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 谁是忠臣?(上)


小说:女帝种田:扑倒摄政王   作者:朔云边月   类别:穿越奇情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3385/ 为您提供女帝种田:扑倒摄政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长安北郊有山曰扶桑,怀抱京城,固若金汤。上筑九重高台,名为明德,鸟瞰帝都,景致独绝。
  东夷百姓传说这里直通天阙,是景朝的龙脉所在。
  每逢帝国有重大事件,帝国神宫的司天国师就会在明德台上祭祀,向羲和女神祝祷。
  东夷神道的祭祀有日夜之分,日祭为喜,夜祭为丧。
  景朝二年,七月初六,因为国遭丧乱,天降妖星,继任不满一年的司天国师荀朗已经在扶桑山祭祀了三个晚上。
  凉州府一城六郡的百姓沦落贼手,朝廷还要每年赏给金乌蛮子大量钱粮。这样一个丧权辱国的战果,使整个长安城陷入了深深的懊丧与悲痛。
  荀太师祭天时,特意穿了素白的丧服,为国痛悼。女帝更是在朝会上流下了眼泪:“百姓遭难,社稷蒙尘,全是朕的罪过。”
  太师鞠躬尽瘁,在连遇大旱与兵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米价平抑,使中土百姓安居乐业。女帝在无有实权,如同傀儡的情形下,依然以身犯险,逼迫奸贼开了河南粮仓,拯救苍生。
  朝野上下,没有人想过要责怪他们。大家都知道,提出北征,劳师袭远,下了牛皮哄哄的战书,最后却让国土沦丧的人,从头到底就只有一个人——东皇鸿昭。
  因为军队的威胁,官民士子全都敢怒不敢言,却都在心里把那个跋扈的权奸斩杀了千百遍。
  明明不是女帝和太师的过错,他们却一个禁足宫中,斋戒罪己,一个素服郊次,祈罪于天。
  真是疾风知劲草,时危见臣节。一场败仗,倒把景朝未来的方向指明了。民心对荀朗这股“清流”更加拜服。
  荀太师离既定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可他却不大能高兴起来。总觉得事情有哪里不对劲。
  此刻,他正站在九层高台之上,继续自己“国之栋梁”的好戏。
  迎着烈烈晚风,荀朗暗自感叹,神宫的各位前辈们真是会挑地方。那些帝王将相只会死赖在城墙里头争权夺利,造府修屋,却把帝国最美的一道风景漏给了青衫神官。
  放眼望去,只见天上群星璀璨,脚下宫阙万千,星河与灯海交汇在一起,壮阔神奇,妙不可言。
  这,才是真正的长安,一座流光溢彩的蜂窝蚂穴。就连巍峨的天台宫也只是蚁穴中的一点。
  此刻,跳出了城墙,他才真正把长安踩在了脚下。
  “神仙境界……”
  荀朗自顾喃喃。
  等到那一天,功成身退。他尽了力,她也收了心,他定要替她脱去朱紫皇袍,回到这里,不要重楼叠院,府库金银,只消一间草庐,一方薄田……
  不知道那个吃货,会不会嫌日子清苦?
  就算她嫌,他也不怕。他做的一手好吃食,平凡的油盐酱醋也能做出美味佳肴。
  还好,她是个吃货。
  他掩住唇,不想让身边的侍卫看出他的笑意。
  荀太师对着满眼繁华,做着自己不切实际的田园梦,侍卫却以为他是在“占星”,便瞎起劲地帮起了忙。
  “太师,那颗星怎么亮得出奇?”羽林郎指着天际,小声问道,“还是血红的。”
  “不会就是太卜令说的……妖星吧?”另一个也十分好奇。
  荀朗回过神,望了望他们所指的方向。
  “哦……那是荧惑星。荧惑入天仓,主财宝出,主忧,天下有兵,而仓库之户开。”
  这一套说辞,可是神官的看家本领,荀朗背得是很溜的。
  “还真是颗妖星。”
  “怪不得北边会败成这样。还订下那种城下之盟。”
  “那……那一颗呢?也亮得很。也是妖星吗?”
