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扩军十万,加封上柱国、天威上将军


小说:三界共主成长计划   作者:云绕半山腰   类别:神话修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921/ 为您提供三界共主成长计划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228章扩军十万,加封上柱国天威上将军
  辽东之地,一条通往北平城的官道之上。
  身披兽皮麻衣,身形矮壮凶悍的女真勇士,正手持皮鞭,驱赶着数千衣衫褴,身形消瘦的战俘奴隶。
  这支队伍行进之间,前后队列相随井然有序,虽不比正规战兵军阵严密,但也有几分架势。
  而且一路之上并不滋扰地方,所遇到的行人车队,也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而在队伍前后,甚至还有数百打着大梁旗号的官兵引路、跟随,每过一城池,皆有人出示军令公文以获取粮草补给,显然不是外敌入侵!
  眼前的这支队伍,其实就是此前雍博荣主动联合的女真部落。
  雍博荣自行供养的女真死军,这次亦是随军出征,经历数战,立下了不小的战功。
  其中有小半的女真死军,战后因功而获自由之身,成了海东义从军中的将校士卒,升为大梁战兵之列。
  直沽寨遭遇伏杀,这些海东重甲兵,更是凶悍到正面硬抗两千道兵,其悍勇善战,坚韧无双,堪称天下第一等强兵!
  只是历经数战之后,雍博荣麾下的女真死军或死或伤,再或是晋升海东义从,如今仅剩四百众。
  而兵马数量刚刚扩至八百的海东重甲兵,也损失大半。
  所以当女真部族那边,再次抓捕了一批战俘奴隶送来后,雍博荣连忙派人前去迎接,好尽快填充编制不足的女真死军。
  而就在行进路上,也不知是不是凑巧,竟然同样遇到了一支朝北平方向进发的数千人队伍。
  相较于衣衫褴褛,身形矮小瘦弱的女真奴隶,巧遇的这支队伍之中,却大都是些身形强壮,衣着干净的平民。
  远远还能够听到这些人正在用夹杂着辽地口音的中原官话,以及扶余语交谈着,个个神情极为振奋,显然不是强行征调而来。
  女真首领黏古耐注意到了这一点,略微沉吟片刻之后,便安排了手下几个会中原官话,脑子灵活的女真汉子,带着随身携带的肉干果酒前去,打算套近乎打听些消息来。
  而约莫过了两个时辰,前去探听消息的女真汉子终于回来,挤到了黏古耐的身边,用女真语言道:
  “首领,打听到了!”
  “这些是大梁燕王殿下,从辽东之地征收的投军青壮,现在他们就要前往北平城,接受军中操练!”
  听到这话,黏古耐不由扫了一眼前方的那些兴高采烈的投军青壮们,露出怪异惊奇的神色。
  “大梁不是刚刚才占据了辽东吗,为何会有这么多地方青壮愿意从军?”
  海东之地贫寒,女真诸多部族生存困苦,竞争激烈,所以有着胜利者占据一切的规矩,家国理念、部族认同感,都没有那般强烈。
  但就算如此,黏古耐他想要完全吞并一个战败了的部族,也是需要消化一段时间才能够做到的!
  高句丽统治辽东多年,虽然谈不上完全驯服辽东地方,但大都人还是认可高句丽正统的。
  这大梁的燕王殿下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就让这些青壮甘愿为大梁效力?
  “如今辽东之地正在推行分田,燕王殿下给百姓均分田地。若是有人愿意从军,无论是梁人还是扶余族人皆一视同仁,多分卫所军田十亩!”
  几名前去打探消息的女真汉子,此时皆是露出了艳羡心动之色。
  虽然相较于中原、江南,辽东称得上苦寒之地。但和女真所在的海东之地比起来,却是又好上太多了。
  若是主动前来从军,分配下来的土地、军田,再加上每年十几两的军饷,对这些女真汉子们来说,却是无比的诱惑!
  女真人虽然淳朴,但能够成为部族首领,黏古耐倒还是有些敏锐的。
  此时他注意到手下露出心动之色,心中猛地一突。
  犹豫了片刻之后,黏古耐却是咬牙道:
  “这次贩卖奴隶的银子,除了购买铁器之外,应该开始学习大梁的制度,给族中勇士发银子!”
  黏古耐此举,竟然是打算维持族中常备军,彻底走上军事职业化的样子!
  其实若是有的选,黏古耐也是不愿将到嘴的银子吐出来的……
  依靠着奴隶交易与特产货物,黏古耐获得了大梁的物资支持。凭借这些东西,这半年来他接连吞并、收服了数个中小部落,一举成为了海东之地有数的大势力!
