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浩浩荡荡进兵江户


小说:明血1641   作者:种十八   类别: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31177/ 为您提供明血1641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章镇赫剧烈喘息着,他这个总兵官也随着大队冲入敌阵,用骑枪搏杀,这两年没有的事儿了。
  但是他记住他不仅仅是一个骑卒,更是数千骑军的统领。
  章镇赫停驻战马,向四周看去,他发现了问题,深入倭人阵中太远,被倭人阻隔,骑军的速度大降。
  不利于快速突进,被迟滞的话,可能被伤亡大增。
  ‘传令退兵,整队。’
  章镇赫推起面甲吼道。
  他身边的亲卫吹响了退兵的号角。
  三千营骑军开始停下脚步,重整军阵。
  任由倭人奔逃。
  倭人藩兵疯狂逃窜中,一个军阵显露出来。
  这个还算齐整的军阵大约有两三千人。
  阻隔在追击道路上。
  章镇赫大约瞄了两眼,发现这个军阵的倭人完全做好了准备。
  他们前排的士卒都是火铳手和弓箭手,正等待明军的进攻,在明军攻击的时候,绝对会遭受其猛烈的打击。
  一些倭人逃卒想要汇合这个军阵当即被击杀。
  否则他们可能被裹挟,军阵被破坏。
  章镇赫绝不怀疑三千营击破这个军阵,问题是伤亡大小的问题。
  而且现在骑军要尽快追击那些逃开的倭人,而不是留在这里死缠烂打。
  章镇赫立即下令从田野里绕过这个军阵。
  至于这个敌人还是留给也破阵的步军吧。
  三千营四千多骑从侧翼通过稻田等田地,绕过这个军阵。
  酒井忠胜看到骑军经过而不攻阵很失望。
  追击战中破坏力最大的就是骑军。
  但是他无法变阵阻挡明人骑军了。
  大股的明军步军冲了上来。
  ...
  李定国很快意。
  他的麾下没有辜负严苛的操练,顶住了倭人步军的猛攻,不但将其攻势粉碎,更是猛烈反攻,让倭人步步后退。
  骑军侧翼破阵后,倭人步军开始溃散。
  他率领麾下第一个冲出来。
  短短里许,杀伤无数倭人。
  他的脚下就不知道踏上了多少倭人的尸体。
  国战给他的感觉就是痛快,不用考虑什么俘获,只管杀就是了,而且心里毫无负担,因为这里的都是外敌。
  经历了内战的残酷,抢掠百姓,致使其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心里煎熬,国战战场上只管冲杀就是了。
  砰砰砰,前方响起了密集的火铳声。
  李定国一怔,丰富的历练让他当即判断有大股敌人。
  这个火铳声和一七式火铳不一样。
  李定国当即下令全军整队。
  号角声急促的响起。
  李定国麾下四千余人立即停下追杀的脚步,向李定国所在方向收缩重新列阵。
  经历了无数的演练,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两百息后,李定国麾下军卒就排成了一个齐整的军阵,战旗飘扬,军阵森严。
  这一切都是在酒井忠胜的眼前完成。
  头发花白的老将心里赞许,幕府军败的不冤。
  散乱的追击中,被他的麾下迎头一击,敌将却能迅快反应整队,而下面军卒听从军令迅疾汇集整队,这绝对是最顶尖的战力。
  他自问哪怕是幕府的旗本武士也做不到。
  他不知道两个军阵对决的结果。
  只想尽量拖住明军。
  重新整队后,李定国已经探明前锋追击逃跑的倭人,被一个倭人军阵拦阻,而这个军阵的倭人铁炮手齐射,连倭人逃卒和明军一同轰击。
  明军损失了几十人。
  李定国在亲卫随扈下向前,只见前方一个颇为齐整的军阵横断官道。
  逃散的倭人军卒从它的两翼逃走。
  李定国当即下令追击阵势,全力突击。
  拖延时间越长,逃走的倭人越多,必须尽快击破这个敌阵。
  他的命令一下,所有的火铳手和掷弹手向前汇集。
  随即战鼓敲响,哗哗哗,四千多人迈着齐整的步伐,密集队形向北面的倭人军阵大踏步前进。
