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这上司能处,有大饼是真给你吃啊!


小说:三界共主成长计划   作者:云绕半山腰   类别:神话修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921/ 为您提供三界共主成长计划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212章这上司能处,有大饼是真给你吃啊!
  辽东都司下属,盖州卫之中。
  衙门新建立的文书库之中,几大马车的民簿籍册被堆放在地上,让文书库之中都没有多少落脚的地方。
  数十位被紧急调拨而来的大梁官吏,此时正在文书库之中不断忙碌游走着,将这些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民簿籍册,一一妥善安置。
  为首一名吏员打扮的中年男子,此时正对着靳世新回禀道:
  “大人,盖州卫百姓两万余户,共计五万六千三百余人,已经尽数登记造册。所分田亩,也已经尽数发下去了!”
  因为这数月来顶着烈日奔波忙碌,主持分田之事,靳世新脸上已经被晒得黝黑,再不是之前在北平时的那副白净穷酸书生模样。
  听到这话,他当即精神一振,原本脸上的几分倦色也顿时一扫而空,朗声道:
  “既然盖州卫这边事务已经完毕,你等休整三日之后,便立时赶往金州卫,本官不日便至!”
  相较于当初在北平那般寒酸窘迫,如今的靳世新身居要职,气势越发深沉起来,言语之中也带了几分威严。
  可手下吏员闻言,先是一愣。
  然后他微微抬头,露出了那双布满血丝,眼眶发黑,满是疲惫之色的眼睛,极为不情愿地道:
  “大人,诸位同僚忙碌这么长时间,只休息三日有些不够……”
  倒也不是这名吏员懒政,实在是这段时间以来,他们这些被抽调而来的官员太过辛苦了!
  自早上点卯之后,每天要忙碌七八个时辰,一直到深夜才能放衙,每半个月才能有一日轮值休沐。
  偏偏靳世新这位上官,更是一直坐镇衙门之中带头忙碌着,他们是连想偷懒都没机会。
  这么辛苦了这么长时间,结果却只能休息三日之后,就要立即赶赴别处继续推行分田。他们又非是不知疲倦的木偶,心中自然是不情愿的!
  靳世新闻言,眉头一皱,沉声道:
  “我等如今身负燕王殿下、雍典簿信重,自当是鞠躬尽瘁,何敢言累?”
  “况且你们还能休息三日,本官明日一早便要启程前往复州卫,主持当地分田之事呢!”
  不算高辉寿的顺奴部治下,这次雍博荣和李玉鉴一口气攻下了高句丽的大小城池近百座,大约有两百多万人口被直接吞并。
  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人口,比整个燕藩都要大!
  纵然这数月来靳世新日夜操劳公务,在各地之间奔波不断,至今却也还有近半的地方还未能推行分田政策。
  而这分田政策,能够极为有效地拉拢占据了多数人口的底层百姓,最快地稳定住地方局势,是万万拖不得的。
  正是因为如此,靳世新方才表现得这般急切,是一刻也不愿放松!
  吏员闻言,神色越发不快起来,沉声道:
  “大人您精力充沛,每日精神烨烨,但其余同僚们却是不比您……”
  听闻此言,靳世新顿时扫视了一眼,站在四周的一众官吏们。
  原本忙碌着的官员们此时也纷纷停下,满脸疲惫之色地齐齐看向了靳世新,脸上皆是露出不情愿之色。
  这般态度,其实也算是对靳世新的一种无声抗议。
  毕竟他们此时也没有要求别的什么,只想多要几日休沐时间,好好休息一下而已……
  靳世新见状,眉头深深紧缩。
  他当年亦是前途无量的进士出身,只是在得罪权贵,被剥夺官位功名,历经这么多年冷眼鄙夷之后,他却是性情大变,彻底放弃了尊严坚持,陷入到了追逐权利的偏执之中。
  如今他好不容易得到了翻身的机会,能够凭此获得雍博荣、李玉鉴信任与重用,他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失去的!
  沉吟片刻之后,靳世新抬起眼睛,扫视在场一众官吏,沉声道:
  “在场的,可有七品以上官职?”
  靳世新突然问出的这话,让在场官吏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面面相觑。
  在场官职最高的靳世新,也不过是燕王府审理所审理副,位居正七品而已。手下的这几十名官吏,基本上都是八、九品的小吏。
  难道靳世新,是想要用官职来压他们?