  得了高人点拨,兵士们研究星象的热情越发高涨。
  荀朗望了一眼,淡淡笑道:“那是心宿里的大火星。就是民歌所谓‘七月流火’之‘火’。”
  “我的妈呀,那个歌唱的原来是这个意思。我还以为‘流火’是天上热得出了火呢。”羽林郎挠着头皮,吐吐舌头。
  “你个草包,除了吃饭拉屎还懂什么?”同伴赶忙抓住机会。
  “你好!你难道……”他正要反击,却见嘲讽他的那人朝东面台下挤眉弄眼。他顺势望去,原来是羽林的同伴招呼他们躲懒,一同吃酒去。
  他们小心地朝荀朗看看。
  “哦。”太师也看到了,便配合地蹙眉道,“接下来的祭文是不好有人打扰的,二位……”
  “哦,哦,太师自便,我们滚蛋,我们这就滚蛋。”
  “对对对,我去同他们讲什么叫‘七月流火’。这学问长得,得眼馋死他们。”
  两个人嬉皮笑脸,推推搡搡地“滚”下了台。
  “你看,大圣人就是不一样,怪不得朝里大人们老说,‘与荀郎相交,如饮醇酒’啊。”
  “你个兔崽子酸文假醋的,那你喝他这壶醇酒去,我去把你的份头吃掉。”
  “哎?!你等我一下哎,混帐东西……”
  荀朗赶跑了两个占星爱好者,便开始装模作样地念念有词。
  他想,欺世盗名这四个字用在自己身上真是再合适都没有了。他曾笑眯眯地同凤翎承认——“我从来就不相信有什么羲和。所谓大神不过是骗人的狗屁。”
  这一句惊世骇俗的粗话,险些把正吃着甜羹的女帝给呛死。
  荀朗体贴地帮她抚背顺了半天气,才算安慰了天子快被吓爆的“小心脏”。
  “那你干嘛还假模假式地投身神道,散播你那‘虔诚的信仰’?”凤翎白他一眼,不解地撇撇嘴。
  “凤翎,我虽不信大神,却很信神道。因为你是天子,天子是需要神道的啊。”
  凤翎愣了一阵,终于笑笑地给了国师最高褒奖:“信得好。替我好好信下去,不许变节。”
  此刻,兵士们走了,“观众”们散了,独留“戏子”国师一人,他可以肆无忌惮祭祀自己的羲和了。
  她,就要回来了,全须全尾,生龙活虎,还能继续和他斗嘴。
  这是天下第一的大喜事。
  一城六郡,岁封财货,又算得什么呢?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荀朗轻轻勾起唇,对着满天星光,点上一支清香,轻轻哼起这段俗世民谣。
  去岁仲春,谷雨时节,她披的嫁衣,正是耀眼的朱红。
  那一天,荀朗也是这样,站在祭坛上,纹丝不乱地安排各项仪式,为她祈福,祈福她能“琴瑟和谐,开枝散叶”。
  荀子清用崖州的清风明月,把凤翎滋养成了长安城最艳丽的一朵牡丹,高高供在那里,不去亵玩,只是欣赏着她为他贪恋娇嗔的模样,暗自窃喜。
  可是,到了最后,这朵牡丹却被突然杀出的贼匪采去,插入了自己的酒坛。
  这个贼匪下手之前毫无征兆,用计之时出其不意,整整十年,韬光养晦,竟然藏得比他还深。
  果然是个好对手。
  不过,“剿匪”也是他的强项。荀太师是从遍地贼匪的崖州起家的。难道,还会怕一个气势汹汹的甘泉小贼吗?
  回来吧,耀之。
  好戏才刚刚开始。
  荀朗冷笑着掸去手上沾染的香灰。
  “‘素服郊次’都能做得出来,真不愧是陛下仰赖的太师。”
  背后突然传来一个清冷的女声,点破了他的“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