  接下来,他还打算从大梁这边购买铁器,继续奴隶交易,争取做大做强,然后将海东、海西女真各部尽数吞并。
  可是与大梁的交易,并非只有好处!
  亲眼见识到大梁繁华的女真勇士们,早已不愿继续待在那苦寒之地煎熬。
  若是族中青壮都被大梁吸引而来,黏古耐又怎么去征服女真各部?
  这军事职业化的举措,显然就是为了留住族中的青壮,而无奈采取的措施。
  原本已经有想要前来大梁定居从军的女真勇士们,此时听到自己首领的话,眼睛再次亮起。
  稳住了手下忠心的黏古耐,此时又抬头看了眼远处的从军青壮,沉吟了片刻,方才继续问道:
  “可曾打听到,那位尊贵无比的燕王殿下,这次打算招收多少兵马?”
  手下摇头表示不清楚,道:
  “没有问到,但听梁国差人闲聊时说起,这是第二批投军的青壮。在此之后,好似还有几波……”
  黏古耐有心想要估算出这一批征收的青壮数量,可他实在没这个本事,只是大概觉得,好像比自己这次带来的三千战俘奴隶,还要多少几倍!
  想到这里,他不由心中一沉,发愁地道:
  “阿克墩之前曾说过,贵人需要我女真勇士从军效力。可如今燕王殿下征收了这么多的青壮,贵人会不会不再需要我们女真勇士了……”
  黏古耐很清楚,纵然他们女真勇士悍勇无双,可面对训练有素,全副武装的大梁兵马,也并不占据优势!
  若是那位年轻的贵人不再需要女真勇士了,那黏古耐日后又该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黏古耐看向被押来的三千战俘奴隶,不由露出担忧发愁之色……
  ---------------------------
  鸭绿江畔,高丽都司治下,茂山城。
  原本高句丽境内最大的铁矿,此时已经落入了梁军手中。
  因为推行的各种厚待匠人的政策,接管铁矿之后,没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便已经彻底恢复了生产。
  数十只妖兽,此时也一同在矿山之中忙碌着。
  精于钻洞的穿山甲妖,深入矿洞之中,两只利爪翻飞,矿石立时被掘出。
  善于负重的青牛妖兽,一口气将足足数万斤的矿石拖曳出去。
  矿洞之外,皮糙肉厚力大无穷的黑熊精,一双肉掌狠狠拍下,矿石立即化为砂砾,然后被继续拖走,送到一旁的冶炼厂中。
  原本技术落后的冶炼炉,此时也被更为先进的大梁制式冶炼高炉所替代。
  数十座各式高炉,悄然立起。
  几只负责载重运输的妖兽,将积攒下来的铁矿砂尽数投入高炉之中。
  通体赤红,周身气息炙热的火鸦妖就站在高炉前,此时一口烈焰吐出,点燃高炉开始冶炼。
  一旁的凡人工匠,用生硬的中原官话连声急呼道:
  “火大了,收着点!”
  火鸦妖从善如流,法力稍稍一敛,炉中火焰稍稍一缓,恢复到了合适的温度。
  约莫过了几个时辰后,高炉之中便有铁水流出,反复冶炼之后,凝成粗铁块再次被送到了锻造厂锤炼。
  鸭绿江畔的水力锻造坊日夜不休,叮叮当当的锤炼声不断,以惊人的速度产出各式精良的甲胄、兵刃。
  成型的兵器甲胄,被送上了鸭绿江上的船只,走水路运输直接送抵北平,效率快到惊人!
  而此时,在茂山铁制所之中,负责主持铁矿事宜的一众官吏,此时正汇聚一堂。
  “昨日共冶炼生铁八千斤,锻造精铁一千八百余斤,共铸造甲胄九十七副,钢刀八百柄,枪尖两千枚,箭头五千只!”
  “不够,还不够!”
  “殿下有令,半年之内备齐三万精锐战兵,十万辅兵所需的甲胄、兵器。以如今效率,难以满足!”
  “请来的妖族,效率颇高。如今所限制产量的,还是冶炼高炉、锻造工坊不够,以及熟练匠人数量的不足。”
  “昨日云山金矿那边,又派人押送来了一千五百两黄金,两千两白银。银钱足够,立即扩建高炉、水利工坊,全力培养、招收冶炼匠人!”
  “殿下那边给的是死命令,无论如何也不得推脱!”