  酒井忠胜看着这个军阵数千人如同一人般踏步而来,齐整、昂然、威严。
  他在望远镜里看到的这些明军军卒眼神中无惧生死。
  铁军,绝对的铁军。
  而且是生与死中拼杀出来的。
  他是幕府高层,藩国藩主,对明国晓得一二,据说明国内部战事频仍。
  对明国战力损耗很大。
  但是也有一样好处,战事会锤炼出强军,眼前这些人当是如此。
  酒井忠胜也下命令,决死战,不可后退,否则砍杀当场。
  虽然没有逃走的希望,杀身报国前尽可量的让明军失血,这是酒井忠胜最后的执念。
  玉田营的火铳手不是四排了,而是三排。
  他们距离倭人军阵百步停下脚步,接着第一排卧倒,第二排单膝跪下,第三排站立。
  登时,两千名火铳瞄着对面倭人的军阵。
  倭人军阵的前方倭人们惊惧的浑身战栗。
  任谁被密集的火铳瞄着都会惊吓如此。
  一些举着盾牌的倭人心里稍稍安稳。
  鼓号齐鸣中,砰砰砰,两千把火铳齐射,密集的枪声造成了巨大的噪音,耳朵里都回响着枪声。
  百步外倒下了大片的倭人,大多是铁炮手和步弓手。
  整个前方军阵如同被削去了一层,这些倭人要不已经当场被击毙,要不在血泊里翻滚挣扎。
  整个军阵前沿都被撕碎。
  明军火铳手立即变为稀疏阵势,从他们身后冲出了一些身材高大的掷弹兵。
  他们全速冲向了倭人阵势。
  掷弹兵身后就是长枪手。
  掷弹兵只须十几息就可以接近敌人。
  他们只是遇到了倭人零星的铁炮手和步弓手的反击,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在前排被击杀。
  有几十名掷弹兵被杀伤倒地。
  两三百名掷弹兵来到敌人阵前二十步处掷出了手雷。
  这些手雷落入敌人阵中爆炸开来,铁片乱飞。
  登时倭人前排又是被撂倒一片。
  长枪兵举着长枪冲上,立即破阵而入。
  倭人军阵前锋已经崩溃,明军长枪兵轻易破阵杀入,直到杀入后阵,遇到了旗本八百武士的反击。
  这些武士平日里打熬身体,练就的就是杀人技巧,也有强烈的敢战之心。
  双方猛烈的战在一处,武士们用三间枪、太刀搏杀,很是凶猛不顾自身的冲近。
  但是他们遇到的是中原血战百战得存的悍卒,战阵历练太丰富了,不是这些久未经历战阵的武士可比的。
  这些老卒就是利用自己的长枪长度优势,利用自己的密集阵型击杀对手,绝不让倭人武士近身。
  丈二长枪的长度加上这些老卒的搏杀技巧敢战之心成了无法逾越的防线。
  倭人武士一身具足,狰狞的面甲,看着凶猛非常,但是除非不顾自身伤亡的冲近才能击伤明军长枪手,当然代价是自己挂在长枪上。
  旗本武士越是凶猛,伤亡越快越大。
  很快就伤亡过半,却是没法破开明军的防御阵势。
  明军长枪手不过百来人被杀伤。
  李定国却是大怒,他看到了全身具足的敌人,知道他们不是普通的足轻,但是他还是接受不能。
  这些部下是跟随他的嫡系。
  多年老兄弟,这伤亡大了。
  李定国抽出战刀,大吼着率领刀盾手冲上,从两翼包抄这些武士。
  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加上悍勇无比,武士们很快就淹没在人潮中。
  直到酒井忠胜的旗帜被砍倒。
  李定国所部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几乎全歼了三千人的倭人。
  李定国依旧盛怒无比,
  “将所有的倭人全部斩杀,一个不留。”
  他要狠狠的报复,什么杀俘不详,全特么扯淡。
  结果过了会儿,他不得不自我打脸,留下了几个倭人的性命。
  酒井忠胜这位幕府老中被明军从死人堆中被发现。
  他的几个小幸虽然受伤,但还尽力保护他。
  酒井忠胜小腹中枪,不是很深,但是七十岁的六十岁的老将还是无法站立,跌坐血泊中。
  明军军卒发现了他,这位老将华丽的南蛮具足表明了他尊贵的身份。
  明军军卒没敢立即斩杀,而是告知了李定国。
  随军的一个仅有的通译,和小幸比比划划的交流,从小幸的口中得知这位藩国藩主,幕府老中的身份。
  这就不能杀了。
  失去了太刀,伤重没法自裁的酒井忠胜被抬了下去。
