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东出


小说:人在东汉,胡汉共尊   作者:守望青山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928/ 为您提供人在东汉,胡汉共尊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嘚!嘚!嘚!
  急促的马蹄声沉闷而又有力,好似在人的心脏上踏动,让人跟着心跳加快。
  一匹枣红色的战马,此时正在草原疾驰,而在这匹战马背上。
  李耀左手持弓,右手拉弦,眼神就如鹰目一般锐利,随后松手射出一箭
  咻!
  箭矢横空,转眼飞过百步之远,精准射在标靶之上,四周顿时响起欢呼。
  至于李耀也是大笑着举起弓,四周那些氐羌蛮夷,嚷着,叫着……越发热烈。
  现在李耀还不知道,因为他们起兵造反,给了大汉朝廷极大压力,导致刘宏决定放弃凉州。
  毕竟距离太过遥远,消息传递需要时间,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随着李耀将他的舅父找过来,也让整个团队变得越发完善。
  赵贤从县中的小吏,一跃而成郡中的大吏,对于权势非常着迷,来到允吾就对众人发号施令。
  当然这个众人是指,郡中原本那些功曹从事,其实他们对于赵贤很是厌恶,曾经瞧不上眼的人竟然直接爬到他们头上,而且这般作威作福。
  但是赵贤身后,可就是李文侯父子两人,最终随着几颗人头落地,这些家伙都是真正认清现实。
  有了赵贤处理政务,郡中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当然金城郡的人口本就不多,甚至都还不如中原地区一些大县。
  而且赵贤对此也是非常满意,虽然世上不缺忠臣,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
  谁当皇帝并不重要,关键谁能让我当官!
  正如谁当县长并不重要,关键谁能让我当上县长夫人!
  其实赵贤对于从贼,也不能说毫无压力,只是压力相比权势,实在有些不值一提。
  人生来就是为了当官的,如果不能当官那么人生将会毫无意义。
  让赵贤乐此不疲,甚至痴迷的繁琐政务,对于李文侯和北宫伯玉简直就像酷刑一般。
  因此将政务全交给赵贤之后,李文侯和北宫伯玉,他们两人就去开心的练兵了。
  义从营,护羌营,如果再算上两家私兵,大概就有将近六千多人,而且夺城过程之中,全部死伤微乎其微。
  等到割据金城之后,他们挑选精壮加入军中,因此现在两人也是拥兵上万。
  再从金城武库,取出甲胄兵器武装,这些精壮差的只是训练。
  这还只是部分兵力,当然也是嫡系兵力,如今各部豪酋争相前来依附,聚集氐羌蛮夷早就超过三万。
  五万大军,就在允吾驻扎!
  不过这些蛮夷,依旧以族长为首领,虽然勇猛,但是缺乏训练,或许顺风打仗堪称如狼似虎,如果逆风打仗将会一触即溃。
  现在李文侯和北宫伯玉,就在努力整顿他们,至少排成队列。
  领一千人打仗,跟领一万人打仗是不同的,领一万人打仗,跟领十万人打仗也是不同的。
  他们两人都是段颎旧部,对于带兵打仗也是有些经验,别看这里有着五万多人,要是前后不能相连,左右不能相顾,上了战场只会横冲直撞,那么从内到外处处都是破绽。
  一旦真正面对会带兵的将军,想要收拾他们,就跟刨丁解牛一样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这段时间里面,李耀同样混迹军中,时刻跟在李文侯的身边。
  上至各部豪酋,下至底层蛮夷,他要让每一个人都认识自己,当然因为他的身份,没有人敢于轻视他,所有人都很尊敬他。
  不过李耀依旧经常炫技,就像现在这样,展现自己的骑射能力,军中没有人比他更强,这还要多亏他手中的赤焰。
  这些氐羌蛮夷就是吃这一套,当李耀经常跟他们见面,并跟他们一起吃饭,说话,大笑,高歌……
  而且还能百步穿杨,这就让他备受追捧,很多底层蛮夷见到李耀比见到自家族长还要更加的开心,亲近他,崇拜他,爱戴他!
  毕竟李耀会跟他们称兄道弟,但是他们各自族长,可不会跟他们称兄道弟。
  在这个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地位极高的李耀,一句兄弟就能让人真心感激;
  就像是人情冷漠的现代社会,热情洋溢的主播,一句家人就能让人慷慨解囊。
  多说一句,如果这些底层蛮夷他们族长死亡之后,大概都会选择投奔李耀。
  与此同时,李耀目光看着四周,这些底层蛮夷都是他的兄弟,都是他的争取对象,想要成就伟业人口才是关键。
  旋即心中不由想道:
  “各部豪酋已经到来,五万大军已经聚集,也该真正的领兵东出了,黄巾起义无法持久,想要真正割据金城,并且逐渐占据河西以及陇右,必须要让凉州混乱起来,最好再让关中混乱起来……”
  “只要朝廷没有能力大举西征,就能给我争取足够发育时间,现在因为我们提前起兵造反,历史走向肯定也会发生改变……”
  “如今什么都是假的,唯有实力才是真的,人口,地盘,粮食,军队……必须彻底握在手里!”
  就在李文侯,李耀,以及北宫伯玉,北宫离两对父子,忙着整顿人马,琢磨领兵东出的时候,朝廷放弃凉州的诏令,终究还是送到了凉州。
  上边的官吏,中间的豪强,下边的百姓,全部都是破了大防。
  忠于汉室的人,悲哀高呼,大声怒斥,不骂皇帝,就骂朝臣,误国误民,千古罪人。
  甚至有心之人,已经收拾全部财产,带着奴仆,赶着马车,开始逃往关中三辅之地。
  朝廷放弃凉州,也就不会派来一兵一卒,等到异族胡人肆虐各地,就会前来抢夺他们的土地财产,甚至还会杀了他们,现在不跑,更待何时?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现在大汉精锐军队全部陷在关东战场,北军五校,三河骑士,还有地方精壮兵勇,就是想要抽调兵力前往凉州,也是根本没有办法抽调出来。
  不做抵抗,收缩人口,兵力,全力守住关中之地,确实是个好的策略,当然前提是,黄巾势大无法剿灭,这就是一個好主意。
  但是现在,中央朝廷有令,地方官府不敢不从,很快的派出人手组织百姓迁回关中。
  但是地方官府是个什么情况?
  贪官肆意横行,奸吏多如牛毛,他们闯进百姓家里,抢走所有的粮食,牵走全部的牲畜,强迫迁徙,动辄打骂……无恶不作!
  凉州百姓会受这种欺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这很难吗?
  群盗四起,羌人反叛,更大的混乱逐渐席卷各地,并且愈演愈烈直至难以控制!
  以后汉朝再想掌控凉州,就看这些百姓同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