  众官吏神情一肃,齐齐起身,沉声喝道:
  “下官领命!”
  ----------------------------
  神京洛阳,朝堂之上。
  “燕王殿下率兵北进,屡战屡胜,三月之内一路攻至清川江畔。”
  “有顺奴、灌奴两部,感念我大梁天恩,耻与逆贼为伍,反戈相向,襄助大军。”
  “高句丽国君惶恐不安,下令诛杀犯上逆贼泉文祚,跪献降表,自请去高句丽王号,割让国土,献珍宝美婢,以息我天朝之怒!”
  捷报内容,此时在大业殿之上清晰响起。
  皇帝坐于龙椅之上,身形微微后靠,神情深邃,让人有些摸不清心中所想。
  立于陛阶之下的楚王,此时脸色看似平淡,但细细观察眉宇之间,却还是能够发现一抹阴桀狠厉之色。
  百官之中,有人因北境大捷而面露喜色,也有人因为燕王得势而脸色难看。
  还有人神情隐晦,悄悄打量着皇帝此时的表情,似乎想要揣测皇帝的心思与想法。
  正因为皇帝态度不明,以及朝中百官的心思各异,在这份捷报念完之后,大业殿之上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安静之中。
  百官心中各有念头想法,私下里眼神偷偷交流不断,暗流涌动。
  皇帝眯着眼扫视殿中,突然语气深邃,眼神幽幽地道:
  “诸位爱卿,为何一言不发?”
  百官闻言,察觉到一丝异样,纷纷低头不言,生怕撞上皇帝深邃的视线。
  “咦,诸位当真就没有什么想说的?”皇帝再次问道。
  其实若是寻常领兵统帅,按制封赏就是了。
  可偏偏这次统兵之人,乃是当今燕王殿下。
  这已然不是简单的封赏之事了,而是牵涉到了储君之位争夺,以及站队的问题。
  朝堂之上百官皆是人精,少有年轻不谙世事的愣头青,此时也被同僚悄悄拉着,自然是无人说话。
  皇帝眼神转动,然后猛地看向了百官队列之中的老秦王,道:
  “秦王是宗室长辈,又是朝中重臣。你说说看,朕该怎么办?”
  被点到名字的秦王,顿时眼睛一闭,露出无奈痛苦之色。
  当初燕王李玉鉴失落于民间,就是由老秦王前去找回来的。之后李玉鉴外放封王,老秦王也帮着走动过。
  很难说皇帝这个时候突然将矛头指向他,是不是有点报复的想法在。
  老秦王强行收敛了心绪,自百官队列之中走出,硬着头皮道:
  “燕王有大功于社稷,按例封赏就是了……”
  皇帝闻言,双眼眯起。
  在停顿片刻之后,皇帝突然发出爽朗的笑声,朗声道:
  “哈哈哈,秦王说得不错!”
  “朕这个孙儿如此了得,文能治理封地,武能北击外敌,足见其天资纵横,能够承担这社稷之重啊!”
  这是皇帝,在表露自己属意的东宫人选?
  话音一落,百官顿时一惊,心中思绪宛若惊涛骇浪翻涌,难以平静。
  站在陛阶之下的楚王,此时心情激动愤慨之下,也难以再掩盖心绪,竟然在殿上便露出了阴冷怨毒的表情。
  皇帝此时却似乎未曾看到一般,继续道:
  “如此大功,应该大赏!”
  “传朕旨意,燕王功勋卓着,加封上柱国,赐玄牡二驷,许乘金车大辂。加朱户、纳陛。”
  朱户,指红漆大门。纳陛,指登殿时特凿的陛级。这两样都是九赐之一。
  玄牡二驷,金车大辂,也是九赐之中的“车马”。
  加上之前赏赐下来的虎贲、鈇钺、弓矢、乐则,这被视为篡位前提的九种礼器,李玉鉴已获七种……
  皇帝意犹未尽,继续朗声道:
  “燕王爵位至高,已封无可封。为彰显荣耀,当另设‘天威上将军’号,位在诸王之上!”
  旨意拟成,百官神色更是复杂,下意识地看向百官之首的楚王。
  楚王表情扭曲,额间青筋暴露,浑身更是不住地颤抖,已然处在了爆发的边缘。
  皇帝眼神淡淡地扫了一眼楚王,仔细打量了他一眼之后,继续看向百官,语气深邃地问道:
  “诸位卿家,可有异议?”
  百官面面相觑,迟疑许久之后,方才稀稀拉拉地俯身一礼,恭维道:
  “皇帝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