了进去,拿起竹简看了起来。
  他读书不多,但识字没有问题,越看越是开心,越看越是高兴,他们所开办的军学,教导骑射,以及扫盲。
  太深入的东西,没人会,教不了,如果能把这些竹简都带回去,以后军学就不只是扫盲,还能教导更高深的东西。
  说不定等将来,军学里面还能真正出现几个辅政大才,那对他们李家而言,可是有着重要意义。
  而在外边,那些车夫以及仆役,看到这些骑兵就已经腿软了,根本不敢上前阻止,最后还是一个瘦弱老者,他跑过来,立即说道:
  “将军,莫要抢我,我这里面都是竹简,没有什么值钱财物……”
  李耀走出马车,手里依旧拿着一封竹简,他看着这个老者说道:
  “老丈是谁?这些竹简都是你的!”
  瘦弱老者为了自己藏书,于是只能咬牙说道:
  “我乃蔡邕,朝廷的左中郎将,我与国相颇为熟悉,还请将军莫要为难!”
  李耀心中一惊,蔡邕?他碰到了蔡邕,于是思索片刻之后:
  “蔡中郎,这些竹简我看上了,要么就把这些给我,要么去到长安之后,伱就给我全部重新准备一份,将来我会找你索取……”
  “我不白拿,你给我准备竹简,我保你性命无忧……”
  说到这里,李耀走到蔡邕身前,他比蔡邕要高,居高临下看着蔡邕,将手中的竹简还给他,同时大声说道:
  “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李耀,我能保你性命无忧!”
  说完之后,李耀转身离开,再度骑上他的战马,带着部分亲兵追逐他的大军,向着洛阳赶去。
  直到李耀离开之后,蔡邕连忙翻看他的竹简,发现没有任何破损,才是终于松了口气。
  然后抬头皱眉思考:
  “李耀?是他!凉州军阀,关东诸侯,这天下要乱了……”
  说到这里,他一脸的愁眉不展,毕竟闹了关中,围了长安,李文侯,北宫伯玉,李耀,北宫离……这些人的信息,也是已经调查清楚。
  就在这时,随着大军全部离开,一个清丽少女,身上穿着曲裾,跳下马车,快步走来。
  大概十四五岁年纪,面容稍显稚嫩,但是五官精致,肤白貌美,一看就知道是个美人胚子。
  如同清泉般的柔和声音传了过来:
  “阿父,您没事吧?没有被为难吧?”
  蔡邕见到这个少女,却是连忙开口驱赶:
  “还不快回马车躲着,若是被人看到,被贼人惦记上,那时候就晚了……”
  说到这里,蔡邕顿了一顿才是继续说道:
  “昭姬,我也不知还能护你多久,不如为你找个人家,能在乱世之中保护好你,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按照好些读者的提议
  李伯望,李光弼,李光远,李义先,哪一个好一点?李世民就算了……
  来了洛阳,能救一些就救一些,比如洛阳东观的所有藏书,以后修个什么大典,传于后世,证明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