  片刻之后,靳世新稍稍一顿,却是又继续道:
  “你等有的是经年老吏,有的是补官入仕……总之都不是正经进士出身,这辈子若是没有贵人提携,只怕官至七品都费劲!”
  “可是这次,殿下兵锋横扫高句丽,收复了这么大的疆土,各地官府官职空缺,不正是我等出头的机会吗?”
  “要知道本官几个月前,也不过与诸位一样,是地方县衙的一名小小刑曹而已!可现在本官的官职虽不高,却也位居燕王府要职,深受殿下与典簿的信任啊……”
  靳世新这些话,颇有画大饼之嫌。
  而他面对的则都是些老油条,虽然听着心中有所动容,但却还是没有如同一般愣头青那样热血上头,表面上依旧不为所动。
  为首的那名吏员,更是微微低头,语气幽幽地道:
  “大人,我们都知道您之前曾经在北平府学,追随雍典簿修过……您受典簿看重推荐,一遇时机,自然就青云直上。”
  “可我等小吏,只怕是没有这个机缘的!”
  靳世新当初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从县衙刑曹升任正七品断事官,的确是因为当时官职短缺的缘故。
  但若不是因为他是雍博荣推荐去的,只怕这样的升官机会,根本不会这么快轮到他!
  靳世新闻言,眼角再次一跳,暗道这些老油条果然不好糊弄。
  而正当他要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一名吏员却是突然匆忙地跑入文书库之中,急声道:
  “大人,雍、雍典簿到了!”
  靳世新猛地一愣,扭头问道:
  “谁来了?”
  “有骑士持雍典簿的印信前来,言典簿大人已经到了盖州卫外!”
  再次确认一次之后,文书库之中的靳世新与一众官吏顿时一惊,连忙手忙脚乱地出城迎接。
  而当他们匆忙赶到城外之时,只看到有精锐骑士纵马游曳,戒备四处。
  数百全身着甲,野蛮悍勇的精锐甲士护卫着一辆马车,停在了城外田边官道之上。
  几名面露惊惧之色,浑身颤颤巍巍的当地百姓,被带到了身穿大氅的雍博荣面前,正被问着话。
  看到靳世新领着一众官吏出城迎接,雍博荣便笑着对这几名百姓点了点头,让王不二给他们几两银子压压惊,随后让身边亲随送走他们。
  这几名百姓捧着银子大喜过望,连忙又谢又拜地离去。
  雍博荣拢了拢身上披着的大氅,朝靳世新走去。
  一众官员连忙低头行礼,朗声道:
  “见过雍典簿!”
  雍博荣颔首一礼,对着众人虚扶一礼,笑道:
  “这些时日,辛苦诸位了!”
  通过刚刚对那几名百姓的简单询问,雍博荣可以初步确定,眼前的这些官吏做事很是用心,自然是不吝夸奖。
  众官吏闻言,顿时有受宠若惊之感,连忙再次躬身行礼。
  为首的靳世新,此时眼睛一动,连忙出声道:
  “大人,这段时间以来,诸多同僚竭力办差,纵然身躯疲惫,却也丝毫不敢有所懈怠。”
  靳世新一边说着,还一边小心打量着雍博荣的神色。
  见雍博荣神色不变,甚至微微点头,露出赞同之色后,他更是心中一松,继续道:
  “是以下官斗胆,想要为手下的这些同僚们请功!”
  严格来说,靳世新刚刚对手下官吏说的那些话,并不是单纯的画大饼!
  如今燕藩治下的城池、人口,皆是翻了个倍,官员的确短缺。
  若是有能力出众的吏员能够出头,雍博荣和李玉鉴又怎么可能会拒绝?
  雍博荣扫视了一眼在场面带疲倦之色的官吏,心中已有猜出了几分,当即点头笑道:
  “前线战事将要结束,殿下此前已经命人,着手拟定封赏之事。”
  “伱等虽然未非前线将士,但也在后方主持分田事务,安抚地方百姓,有大功在身。一应封赏,有你们一份,当加俸一年!”
  这些人虽都只是八、九品的吏员,但到底是官,一年俸禄比辽西精锐战兵还高,米粮实物折算加起来,大概有三十多两银子。
  加俸一年,也就是一次性多发三十多两银子。
  说到这里,雍博荣又继续道:
  “如今咸镜、平安两地已设立府衙,共划分七州、十九县。正缺一批知道如何主持分田的官员,前去担任县衙主官。”
  听到这话,在场跟来的一众官吏眼睛不由一亮。
  原来这不是画大饼,而是真有饼吃啊!
