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出兵


小说:人在东汉,胡汉共尊   作者:守望青山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928/ 为您提供人在东汉,胡汉共尊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171章出兵
  再说郡里,现在整个金城以及半个陇西,共有百姓两万三千多户,十一万五千多人。
  但是就凭这么一点人口,却是拥有一百五十万亩田地,毕竟这些百姓一家老小所需食物,全都要在地里获取。
  现在有新农具,官府也会提供耕牛,并且鼓励百姓开垦田地,这些百姓自然也是拼命开垦。
  饿肚子的感受,绝对足以让人生不如死,有这样的机会,百姓都是愿意竭尽全力。
  其实到处都有荒地,那些没有田地,或者就只有很少田地的人,为什么不愿意开垦?
  因为这些荒地都有主人,甚至山川水泽都有主人,他们平时并不会管,但是只要百姓过去开垦田地,他们就会带着刁奴恶仆,前来向你索要田地,并且向你索要田地里面生长出的粮食。
  要是拿不出来,他们还会勾结官吏,最终把你变成奴仆佃户。
  最后落个人地两空,因此百姓没有地种,也不愿意开垦田地。
  但是现在金城一片欣欣向荣,因为官府已经承诺,伱能开垦多少田地,只要交上田税就能合法拥有,如此百姓也就愿意开垦田地。
  而李耀和赵贤也是商量过了,免除一切苛捐杂税,甚至口钱以及算赋,虽然依旧保留,但是降到最低,只将田税作为主要税收。
  算赋降低,只要家里还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会将老人送到山里饿死,口钱降低,只要家里还有一点余粮,百姓就不会把婴孩丢到河里淹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个道理,只要读书都会知道,但是很多人会装作视而不见,一边搜刮百姓粮食,一边辱骂百姓不可教化。
  少了口钱,少了算赋,那减少的财政收入,自然就要想办法补回来。
  这个办法就是盐铁专营!
  先说制盐,最常用的制盐方法,或煮或煎,还有晒盐,而在青海这个地方,却要挖盐。
  青海是个什么情况,这所有的盐湖,盐池,本就是天然的盐田,经过千万年的风吹日晒,盐分早就析出结为块状,所以才有盐矿之说。
  简单来说,其它地方都是湖里有盐,但是这个地方就是盐里有湖,所以要盐就要挖盐。
  后世挖盐,靠着各种大型器械,但是现在,生产能力非常落后,就要靠锄,靠犁……去把盐矿给挖出来。
  这些盐矿碾碎之后,呈青黑色,含有杂质,这就是原生盐。
  它也能吃,至少吃不死人。
  将原生盐与盐湖水混合之后,把这卤水弄进盐田,经过风吹日晒,重新析出之后,呈青白色,品质上佳,这就是再生盐。
  这种青盐能卖高价。
  以往羌人占据盐池,每年产盐就几千斛,但是现在李耀占据盐池,产盐数量十倍增加,去年产盐八万多斛。
  现在世道混乱,盐的价格居高不下,平均一石就要八百多钱。
  这八万多斛盐,如果拿到刘宏面前,能买六个三公之位,能买十二个九卿之位。
  只要两年时间,就能买下一个太尉,曹操他爹曹嵩,就花一亿钱买了一个太尉。
  这些青盐,除了满足内部需求,就是外销,换成金银或是牲畜,这才是他们主要的财政收入。
  要不怎么都说中原富庶,曹嵩个人用来买官的钱,堪比金城一郡贩盐的收入。
  而另外的一项财政收入,就是开矿,冶铜,冶铁,铜就是钱,铁就是甲胄,兵器。
  现在的五铢钱就是铜钱,而铁则是变成长刀,长枪,铁制箭头,以及还有部分铁甲,主要还是产量不够。
  缺人!
  现在郡里也很忙碌,春天组织百姓春耕,夏天组织百姓挖盐,秋天组织百姓收获,冬天组织百姓挖矿,当然挖盐,挖矿不算徭役,都会给出报酬。
  那些盐奴,矿奴,终日劳作,没有收入,主要有着两个来源:
  其一就是刑徒,郡里犯罪的人,百姓之中可没圣人,一些小偷小摸,鸡鸣狗盗的行为,这也确实难以避免。
  除了犯下必死的罪,其余基本都是判为劳动改造,让他们给郡里创收。
  其二就是刺头,兵痞,军队里面总会有些不服管教的人,而且那些逃兵同样也会用来挖盐,挖矿,如果不是人手不够,这些家伙本应用来杀鸡敬猴。
  但是李耀争取过来,与其直接杀掉他们,不如用来挖盐,挖矿,这也算是废物利用。
  人权,不存在的,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但是对于百姓而言,现在这种生活已经相当不错,每年春种秋收交足田税之后,剩的粮食依旧能让全家吃饱。
  并且夏天,冬天,挖盐,挖矿回来,还能攒下一些积蓄,只要攒个两年,就能去官府换一个牛犊,或者两只羊羔。
  金城可是处于边地,这里牲畜非常普遍,因此价格不算太贵。
  而且官府鼓励民间养牛养马,养牛自然就是用来耕地,养马就是为了组建骑兵。
  耕战才是强国之本!
  就凭李家在民间的声望,只要这些百姓还在,他们就能始终坐稳这个金城太守之位。
  说回正题,很快过去五天时间,就在军营外的一片原野之中,义从三军已经完成集结,而且都是骑兵。
  人上一万,无边无际,更何况其中还有几万匹战马,给人带来的强烈震撼,很难用语言去描述。
  三军将士人人披甲,其中的义从营,穿着全套对襟直身扎甲,另外左右骑军,穿着身甲以及大氅。
  毕竟他们承担不同作战任务,义从营是尖刀,关键时候用来破阵,所以需要全套甲胄,保证他们能在万军之中安全进进出出。
  左右骑军,以骑射骚扰,断绝粮道,追杀溃军……所以只穿身甲,保证自身灵活机动。
  而且这样能够武装更多士兵,否则人人披全身甲,牛皮数量供应不上,现在能有这么多的牛皮供应,还是他们靠着青盐,北上前往河西四郡,以及张掖属国,居延属国,才顺利的交换回来。
  光靠自己养殖,三年时间也不太够,并且还要用来耕种土地。
  青盐是硬通货,但也容易被宰,等到打通河西走廊,才能彻底掌握主动。
  李文侯骑马走来,他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全军士气高昂,并不需要鼓舞士气,他们就只需要碾压过去,先行夺取陇西南部,然后领兵北上。
  因此只是说了一句:
  “出发!”
  此话一出,三军皆是动了起来……
  感谢书友大秦铁鹰锐士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