  幕府军大败,当场被击杀两万,剩余的藩兵向北狂奔。
  离开城池,除了官道四周都是水田,让骑军也有些无奈。
  京营和蓟镇步卒成了追击的主力。
  他们以百队为主追击。
  在水田里踏着泥泞追击,基本上是一场行军竞赛。
  百队单位,有火铳手刀盾手长枪手配合,有反抗的火铳轰击,刀盾手保护,击碎了遇到的顽抗。
  追逐战进行的如火如荼。
  每日里操练耐力十足的明军往往是胜利者。
  一天后,就连督帅步军追击的李辅明也不知道自己部下散布出去多远,追到了多少人,因为基本上不需要留俘虏。
  战场上的军卒打扫战场。
  首先救助自己的伤患。
  医护全部上阵,至于受伤的倭人那是没人理会的。
  刘之虞、郑维登上了一个小土岗眺望战场。
  到处是倒毙的人马。
  当然大部分都是身穿竹甲的足轻们。
  还有各色武士的具足。
  他们各种姿态倒卧在地上,铺满了方圆数里的地界。
  众多倭人战旗,靠旗歪歪斜斜的插在地上,孤零零的四周没有人迹。
  一些逃散的战马在战场上穿行,分外诡异。
  血腥气吸引了大批的乌鸦、鹞鹰等猛禽落下,这是它们的饕餮盛宴。
  只有零星的红黑色衣甲的明军军卒尸体倒卧其中。
  医护和一些步卒在搜寻这些明军,伤者带回,阵亡者被收拢在一处。
  “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人诚不我欺。”
  郑维看着这个地狱般场面叹道。
  ‘当然,不过这次本帅毫不惋惜,因为大部分都是倭人的枯骨。’
  刘之虞捻须冷笑着。
  只有在大明中枢的人才知道倭人带给大明的伤害。
  大明最近三十年的地狱,援朝损失是起因,就在那时候大明耗尽了国库。
  天灾不断出现,无法赈济,才造成了流贼处处无法收拾的场面。
  要讲对倭人的痛恨,大明中枢明白原委的大臣最痛恨倭寇。
  “今日也算得报深仇大恨了,想来殿下定会满意。”
  郑维笑道,他如今也了解这个原委。
  ‘倭国四分五裂之时,殿下才满意。’
  刘之虞摇头,论了解殿下的人他是之一,不知道为何,殿下提及倭人总是透出一股无法言明的恨意。
  所以大败幕府军,只是一个开始,这位殿下绝不会满意这一点,殿下常说死去的倭人才是最好的倭人。
  如果不是代价太大,估摸那位殿下不介意灭族倭人。
  “不过,我等可以发出捷报了,江户大捷,想来可以让朝中反对东征的大臣们闭嘴。”
  刘之虞大笑。
  他当然很畅快,这是他独立指挥的第一场战事,就是一次东征国战,胜的酣畅淋漓,交出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相信可以打脸一些质疑东征,质疑殿下任命他为主帅的人了。
  ‘属下恭喜大帅。’
  郑维施礼。
  ‘哈哈,同喜,同喜。’
  刘之虞喜形于色。
  郑维立即返回大营发出誊写捷报。
  刘之虞则是眺望北方,西方。
  想来倭国各地不久就会接到惨败的消息,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足以震动全国吧。
  德川幕府狼狈不堪。
  不知道那些昔日德川家的敌人们是否能坐的住呢。
  明军军卒打扫战场简单粗暴,遇到活着的伤了的倭寇一刀枭首,剥下衣甲,收拢兵器,搜寻银钱。
  收拢的兵甲堆成了几大堆小山,更有一个小山是钱山。
  倭国的金小盼银小判还有铜钱,堆砌起小小银山。
  而倭人大营中准备打赏军卒的五万枚银小盼也落入了明军手中。
  两天后,刘之虞才得到大约的战果统合。
  此战击杀倭人近三万,俘获战马一千余匹,当然在明军这里驮马都不合格。
  俘获众多钱粮,大物浦的守军也开门投降。
  明军自身战死九百余人,负伤一千八百余人。
  损失战马三百多匹。
  可说是一场辉煌的大胜。
  明军在此修整两日,留下两个千队护送伤员返回舰队所在。
  大军以胜利之师的形象浩浩荡荡的向北开向江户城。
  沿途到处是破败的倭人村镇,还有女真营、蒙人营打劫来的粮草运送回来。
  三日午后,江户城这座雄城已经在地平线上了。