  不仅有加班费,还有升职机会!
  原本已经身心俱疲的官吏们,此时也是脸上倦态一扫而空,个个精神抖擞地道:
  “谢典簿提携之恩,下官等必将竭尽全力!”
  雍博荣笑眯眯地摆了摆手,然后又看向靳世新,道:
  “入城吧,你将这些时日分田之事详细回报于我!”
  靳世新闻言,也是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机会也来了。
  他连忙应是,然后在旁的官吏艳羡的眼神之中,随雍博荣一同上了马车。
  马车之中,雍博荣抱着暖炉拥成一团,开口对靳世新问道:
  “如今辽东分田,已推行过半。效果如何,不妨与我仔细说说吧?”
  “是,公子!”
  此时在马车之中,并无其他官员在场,靳世新为显亲近,却是改口称雍博荣为“公子”,以示亲近。
  “如今辽东城、海州卫、安市城、建安城、白岩城等,已经推行分田,成年男子每人得田十亩,女子、孩童五亩。而今共计已有十七万户、四十余万百姓登记造册,分得田地。”
  “这些百姓,此前皆为高句丽下户、农户、奴隶,甚至没有资格拥有田地。如今分田,他们皆是对我大梁感恩涕零,心悦诚服!”
  “拥有土地之后,地方官府会免费提供粮种、耕牛,而百姓们则需要每年上缴土地所得的四成,十年之后,这些土地将彻底归于他们所有。”
  大梁的农税,采取三十税一的政策。
  上缴四成看似很多,但实际上是将购买土地、种子,租用耕牛的钱财都折算了进去。
  而且只需缴满五年之后,这些田地将会尽数归于百姓。
  正常来说,百姓辛苦耕种五年,可是攒不下购置十亩土地的钱粮……
  雍博荣听到这里,微微点头。
  他此前编写过,也曾研究过辽东、辽西的粮食产量。
  一亩田地若是没有遇到农灾,每年可收获一百二十斤粮食。
  成年男子耕种十亩田地,刨除上缴官府的四成收获之后,剩下的粮食足以让两个人吃饱。一户算三口之家,二十亩的田地,甚至还能攒下一点家底。
  苦是苦了点,但相较于此前在高句丽统治之下的牛马生活,这已经是好上太多了,而且生活有盼头!
  靳世新面色浮现一缕激动之色,继续道:
  “今年粮食已开始收获,按照此前计算,单是辽河平原之地开垦的田地,便足以提供两百多万石粮草。”
  军中士卒阵前效命,为了士气,可是要让人吃饱的。
  战兵、战马、辅兵、壮丁各种加起来平均一下,一人或者一马,大约每日要消耗七升粮。
  粗略估算一下,单是这些粮草,便足以供养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雍博荣听着,不由心中一喜。
  这次一战之后,粮草、金银矿产,乃至打造兵器的铁矿、煤矿都得到了。
  如此一来,一下子扩军虽然有些捉襟见肘,但却也足以支撑下来!
  可能五年之后,没了百姓赎买土地而上缴的粮草,大军粮草会不够。
  但只怕到了那个时候,李玉鉴也早已起兵了。不说打进神京,也应该夺取了山东、河北之地,再不缺粮草……
  李玉鉴不由连连点头,赞许道:
  “好,你做得很好!”
  靳世新连忙低下头,无比恭敬地道:
  “全赖公子提携!”
  “你这次既然有功,自然是要提一提的。这样吧,我替你上书燕王,擢拔你为燕王府审理正!”雍博荣道。
  王府长史司下审理正,乃是正六品的官职。
  虽然雍博荣如今也不是个正七品的燕王府典簿,可谁都知道燕王殿下对雍博荣的建议,一直都是尽数采纳,从无反对。
  所以这话从雍博荣口中说出,靳世新便是心中一喜,知道自己升官之事彻底稳了!
  靳世新迫不及待地俯身一拜,朗声道:
  “谢公子大恩!”
  此时的他,眼中神色闪动,心中尤为不平静。
  正六品的王府审理正,虽然与他当年被罢官除名时的从五品刑部员外郎,官职品阶只差一点,但权势却远远不如。
  但他看着燕王如今的昂扬崛起之势,心中却是隐约有了想法,觉得将来未必不能重入神京,一雪这么多年遭受的屈辱与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